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6月17日電(記者孟含琪 顏麟藴 司曉帥)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以擁有肥力高的黑土地而聞名。但吉林省西部卻是大片鹽鹼地,地處世界三大蘇打鹽鹼地分佈區之一,在相當長一段時期裏,這裏農作物產量低,百姓種地收入微薄。為改善惡劣環境與農民貧困生活,在當地政府支持下,一羣人走上了“抗鹼”之路。
帶着村民致富的劉清傑
“今年秧苗長得不錯。”在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建平鄉民主村,劉清傑正在查看秧苗長勢。
過去守着鹽鹼地,農民日子過得很苦。20世紀80年代起,白城市開始“以稻治鹼”,結合實施吉林省西部土地開發整理、興修灌區、退化草原開發利用等工程,鼓勵更多人開發改良鹽鹼地,種植水稻。
民主村在2010年成立了合作社,村民們推薦劉清傑做理事長。合作社承包了村裏480公頃土地,吸引村民入股。從此,劉清傑帶領大夥走上了漫長的治鹼路。
第一年,合作社種了130公頃地,由於缺乏平整土地的經驗,投資300多萬元賠了110萬元,很多股東提出撤股。
“當時特別上火,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幹這行。”劉清傑説,那段時間他常常睡不着覺,經常半夜起來研究鹽鹼地種稻技術,琢磨如何再籌錢。
不斷改良種植技術,邀請技術人員前來指導,尋求政府支持申請貸款……漸漸地,鹽鹼地的水稻產量提高了,農民的好日子也來了。除了土地流轉的費用外,入股村民每年還能獲得分紅。
“鹽鹼地治理功在千秋。下一步,我還會擴大種植面積。”劉清傑説,他打算改良更多鹽鹼地,帶着村民們奔小康。
不愛“掙錢”愛種地的陳志民
在白城市下轄的大安市海坨鄉姜家村,陳志民正補插秧苗。他常年與農田打交道,皮膚黝黑,衣服上也沾着泥土。
過去,陳志民曾在海坨鄉前進村經營了一家飯店和一家商店,攢了幾十萬元。可在生意紅火時,他卻把店都兑了出去,一門心思研究種地。
“簡直是瘋了”——不少人背後議論他的做法。但陳志民説,他喜歡土地,“小時候我就喜歡看別人種地,一看就是小半天”。
當年他來到姜家村時,正逢國家鼓勵土地“旱改水”。他也搭上便車,在鹽鹼地上種起了水稻。排水沖洗,調配肥料,科學選種……第一年,他租了5公頃鹽鹼地試種,結果秋收時糧食產量很低,投了4萬元,賠了3萬元。有人勸他放棄,他卻選擇堅持。“改良需要時間,不能想着短期見效益。”他説。
年復一年,陳志民投入的精力和成本也越來越多。800萬元的投資“砸”進去,鹽鹼地土質在改變,糧食產量也逐年增加。
村裏同時積極扶持陳志民的家庭農場發展。他承包了140多公頃土地,又貸款購買了現代化農機具,將貧困户吸收到農場工作,年底還給入股農民分紅。67歲的村民孫全,曾經僅靠每年2000多元的土地流轉費維持生活,如今在農場打工,每年收入可達2萬多元。
“跟風”入行的杜國軍
“我是‘跟風’入行的,進來後才知道治理鹽鹼地有多難。”大安市四棵樹鄉建設村桐欣農場負責人杜國軍告訴記者,他就是建設村人,過去十幾年,一直在外做土建工程生意。2016年,他被朋友“勸”回家,搖身一變成了農民。
原本以為治理鹽鹼地只需要投資十幾萬元,沒想到這是一條“不歸路”。杜國軍眼見着不斷投入,短期還看不到效益。
杜國軍介紹,跟他一起入行的朋友,有的投的錢“打了水漂”,放棄了;有的進退兩難;也有的像他一樣,每天十幾個小時“鑽”進土地,不斷挑選適合的品種和肥料,咬牙堅持。
付出終有回報。2018年杜國軍發現投入和收益終於持平了。2019年,他見到了“回頭錢”。
這些年,杜國軍沒少“搭錢”。即使賠了,他也沒有拖欠打工村民的工資。在他的帶動下,周邊40多户農民成功脱貧。
“十幾年摸索,我總結出來一套治理經驗。對於今後的治理,我很有信心。”杜國軍説。
在吉林省西部,還有很多像劉清傑、陳志民、杜國軍一樣的人,為治理鹽鹼地默默奉獻。經數十年“以稻治鹼”,白城市已成為吉林省水稻生產第一大市。
杜國軍説,他最開心的莫過於一片片白花花的鹽鹼地,漸漸變成綠油油的水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