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特戰連官兵進行扛彈藥箱衝刺比賽。聶極鴻攝
沙場怒放“霸王花”
――第82集團軍某特戰旅女子特戰連體能訓練微觀察
聶極鴻
長城腳下、媯水岸邊,秋老虎的燥熱尚未褪去,只見一隊清一色齊耳短髮、膚色黝黑、身手矯捷的女兵全副武裝飛奔而過,速度與男兵無異。這就是正在訓練的第82集團軍某特戰旅女子特戰連,陸軍首支女子特戰連。
“王敏第一名,23分55秒;周敏姣第二名,23分59秒……”連長鬍朝城正組織女兵進行武裝5公里越野考核。報完成績,他告訴筆者:“在《大綱》中,沒有女兵武裝5公里課目,其標準還是空白。即使用男兵的標準來衡量,她們大部分也能合格。”
與男性相比,女性身體機能天生就有差異,嬌嬌女子是如何練就與男兵媲美的成績?胡連長的答案是:“苦練加巧練,從量變到質變。”
建連之初,女兵們攀登訓練爬不上去、跳傘吊環訓練拉不了、跑步跟不上、射擊訓練槍端不穩,甚至戰備拉動時裝載物資也成了難題……用“手無縛雞之力”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回想起這段窘境,胡朝城現在仍滿臉尷尬。頭上頂着“首支”和“特種兵”的光環,但四處都是質疑的目光,若不改變此現狀,豈不砸了招牌?
要成為合格特種兵,首先就要過體能關。雖然連隊大多數女兵體能較弱,但也有兩朵“霸王花”。三排排長彭雙,曾是八一軍體大隊軍事五項隊隊員,2009年曾刷新500米障礙跑世界紀錄,2013年全軍特種兵比武時,被男特戰隊員尊稱為“女教頭”;一排排長蔣淑珍,曾是海軍陸戰隊訓練尖子,渾身是膽,特戰技能讓人折服。
典型就在身邊,榜樣就在眼前。她們開啓每天“白加黑”、每週“5加2”的訓練模式,在訓練場每天都能看到女兵追着男兵訓、女兵比着男兵練的場景。5公里成了訓練前的“開胃菜”;連隊健身房每天都會“人滿為患”;霧霾、下雨等天氣也沒能阻止女兵訓練,室外去不了,她們就藉助連隊的樓梯、健身房、心理宣泄室等場地進行;部分女兵手機裏還安裝了各種健身軟件,利用課餘時間“加餐”。
強化體能光有熱情還不行,科學系統的訓練才是關鍵。“耐力是基礎,速度是前提,力量是保證”“訓練負荷強度一般控制在最大心率的70%-80%”“運動後放松恢復對成績提高和預防損傷有重要意義”……彭雙主動當起連隊體能訓練“教頭”,將自己在專業運動隊學到的科學方法傳授給大家。
“週一進行專項力量訓練:40公斤負重半蹲跳4×20個、25公斤負重箭步走4×20個、7.5公斤啞鈴抖腕4×20個;週二進行速耐訓練:2分鐘快、1分鐘慢間歇跑4組;週三進行綜合素質循環訓練:快速高抬腿50秒、仰卧直襬腿30個、平板支撐60秒、提踵30個、兩頭起20個。”為給女兵制定更科學系統的體能訓練計劃,連隊聘請了八一體工大隊教練郭新橋來隊指導,大家每天的訓練內容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
一個優秀的集體,需要每個個體都優秀。雍亞萍是一名大學生士兵,剛入伍時拉單槓、搞攀登怎麼都上不去,她常常以“秤砣”自嘲。經分析,雍亞萍主要是手臂和抓握力量不足,彭雙給雍亞萍開了“藥方”:用2塊磚頭、1米長繩和木棍做了個“千斤墜”,每天睡覺前用雙手擰數十個來回,利用牀架做上拉20個……通過兩個月針對性訓練,雍亞萍進步迅速,徹底擺脱了“秤砣”稱號。
“列兵成績進步最明顯。”副指導員李承鈺拿着月初的考核成績單自豪地説,“2016年入伍的這批新兵是她親自帶的,新兵剛下連時3公里平均成績16分左右,現在最慢的都能跑進14分。”今年野外駐訓期間,旅裏組織50公里超強度戰鬥體能訓練,這羣姑娘愣是一個也沒掉隊,讓男兵們刮目相看。
在充沛體能的支撐下,特戰連的姑娘們技戰術水平令人叫絕:擒拿格鬥、跳傘泅渡、精準射擊,她們樣樣精通。近兩年,她們頻頻亮相上合聯演、全軍特種兵比武、重大演訓任務,已成為我軍特種部隊的一張閃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