重約32公斤的舊牀墊,不到1分鐘時間就被破碎篩分為鐵架和織物。前者運往鋼廠回收再利用,後者送進垃圾處理廠焚燒發電……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海淀區建成全市首家針對大件垃圾的分揀加工中心,年處理量達到24萬件。同時,海淀區在街道鄉鎮建設大件低值回收中轉站,讓居民丟棄不用的舊牀墊、破沙發有地兒可扔。目前,大件垃圾回收中轉站已在16個街鎮建成投用,年底實現29個街鎮全覆蓋。
6月3日上午,北青報記者來到位於海淀區韓家川的再生資源回收分揀加工中心。在一間佔地面積約2400平方米的庫房內,擺放着一台足有兩層樓高的自動化破碎設備,外觀頗似遊樂場裏的“激流勇進”設施。伴隨着轟鳴的機器聲,工作人員將舊牀墊、破沙發等順次放到傳送帶上,緩緩輸送至設備頂部,隨即被迅速破碎。
“過去靠人工破碎,一個小時能處理兩三個牀墊;自動化破碎設備投入運行後,一個小時約能處理100至120件大件垃圾,效率大幅提高。” 海淀區物資回收公司副總經理楊春康介紹,再生資源回收分揀加工中心建成至今,已收運8.8萬餘件大件垃圾,已完成處理7萬餘件。大件垃圾經過破碎後,利用磁力篩選,其中的鐵架、鐵塊等從一個出料口中“吐”出來,而織物、木塊等則從另外一個出料口送出,分別被送往鋼廠、焚燒廠處理利用。
楊春康介紹,這些大件垃圾大部分是從各街鎮設置的大件垃圾回收中轉站收集而來的。“垃圾收運單位將居民在小區裏丟棄的大件垃圾運至附近的中轉站,再由大件垃圾收運車集中送抵我們這個分揀加工中心。目前,海淀區已有16個街鎮建成了中轉站,每天送來大約300件大件垃圾。到今年底,大件垃圾回收中轉站將覆蓋海淀全部29個街道鄉鎮。”(記者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