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五年探索之路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綜合

  原標題:再塑黨的形象的偉大工程――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五年探索之路

  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新華社記者)2017年10月18日上午,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

  2200多名黨代表以意氣風發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展示出一個百年大黨浴火再塑後的嶄新形象。

  資料圖:10月18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征服一座高峯,需要超越的是自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中國共產黨以無私的鬥爭精神,開啓了一場自我革命、自我再塑的偉大工程。鐵腕反腐、凝心聚魂、正風肅紀、堅毅擔當……重錘之下,火花四射。一個個動人心魄的瞬間,匯聚成壯麗奪目的長卷,在革命性鍛造中,新時代黨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以歷史為鑑,再塑健康肌體

  9月29日,就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不到20天,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孫政才,因嚴重違反黨的“六大紀律”被“雙開”。

  “盛會不反腐”“屆末之年反腐將要收官”“刑不上大夫”……這些西方媒體筆下的所謂中國“政治潛規則”,在中國共產黨的實際行動面前被一次次打破。

  少有人感到風雷將至的前奏。

  2012年12月初,當選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還未滿月的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萬萬沒想到,十八大後的反腐“第一槍”會指向他。

  “我一直有這樣一個思想,就是在這個時期,幹部隊伍出點小問題難免的……”幾年後,因受賄罪、濫用職權罪鋃鐺入獄的李春城回首往事、唏噓不已。

  此時此刻的悔悟,反襯的是彼時彼刻的迷思。

  5年前,當“受賄近4000萬元”不過是李春城眼中的小問題時,我們黨正面臨腐敗愈演愈烈的嚴峻挑戰。

  “山西省軍區原司令員方文平、成都軍區原副司令員楊金山、蘭州軍區原副政委範長秘……”

  在國防大學的一次演講中,金一南教授一口氣列出一串因腐敗問題“落馬”的將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軍先後查處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軍級以上幹部100多名,這個數字已經遠遠超過槍林彈雨中為締造新中國而犧牲的將軍數量。

  “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着的炮彈的攻擊。”

  68年前,“進京趕考”前夕,毛澤東同志對全黨的警示音猶在耳。

  “趕考”永遠不會結束,只會給出一個個新的時代考題。

  腐化生活的侵蝕、利益集團的“圍獵”、金錢邏輯的泛濫,這些在革命戰爭年代和計劃經濟時期尚不突出的問題,卻一步步把黨推到了與腐敗短兵相接、攸關興亡的前沿陣地。

  “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上任伊始就向全黨發出了振聾發聵的警告。

  寧可得罪千百人,絕不辜負13億!

  勢不兩立之間,亮劍成為唯一的選擇。

  英國每日電訊報評論道:中共新一代領導人表示腐敗問題必須立即解決,似乎沒有浪費什麼時間就言出必行。

  言出必行,開弓沒有回頭箭!

  繼李春城之後,幾乎每月都有中管幹部被查處,最多時“一月打七虎”。短短5年,全國共立案審查省軍級以上黨員幹部及其他中管幹部440人。其中,十八屆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43人,中央紀委委員9人。

  上至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孫政才、令計劃等“大老虎”,下到羣眾身邊的“蠅貪鼠害”,誰也沒有免罪的“丹書鐵券”,誰也不是“鐵帽子王”。

  暴風驟雨,雷霆萬鈞,一次次刷新着人們的認知。

  勇於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中國共產黨這一最鮮明的品格,正獲得越來越多的讚譽。

  一個省45名全國人大代表參與賄選,近千名“政商精英”牽涉其中。2016年9月,發生在遼寧省的拉票賄選案受到嚴肅查處並被公之於眾,揭開了新中國歷史上最大賄選案的蓋子,也讓遼寧省人大常委會一度陷入停擺。

  當社會主義民主法治遭到踐踏,當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底線受到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果斷出手,沒有投鼠忌器的任何遲疑,沒有法不責眾的任何妥協,沒有下不為例的任何退讓。

  何止於遼寧!

  山西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四川南充拉票賄選案、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一個個大案要案、串案窩案被攤在了陽光之下。

  再塑自我,必定是壯士斷腕、向死而生。

  2015年,反腐敗鬥爭進入第三個年頭,形勢仍然膠着。

  此時,社會上出現了一些雜音:“反腐影響經濟發展,導致幹部不作為”“反腐會不會亡黨”“反腐是權力鬥爭,是‘紙牌屋’”……

  雜音背後,既有認識不清的疑慮,更有暗流洶湧的角力。

  “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

  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斬釘截鐵、一錘定音。

  在這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鬥爭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頂住重重壓力、直面各種挑戰,將中國共產黨勇於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發揮到了極致。

  2016年6月29日上午,一輛中巴車徑直駛進天津市委大院。時任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早早站在門外,迎接中央巡視組“再度來訪”。

  這位代理書記滿心希望這是一次“體檢轉正”的“回眸一笑”。然而,兩個半月後,他的政治生命徹底終結在巡視“回馬一槍”上。

  巡視利劍,5年磨礪,已成為破解一黨執政下自我監督難題的重大制度利器,被查處中管幹部中超過60%問題線索來自巡視。

  瞄準權力的制約和監督這個關鍵,5年來,黨內監督制度建設、法規制度建設、執紀問責方式、幹部選拔任用辦法,紛紛拿出創新性“打法”。

  刀刃向內,刮骨療毒,再塑肌體。

  環顧當今世界,沒有哪個政黨能有如此的意志和力度“自己給自己動刀子”。

  這是5年來,中國共產黨石破天驚的一個壯舉。

  2016年11月16日下午,北京首都機場。

  一個頭發灰白、步履蹣跚的老婦在兩名女警押解下,緩步走下飛機舷梯。

  13年前,“百名紅通”頭號嫌犯、浙江省建設廳原副廳長楊秀珠,因涉嫌貪污罪出逃海外,曾下定決心:“就算死,也要死在美國。”

  13年後,隨着中共反腐敗鬥爭以浩蕩聲勢向海外拓展,楊秀珠逐步陷入無錢可花、無人可靠、無路可逃的境地。眾叛親離的她最終決定,“無條件回國接受法律懲處”。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

  從2015年的“膠着狀態”,到2016年的“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今天,反腐敗“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

  在海外,在逃人員紛紛陷入過街老鼠般的困境;在國內,數以萬計黨員幹部主動向組織交代自己的問題。

  這是一個政黨毅然決然的蜕變,這是一個國家朗朗乾坤的希望。

  2016年,人民羣眾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滿意度,已從黨的十八大前的75%攀升至92.9%。

  不久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華,高度讚賞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顯著成效,並主動提出增加一項議程:同中共領導人交流反腐經驗。

  這位來自號稱“亞洲最廉潔國家”的領導人懂得,一個政黨通過自我革命確保在長期執政中始終廉潔,需要何等的勇氣、何等的魄力、何等的智慧。

  五年櫛風沐雨,五年淬火成鋼。

  面對腐敗這一世界難題,中國共產黨清晰標出政黨與資本的界限、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牢牢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通過一系列的舉措和制度建設,探索始終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的有效路徑,向着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的目標砥礪前行。

  以信仰為魂,再塑理想信念

  湖南省長沙市書院路356號,車水馬龍掩映書香之靜,莊重典雅的青白色建築頂部,“第一師範”校名赫然醒目。

  2017年七一前夕,21歲的大三學生王佳蓓和同學們一起面向鮮紅黨旗,莊嚴宣誓:“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

  整整100年前,求學於此的毛澤東曾寫下震動全校的文章《心之力》:“願與志同道合、追求濟世、救世真理者攜手共進。”

  追求真理、不懈奮鬥,是兩個世紀的年輕人穿越百年的精神共鳴。

  人以神立,黨以魂興。

  縱觀中國共產黨96年奮鬥史,創造奇蹟的方式有千百種,但鑄就偉業的根基只在一處――

  以信仰之光照亮前進之路。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短短49個字,既是繼往開來的政治宣言,更是直面問題的政治警示。

  2017年國慶假期,北京展覽館裏人潮湧動。

  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第十展區,蘇榮、王珉、周本順、仇和等人親筆書寫的懺悔書引人深思。

  “我雖然被開除了黨籍,但我不會忘記組織45年來對我的培養。我會永遠記住黨組織這個家,記住黨這位可敬的母親。”透過周本順的字跡,有的人看到了他對罪行的悔恨,有的人看到了他對組織的眷戀……

  然而,就是這個有着45年黨齡的河北省委原書記,落馬前曾在自己的多處住所內擺設佛堂佛龕,每逢初一、十五,都按時在家燒香拜佛,甚至自己養的一隻烏龜死了,還專門手抄經文一起下埋……

  很難想象,這個組織培養多年的老黨員、黨的高級幹部,一面大肆貪污腐化,一面乞求神佛保佑的樣子。

  更難想象,如果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充斥了這樣背棄信仰的荒唐行徑,它的精神大廈還怎麼能穩如泰山、感召人心?

  信念,任何時候都不能遺忘――

  “我什麼時候出生記不得了。我入黨的日子還記得,1954年10月7日。”在101歲的老紅軍劉光登心中,比生命更重要的是初心。

  84年前,17歲的劉光登在中央蘇區參加紅軍。一同參軍的10位少年中,他是唯一活着看到革命勝利的人。

  忠貞於自己的信念――倖存的和犧牲的紅軍將士穿越時空的吶喊,回答着中國共產黨從哪裏出發、為什麼出發的根本命題。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2017年6月,在山西考察工作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鄭重地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

  他動情地説:“革命戰爭年代,呂梁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呂梁精神。我們要把這種精神用在當今時代,繼續為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惟有信念信仰之火的引領,才有創造歷史、繼續前進的不竭動力。

  真理,時時刻刻需要擦亮――

  上海陸家嘴,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廈聳入雲端,俯望遙遠清晰的天際線。

  在這座世界第二高樓裏,活躍着30多個非公有制企業黨支部、600多名黨員。一個普通的工作日,22層500多平方米的“金領驛站”裏,24歲的聯合黨支部書記陸家瑋正和黨員們一起,交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的體會。

  “在這裏,我們不僅領略物理高度,更擁有信仰高度;不僅視野廣闊,更理想遠大!”陸家瑋説。

  5年來,從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再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一系列黨內政治思想教育環環相扣、深入推進,從“關鍵少數”向全體黨員擴展,再塑全黨本色初心,使信仰之根扎得更深更牢。

  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必須義無反顧地堅守――

  紀律處分條例和廉潔自律準則一體修訂、一併公佈,劃出紀律“底線”的同時,標明應當遵循的道德“高線”。

  《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

  如果説,制度是無形的約束;那麼,榜樣就是鮮活的標杆。

  時隔20年重啓“全國優秀縣委書記”評選,首次以中共中央名義表彰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制定黨內最高榮譽“七一勳章”授予辦法……所有這些新時期好乾部標準中,第一條也是第一位的,都是“信念堅定”。

  30歲的他,被百姓稱為“黨的好乾部”。

  在重慶白沙鎮,副鎮長張昭源已先後在3個鄉鎮工作6年,跑遍了所有的貧困村。這名清華大學高材生畢業時只給了自己一個選擇:到最艱苦的基層,實現最遠大的理想。

  “我是共產黨的一分子,我的信仰決定了我的選擇。”張昭源説。

  幾十公里外的歌樂山,渣滓洞監獄舊址,陰森的囚室,冰冷的刑具,謁祭英魂的人們仍可感受到當年的白色恐怖。

  在此英勇就義的200多名革命志士,大多出身衣食無憂的富裕家庭。投身革命、捨生忘死,人生的抉擇源自“為絕大多數人奮鬥”的堅定信仰。

  今天,在共產黨人信仰的旗幟下,越來越多人同樣作出無悔的選擇――

  戰略科學家黃大年放棄海外優渥的生活,將生命的涓滴細流匯入報效祖國的汪洋大海;縣委書記廖俊波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用胸中燃燒的火焰温暖身邊的羣眾;大學教授李保國35年紮根太行,用比山還堅定的意志幫助羣眾脱貧致富……

  理想信念的張揚,挺起8900多萬共產黨員的精神脊樑,大大增強了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中國共產黨再次因純粹和純潔,變得可敬、可愛。

  “今天,我為什麼加入中國共產黨?”2016年五一期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師徐川的一篇文章刷爆微信朋友圈:“這個逆襲的政黨誕生之初沒有任何光環,沒有任何背景,沒有任何資產……是什麼讓人民選擇了共產黨,而不是別的其他政黨?答案只能是兩個字:信仰。”

  這位青年教師的黨課場場爆滿,需要提前佔座,課堂上始終掌聲不斷。

  今天,從現實生活到網絡空間,越來越多80後、90後成為知黨愛黨為黨護黨的生力軍。

  中國共產黨人再次因崇高和理想,變得可親、可近。

  2016年建黨95週年前夕,一部時長9分05秒的視頻短片《紅色氣質》刷屏網絡。

  在激昂的國際歌旋律中,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從歷史深處浮現,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力量穿越時空、直擊人心。視頻上線短短几天,網絡點擊超過一億次。

  一位北大學生留言:“理想信念從來都在我們心中,不需要灌輸,而需要喚醒。”

  上海興業路,歷史的街口。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新近數萬條留言中,頻率最高的是“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70歲的退休工人、黨員餘強華,帶着7歲的外孫,在僅18平方米的會場駐足良久,認真傾聽中國共產黨誕生時的細節講述。

  “不管有多少困難,只要有信仰,理想就一定能實現。”餘強華感慨地説。

  以民心為本,再塑優良作風

  “八項規定改變中國!”

  這是人民發自內心的評判。

  2012年12月4日,十八屆中央領導集體履新不到20天,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的八項規定。

  以立規矩開始,由作風建設切入,從最高領導層做起,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開啓了再塑黨的作風的“第一行動”。

  短短5年,起於青苹之末的作風之變,給中國帶來一場意義長遠的深刻變革。

  河北石家莊裕華路上,“百姓大酒店”門庭若市。

  “現在一份菜十幾二十塊,就像家門口的大食堂。”經常光顧這裏的市民肖紅説。

  2014年之前,這裏叫“皇宮大酒店”,是當地官商聚會的熱門場所,一桌飯菜動輒上萬元。

  “皇宮”退場,“百姓”登台,折射出5年來的風氣之變。

  2013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直指當時黨內不良作風的種種表現:

  “現在,一些地方,樓堂館所何其豪華,迎來送往何其熱鬧,前呼後擁何其壯觀,鳥語花香何其豔麗,觥籌交錯何其鋪張……”

  5個“何其”,畫出黨內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突出、奢靡之風盛行之相,而不少領導幹部卻對此習以為常,安之若素。

  “打高爾夫球是與國際接軌,是領導幹部應有的派頭”“不收錢就是‘很清廉’,公款該吃吃該喝喝”“共產黨員也是人,生活條件好了,吃點拿點是小事”……

  這些奇談怪論,一度大有市場。

  風氣之弊日積月累,不僅成為滋生腐敗的土壤,而且會侵蝕政治生態,敗壞政風民風,疏離黨羣幹羣關係。

  有時候,吃飯也是政治。

  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蔣介石、毛澤東先後請愛國僑領陳嘉庚吃飯,前者極盡鋪張,宴請列支8萬元;後者熱忱樸素,自掏腰包請了一頓農家飯。

  一頓飯,陳嘉庚看到了中國共產黨這個“山溝裏的黨”與人民的水乳交融,看出了這個黨質樸廉潔作風中藴含的遠大志向。

  一頓飯,陳嘉庚作出一個判斷:中國的希望在延安。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執政黨如果不注重作風建設,聽任不正之風侵蝕黨的肌體,就有失去民心、喪失政權的危險。”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

  兩個蘋果能值幾個錢?

  山東鉅野縣田橋鎮政府辦公室主任魏衍順,恰恰就是在兩個蘋果上“栽了跟頭”。因為巡查市場時吃拿商户兩個蘋果沒付錢,魏衍順被當地紀委通報,付出了高昂的政治代價。

  不是小題大做,而是因為羣眾利益無小事。

  60多年前,遼西戰役如火如荼。錦州鄉間蘋果已熟,絡繹不絕行軍路過的解放軍戰士雖飢渴難耐,卻一個都沒有摘。

  戰士們説:“這是人民的蘋果。”

  一句“人民的蘋果”,道出中國共產黨迥異於別的政治組織的特質:嚴格的紀律、高尚的品格、為民的情懷。

  時間再退回到1927年,秋收起義部隊正處於極端困難的境地,毛澤東卻對部隊官兵提出要求:行動聽指揮,不拿羣眾一個紅薯,打土豪要歸公……這就是讓人民軍隊立於不敗之地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雛形。

  作風,就是黨在人民心中的樣子。

  從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細節入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有了區別於其他一切舊式軍隊的優良作風和鐵的紀律,人民羣眾看到了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

  八項規定就是今天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2013年底,中央紀委通報了黑龍江省副省級幹部付曉光因私公款消費、致陪酒人員死亡的典型案件。

  “應該説一句最心裏的話,八項規定出台得太及時了。”當時一起陪酒的幹部孫書功回憶道,“作為基層幹部,最不願意做的就是搞應酬……八項規定出台之後,現在你請他,他都不來了。”

  馳而不息,久久為功,不信清風喚不回。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平均每天有140多人因違反八項規定受到查處,總計1.2萬名黨員幹部被點名通報。

  從省部級領導到鄉鎮幹部,多少人因為“小小的”作風問題被處理,沒有半個台階可下,沒有一點面子可留。

  紀肅則風正。堅持不懈抓作風建設,釐清的是公與私的關係,擺正的是官和民的位置。

  “上次和鄉幹部同點一盞燈、同坐一張桌,還是好多年前在生產隊時候的事。”

  江西萍鄉,61歲的村民晏思萍感慨:“現在幹部來得勤了,辦實事、辦好事。縣長、鎮長都坐過我們家的板凳哩!”

  來到人民身邊,才能走進人民心裏。

  “蘇區幹部好作風,自帶乾糧去辦公,日着草鞋幹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

  2017年3月,贛南採茶戲《永遠的歌謠》在北京上演。一首傳唱80多年的經典民歌《蘇區幹部好作風》唱出了人民羣眾的心聲。

  在這首民歌的誕生地江西興國縣,駐村第一書記朱長華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密密麻麻記着老百姓的各種急事難事。他把走家串户、訪貧問苦作為必修課,與羣眾拉家常、交朋友,聽心聲、解難題,深得大家信任。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

  北京東城區東四街道,曾經逼仄的小巷,終於恢復老北京傳統衚衕的風貌。居民劉春喜難以忘記,街道幹部們為整治私搭亂建,一次次走街串巷的身影。

  她給朋友發了這樣一條短信:“我不認識他們,也叫不出他們的名字,但我認識他們胸前的徽章,一面黨旗在飄揚。”

  一片初心不改,五年精心打造,作風建設的成就已成為十八屆黨中央獻給十九大的一張亮麗名片。

  以使命為要,再塑責任擔當

  “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2014年2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接受俄羅斯電視台專訪時這樣概括自己的執政理念。

  大道至簡。樸實的話語,道出中國共產黨人的追求和品格。

  自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就自覺擔負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使命,前赴後繼,矢志不渝。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走進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廳,歷史的烽煙撲面而來。

  “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一定要承前啓後、繼往開來”;

  “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展覽時的鏗鏘話語,道出了時代的強音。

  俄羅斯知名政論家尤里・塔夫羅夫斯基説,習近平上任僅兩週就提出宏大的“中國夢”戰略構想,體現了這位中共領袖自加壓力、負重前行、主動作為的歷史擔當。

  沒有一種責任,比肩負一個民族的前途命運更重大;沒有一項使命,比實現13億多人民的共同夢想更偉大。

  2015年11月,被稱為“史上最高規格”的扶貧工作會――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作出了對歷史的莊嚴承諾。會上,中西部22個省區市黨政一把手簽署了脱貧攻堅責任書。

  “這就是你們給中央立下的軍令狀。”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説。

  脱貧攻堅,這是一場只有中國共產黨人才能擔當起的偉大決戰。

  軍令如山,雖九死而不悔。

  2016年2月26日,在貴州省晴隆縣召開的脱貧攻堅千名幹部包保幫扶誓師大會上,全縣各級幹部近千人高舉右拳,莊嚴宣誓:“脱貧攻堅,我是黨員,向我看齊!”

  震耳欲聾的宣誓聲中,很少有人知道,站在主席台上領誓的縣委書記姜仕坤已經走到生命的極限。

  一個半月後,這位曾誓言“只要還有一個晴隆人沒有脱貧,我這個縣委書記就不能休息”的共產黨員,燃盡了生命之火。

  以行動兑現承諾,用忠誠詮釋擔當。

  19.5萬名優秀幹部走出機關大院,以“第一書記”的身份奔赴脱貧攻堅一線;77萬多名幫扶幹部走向脱貧攻堅主戰場。

  柴生芳,蔣富安,程扶搖……2013至2016年間,共有120多名共產黨員犧牲在反貧困鬥爭的特殊戰場上。

  5年來,中國平均每年有1300多萬人擺脱貧困,相當於一個歐洲中等國家的人口規模,貧困發生率降至4%以下,創造了世界減貧史上的奇蹟。

  不久前,烏拉圭執政黨“廣泛陣線”主席哈維爾・米蘭達專程到雲南怒江瞭解中國的脱貧經驗。他深有感觸地説,中國共產黨的責任感和行動力為世界減貧事業樹立了典範。

  面對不容錯過的歷史機遇,面對不容忽視的短板不足,面對不容迴避的困難挑戰,當代共產黨人唯有以更強烈的擔當精神破局開路,方能不負人民重託。

  2013年11月25日,唐山。

  一座450立方米高爐的燒結機煙囱在巨大的爆破聲中轟然倒地,開啓了河北省化解鋼鐵落後產能的第一步。

  不到4年時間,僅河北一省就有數以千萬噸計的鋼鐵、水泥產能被壓減。

  不是沒有代價:經濟增長回落,大批職工轉崗,財政收入鋭減……

  然而,改革再難也必須奮力向前。

  何以稱英雄,識以領其先!

  2013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組長,既掛帥又出征,領導全國上下迎難而上,掀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大潮。

  國企國資、户籍制度、財税金融、農村土地、公立醫院……一項項議論多年、阻力重重、牽涉深層次利益調整的改革接續啓動,以前不敢想、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頭被一一砸開。

  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1500多項改革舉措梯次展開,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呈現出“大潮奔湧逐浪高”的壯闊景象。

  新加坡《聯合早報》評價説,環顧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像當今中國這樣,以一種説到做到、只爭朝夕的方式全面推進改革進程。

  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的名字傳遍海內外。中國共產黨以千年座標謀劃未來的氣度和擔當震驚了世界。

  為國家長遠發展計。“落子”雄安背後,一個更加宏大的佈局悄然成型――

  “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國發展的潛在空間和能量將得到前所未有的激發和釋放。

  祁連山,中國西部生態安全屏障。

  今年7月,因監管不力導致祁連山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甘肅省受到中央通報批評,3名副省級幹部在內的幾十名領導幹部被嚴肅問責,甘肅省委和省政府被責成向黨中央作出深刻檢查。

  為民族永續發展計。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背後,一種歷史擔當令人動容――

  絕不再走犧牲環境換取一時發展的老路,為子孫後代留下綠水青山。

  決勝全面小康,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全面深化改革,讓羣眾更有獲得感;全面依法治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全面從嚴治黨,為“政治生態”正本清源……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衞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中國共產黨勇於擔當的奮鬥姿態,激發着13億多中國人民幹事創業的激情,如萬千溪流歸江入海,匯聚成共創偉業的豪邁情懷。

  天下將興,其積必有源。

  1939年10月,毛澤東同志把黨的建設提升到“偉大的工程”的高度,強調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迫切地需要“建設一個全國範圍的、廣大羣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

  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同志的話語擲地有聲:“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自勝者強,越己者恆越。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一個歷經百年苦難與輝煌的偉大政黨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膽略,帶領13億多中國人民邁向偉大復興的光輝未來。(記者霍小光、張曉松、羅宇凡、王建華、葉書宏、朱基釵、黃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