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45所高校擬調整 改名了又如何?

   如今很多高校熱衷於該名,就希望將“學院”改名為“大學”。近日,我國中東部45所高校擬調整,這些高校的名字將由學院變為大學,不過,很多人質疑,就算是改了名又如何呢?難道這樣就能改變一個學校的規模和教學效果嗎?

高校擬調整名單

  我國中東部45所高校擬調整,近日,教育部出台《關於“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的部署和要求,審批設置2015年中東部地區本科學校,同時審批部分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本科學校。

  教育部將組織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對申報設置的高等學校進行實地考察。將列入專家考察的36所中東部地區申報設置本科學校和9所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本科學校名單向社會公示。公示時間為9月11日至18日。

  高校都如何更名?

  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校更改校名成風。最初的高校更名曾多次引發熱議,不過,隨着更名的日益頻繁,社會對於高校更名的關注度有所降低,不過,每年的招生季,仍有不少考生和家長想方設法蒐集各種資料,為填報志願深挖目標高校的“前世今生”。

  查閲高校更名史,不外乎四種類型:從專科升為本科的學校,學校更名為學院;學院更名為大學;獨立學院和母體學校脱鈎,獨立成為民辦學校更名;學校為擺脱某些傳統行業形象,去掉校名中機械、化工、農林等字眼,替換為文理、科技、經管等時髦詞語。這些特點在此次的更名公示名單中都有體現。

  高校為何熱衷更名?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説,在四類更名中,第三類是正常的,其他三類,如果確屬學校辦學定位、層次調整,需要更名,則無可厚非,如果學校僅僅為了讓學校名字更好聽“上檔次”,改名卻名不副實,如此更名,其實並無多大必要,“難道把學院更名為大學,大學的辦學空間就更大?在國外,有的高校校名一直不變,還是創立時的學院、技工學校一類的名稱,可照樣辦成世界一流大學,比如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

  那麼,高校為啥熱衷於更名呢?熊丙奇認為,高校更名可以帶來現實的“紅利”,譬如大學高學院一等,勢必引導學校追逐“高大全”,只要“紅利”存在,高校就不會放棄更名的辦學捷徑,“辦學者把更名作為任期追求,這和目前的教育評價體系有關。”

  高校更名 看大學校長怎麼説?

  對於高校更名,華中師範學院的最後一任院長、華中師範大學的第一任校長章開沅曾專門撰文表達自己的看法:“我對於改名的問題,本不太積極。華中師範學院這塊牌子已經打出去了,改成華中師範大學,別人反倒不知道了,所以,接手校長之後,並未急於推進。”

  章開沅説,華師改名比較晚,是迫於形勢。在他看來,叫“學院”未必表示水平低,像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傳承幾百年,聞名遐邇。然而,在教育部門編制的高校名錄上,華師排位很靠後,哈爾濱師範大學、安徽師範大學、湖北大學,都排在華師之前。在現實面前,章開沅在文中稱:“這種排名本極無聊,但卻有實在的影響,不利於我們的招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87 字。

轉載請註明: 國內45所高校擬調整 改名了又如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