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光書院:12-18歲如何培養靈性與大器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尤其要時時帶有覺性,細心觀察孩子,然後反觀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是否又在用自己的意願綁架和挾持孩子。
幫孩子卸下包袱
講到這裏,我常想為了孩子成長的心酸歷程落淚:他們的成長異常辛苦,因為他背了兩個包袱,一個是他要的得不到;一個是他不要的卻一定要扛過去。我們不是要一昧地縱容孩子的任性和軟弱,而是要遵循生命的規則,從人性的角度,陪他們共同面對人生的挑戰。
12-18歲:靈性成長
12-18歲是孩子真正要獨立的時候,也是靈性的成長階段,我們對孩子的教育真正是在這個階段。這個至為關鍵的年齡段,父母一定要好好陪他們走過來。
肯定自我
12歲以後,孩子會開始有自己的個性表現,自我意識會強烈地要求表達。自我意識的成長對孩子人格的養成與成熟至關重要。自我一定要成長起來,否則孩子將無法確定自己的存在,以致人格性無法健康發展。此時孩子內心會有個模糊的認知——他要跟父母分開了。但他不會講,我們大人都講不清楚的東西,孩子怎麼講?因而他內心會苦悶,空虛,彷徨。
父母在這6年裏給予孩子的幫助將註定他未來的成長與成就。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在孩子這個自我肯定的階段幫他確認和定位。否則孩子很可能會產生位移,比如去感情世界尋求慰藉,年輕人一談感情就什麼都不顧,兩小無猜相約着就私奔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在自我肯定的階段沒辦法定位。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幫他肯定,給他引導,這是本階段父母教育子女的前提工作。
靈性教育
12歲以前,孩子只認識自己跟家裏人。12-18歲之間,孩子是要認識我們這個環境,外在的。所以,國家的存在你要先給他一個框架,然後才有天下的觀念,才有世界觀。讓他認知靈性以後,他對過去,對未來才有認知。而這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這也就是他生命跟視野擴大的地方。你這個孩子將來是不是大才,就看這個時候你給予的這兩個東西:第一個,對國家的認知,對天下的認知,對世界的認知。第二個,是對歷史的認知:過去,未來。這兩個都沒有認知的,他很難成大器。
所以這個階段也是孩子靈性的成長時期。靈性是指對有生命、無生命的人事物都能賦予一份關愛的能力。然後要教孩子將關愛由小我推及到大家,到國家和社會,甚至到動物以及我們生存的環境等,這些都屬靈性教育的部分。此階段,生命的情操一定需要,靈性的成長絕對需要。不要以為孩子不懂,此時他們真正需要和追求的正是這個東西。
這個時候許多小孩會產生一個問題:內心空虛。因為他靈性成長到這裏一片空白!他之所以會產生所謂的叛逆行為,實質上是因為這一塊沒人教他。你有沒有給他世界觀,你有沒有給他歷史觀,你是否知道怎麼給他這些?這個才是重點。而這個不是洋洋灑灑的大理論,而是要從生活中去感受。“我們國家這麼美,你要珍惜呀”,一句話就夠了,他的國家意識、國家榮耀就起來了。孩子就開始對祖國有一種榮耀,有一種愛護跟保護的情操,這些一定要從12-18歲的這個時候開始教起。
人生規劃
同時,這個階段也是父母真正幫孩子規劃人生的時候。通過之前對孩子的充分觀察,父母大概對孩子的興趣與職業趨向有所把握,此時就可以與孩子溝通,讓他們瞭解到自己的性格與志向,給孩子未來的人生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也可以同時有意去塑造他們,但絕對不是挾持孩子。
讓孩子瞭解到自己的習性、性格和性向,然後父母孩子共同開始人生的塑造。譬如説他是一個適合旅行的人,那就可以經商,到處跑。他是個安分守己的人,不想到處跑,你就給他規劃當公務員。公務員就住在那邊,每天上班下班,就走固定的路,這就穩定了。下了班沒事寫毛筆字,畫畫國畫。慢慢的培養那些,那是穩定型的人,他也不到處亂跑,那你就書法就好,退休以後也是個書法家。雖然不是有名氣,寫的字也不錯,過年寫寫春聯也不錯。不管怎麼樣,他的生活是穩定型的人。他是活潑的人,你就培養他活潑的人生規劃。父母在此期間就要幫孩子確定這些。但最終的決定權一定要交給孩子,陪着他,協助他,不控制,不挾持。(文章來源:北京海雲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