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媒體報道,在日本,有一種極端宅的現象,年輕人整天縮在卧室裏,上網、看漫畫,很少出到外面,有些人甚至幾年都不出屋。這些極端宅的現象也被稱為“隱蔽青年”,人數高達上百萬。
你有往“極宅族”發展的傾向嗎?
個案 選班長失敗從此變宅
日本厚生勞動省對隱蔽人羣的定義是,不參與社會,除家人外沒有密切的人際交往,症狀至少要持續半年。據估計,這種病症目前幾乎席捲了100萬日本人,其中絕大部分是年輕男性。
來自東京的18歲男青年勇都太息半年前開始尋求醫生的幫助,而在那之前,他已經在卧室裏宅了差不多三年。那幾年裏,他白天睡覺,晚上上網、看漫畫,不想跟任何人説話。勇都太息説,他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高中時,有一次落選班幹部讓他倍受打擊。“一旦進入那種狀態,你就徹底與現實脱節了。我知道這是不正常的,可也不想改變,那種方式讓我感到很安全。”
影響 日本經濟被釜底抽薪
加藤貴裕醫生是日本為數不多的隱蔽青年專家之一,他在讀書時曾受到這種狀況的困擾,目前他正在努力阻止這種現象影響到日本下一代。加藤説,他見過的最極端例子是,有些50多歲男性已宅了30多年。
這個羣體中一般都是聰明能幹的年輕人,他們的消極避世也意味着對經濟的釜底抽薪。“我非常擔心,因為消極避世的100萬人幾乎佔日本總人口的百分之一。他們中絕大部分大學畢業,有些還是從知名學府畢業的,他們一畢業就自我隱蔽起來,對經濟的負面影響自然不可小覷。”
分析 中產家庭易出極宅族
加藤貴裕説,大部分極宅者都生活在中產階級家庭裏,許多環境因素迭加在一起,最終把他們逼進了卧室。“窮人家庭裏極少出現隱蔽青年。中產的生活環境、中產家庭出現隱蔽人羣的幾率非常高。他們躲在父母的家裏,經常要靠父母養着。”他説,日本與西方社會很不同,母親與孩子的關係是個突出的例子,日本的父母對孩子一般都會過度保護,因此有些年輕人很難獨立。正因為這個原因,才使得日本社會中隱蔽一族的數量遠遠超過西方社會。另外在日本,男生很小時就有壓力,要努力去考好大學、進好公司,總之,日本的男性壓力非常非常大。
治療 從心理等多方面入手
加藤在東京附近開了一個諮詢室,給隱蔽一族提供諮詢和治療。他説,這種病並非單純的精神疾病,因此會考慮社會和生物學等多重因素,進行多維度診斷和治療。最主要的是心理療法,特別是集體心理療法,因為這些人需要鍛鍊與人交往。
不過加藤説,許多隱蔽一族並不願意跟家人吐露心聲,求醫問藥的就更少。因此,如何鑑別及預測這種現象對未來一代的影響,是一個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