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魏文認為,當下,在中國政府和中國藏傳佛教界的共同努力下,藏傳佛教與社會和諧發展已成大勢所趨,藏傳佛教界與全社會和諧相處、互助共進的新風尚已經形成。
圖為魏文在研討會上發言 攝影:許娜
在7月15日於北京召開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屆會議‘雲上邊會’:藏文化傳承與宗教信仰”國際研討會上,魏文結合調研成果就宗教與和諧社會建設話題發表了看法。
魏文認為,自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中國政府堅持以人為本,着重解決僧尼實際生活困難,將他們納入養老和醫療保險體系,提升寺院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讓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普惠於藏傳佛教界。同時,藏傳佛教界也以慈悲喜捨和友善眾生的情懷,努力踐行教義中的人文關懷和利他精神,服務社會,利益人羣。
魏文介紹,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藏傳佛教界積極作為,與全國同舟共濟,共度時艱。例如,在青海省,藏傳佛教界不僅全力為武漢捐款捐藥,還發出倡議書號召廣大宗教界人士、寺廟僧尼、信教羣眾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貢獻;青海省佛學院的學員參與趕製防瘟薰香、藥囊等支援前線醫療服務,救助困難羣眾,向僧尼和信教羣眾科普宣傳防控知識;玉樹州藏傳佛教界主動暫停開放247座寺院,暫停佛事活動,在線上線下積極宣傳疫情防控,為疫區捐獻1330多萬元現金和物資。這些都展現出藏傳佛教界人士服務社會、利益人羣的強烈社會責任感。
魏文認為,新風尚形成的原因是政府和社會與藏傳佛教界之間的良好互動。他介紹,2010年青海省玉樹市發生地震後,位於該市結古鎮的禪古寺、結古寺受到毀滅性破壞。尤其是禪古寺的建築被毀壞殆盡,大量文獻文物被埋。政府緊急派出人手幫助寺院搶救人員、文物。從廢墟中共搶救出佛像、唐卡、經書等文物1.4萬多件,轉移文物近3萬件,佔被埋文物的90%,保住了重要的宗教文化遺產。震後,國家投資近10億元用於扶助玉樹州藏傳佛教寺院的恢復重建。禪古寺由於處於地震斷裂帶,政府投入巨資將寺院搬遷至巴塘鄉按原貌重建。受損嚴重的結古寺也在政府和社會的幫助下很快得到了修復。
政府和社會的幫扶令兩座寺院的僧眾深受感動,開始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活動,在新建的寺院中設立了圖書館,向寺內外完全開放。2019年初,玉樹雜多、稱多、曲麻萊三縣遭受嚴重雪災,以結古寺、禪古寺為首的玉樹藏傳佛教界立刻行動起來捐資捐款,為促進宗教與社會的和諧共處、協同發展做出了很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