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父母教育孩子時 不可小視暗示的力量

由 谷太枝 發佈於 綜合

  【六一兒童網導讀】生活中,心理暗示無處不在。一個總是懷疑自己生病了的人,慢慢真的會得病;一個總是覺得自己不行的人,漸漸地真的變得什麼事都做不好。

  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

  從心理機制上講,它是一種被主觀意願肯定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但由於主觀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向於這項內容。

  父母教育孩子時,也不可小視暗示的力量。

  1、消極暗示,對孩子影響極壞

  暗示有積極與消極之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着積極的方向前進;

  相反,如果對孩子存在偏見,或者總是對他説些負面的話,孩子就很可能會朝着消極的方向發展。

  孩子一次考試不理想:“你真笨,就不是個讀書的料!” 孩子見人沒有打招呼,總是當着孩子面告訴別人:“這孩子膽小,害羞。”

  孩子的這些所謂“問題”,很多時候僅僅是大人的主觀評價,事實卻並非如此。

  我以前在幼兒園做調查時,發現有很多家長告訴老師:“我家孩子挑食”、“我家孩子不愛吃青菜”、“我家孩子不喜歡吃肉”。

  其實孩子可能只是在吃飯時有選擇性地挑自己喜歡的菜吃,但是就被家長貼上了這些標籤。

  結果孩子慢慢也相信了自己就是“挑食”、“不愛吃青菜”,固化了對自我的認識,行為越來越向這些標籤靠近。

  孩子心智不成熟,敏感、脆弱,是最容易受到心理暗示影響的羣體。

  比如孩子摔倒了,家長緊張的神情會暗示孩子:摔跤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關切的言語“寶貝,摔疼了吧”,會暗示孩子在承受着痛苦,加深了孩子對疼痛的感知程度,他會覺得自己真的很疼,更加會哇哇大哭起來。

  如果家長淡然處之,不大驚小怪,或者假裝沒看見,就是一種積極的暗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不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

  孩子就不會當摔跤是一件多麼大的事情,摔倒了就自己爬起來,拍拍土,繼續玩去了。

  同樣,日常生活中,家長如果喜歡總是用“膽小”、“磨蹭”、“不愛學習”、“笨死了”來批評孩子,就會對孩子造成消極的心理暗示,孩子慢慢從心裏接受自己是這樣的人,最終就變成父母眼中的那個樣子。

  2、給孩子積極暗示,他會越來越優秀

  蕭伯納在他90歲壽辰時説過:“要記住,我們的行為不是受經驗的影響,而是受期待的影響。”

  這種期待,就是一種心理暗示。

  積極的心理暗示可幫助孩子穩定情緒、樹立自信心及戰勝挫折的勇氣。

  從3歲開始,兒童的心理發展和人格形成便進入了關鍵時期,他們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和可塑性。

  教育孩子時,父母如果懂得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比直接的説教、講道理更有效果,孩子也會越來越優秀。

  ● 通過神態、表情來暗示

  當孩子表現不錯時,比如見人主動打招呼,父母可以及時給他一個讚許的眼神;

  孩子主動給奶奶倒了一杯水,豎起拇指,給他比個大大的“贊”;

  孩子準備考試前,堅定地衝他點點頭,他會感受到你的信任······

  在各種細小的時刻,將這些鼓勵與信任,通過你的神態和表情傳達給孩子,會給他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他會充滿信心與勇氣,不斷強化這些好的行為。

  ● 通過語言來暗示

  對孩子來説,父母的肯定與稱讚會讓他充滿無窮的力量和變好的決心。

  當孩子犯錯或沒考好,比起直接的責罵、貼標籤,家長多使用正面的語言對他幫助更大:“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一次犯錯不要緊,懂得改正就還是好孩子。”

  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用具體的語言告訴他哪裏做得好,“不怕困難”、“態度認真”、“勤快”等等,孩子就會朝着你暗示他的方向發展。

  ● 通過自身的行為來暗示

  央視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廣告,孩子看到媽媽給奶奶洗腳,自己也趕緊打一盆水甜甜地對媽媽説:“媽媽,洗腳。”

  父母自身的行為,也會對孩子產生很強的暗示作用。

  如果你在餐桌上為自己的父母夾菜添飯,關心愛護他們,孩子也會懂得孝敬父母,尊重長輩;

  如果你平時作息規律、按時吃飯、愛看書、不沉迷手機,孩子也會受到積極影響,不知不覺中養成種種良好習慣。

  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用自己的行為暗示他,孩子會在不經意間形成美好的品質。

  其實教育就是這樣,越是不動聲色,越是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帶來深刻的影響。

  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給他怎樣的“暗示”吧,孩子最終一定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