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同事頻繁試駕新車,拍了不少視頻,做了將近60場直播,我們習慣於按照做汽車媒體一貫的思維去評論一輛車,跟大多數直男一樣,聊產品點,優勢,細節,參數,分析得特別細緻就相差現場作圖表去和競品對比了,但是有一天我們突然意識到,有不少消費者還真不在意這些,他們買車的出發點非常簡單,喜歡。對,就是喜歡這兩個字,這些消費者普遍年輕,當然我並不是説年輕不好,我其實特別羨慕,這個世界上為喜歡買單,真的是幸福的事情。年輕消費者們為喜歡買單,而打動他們的點往往就是某些我們忽略的地方,比如某種顏色,比如某個尾燈造型,比如某種輪轂樣式,或者必須轎跑。可能汽車廠商在進行產品宣傳的時候絞盡腦汁想的什麼美學豪華旗艦,SUV新物種、最美轎跑之類的浮誇詞彙對於年輕人來説着實無感,但是隻要看一眼實車哪怕是某個角度的照片,他們立刻就會被打動,他們單純就是喜歡某個點,而這些點看似隨性,其實還真不是隨意而為。這些能夠讓人喜歡的點,背後一定有一些硬實力在支撐,比如顏值,比如精緻,比如品牌力,比如與眾不同。
年輕消費人羣是真的打心眼裏看不上平庸,別説95後,就連已經30歲的90後們都看不上隨大溜這事兒。你想,90後們畢業工作已經有幾年了,正好處於事業上升期,年輕自信,本來就是應該挑戰一切並小有所成的時候,你讓他們買一輛漢蘭達,那恐怕是不行的,所以放開那輛漢蘭達,讓我們這些80後們去選擇吧,至少我身邊的年輕人,只要手裏預算能稍微夠得上,選擇基本就是BBA,不是他們盲目要高端品牌,而是關鍵的一個點,顏值,他們是堅信一見傾心的,川端康成的雪國中,島村對葉子就是一見傾心並不能自拔,見過一眼之後便再也忘不了的愛情故事在古今中外都數不勝數,所以買喜歡,必須得看顏值,在顏值即正義的時代,這事兒太重要了,而碰巧在顏值這件事上,奧迪、奔馳、寶馬一直做得相當不錯。所以從豪華品牌裏面挑選往往是正確的選擇,只要錢包跟得上。
其實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有能夠讓人一見鍾情的車,但過去的門檻太高,情是鍾了,但預算是真不夠,所以説現在的年輕人是幸福的,想買一輛高顏值的轎跑SUV需要多少錢?100萬?必須不能,請移步到Q8展廳,50萬?也不至於,雖然車明天才上市,但我預估30萬左右的價格區間剛好覆蓋這輛車的高低配置,對於年輕人來説走個金融政策,到手難度真不高。在我們那個時代,連馬6都能算轎跑,看看今天的轎跑SUV已經武裝成什麼樣了,空氣擴散器,上翹尾翼,大進氣口,運動後尾,Alcantara翻毛皮內飾,拉絲金屬裝飾條,全液晶儀表,多種駕駛模式,ACC等等,任何一項配置,放在當年的時代都是最香的。
高顏值就一定是樣子貨嗎?真不是,高配2.0T的四驅,第三代EA888可以輸出162kW的最大功率,350N·m的最大扭矩,這套動力配這輛靈巧的車,典型的大馬拉小車,擋把往下一拉上S擋,立刻變身小鋼炮,説起EA888必須得説,沒玩兒過這套機器的年輕人,玩兒車生涯是不完整的,鑄鐵缸體為日後壓榨潛力提供了極佳的基礎,耐造,鋁硅銅合金的缸蓋,輕便,刷個3階段,分分鐘秒掉各種偽超跑。明明可以靠顏值,非要把自己又弄得特別生猛。
我突然想起來一個很久不用的詞——Crossover,在車輛的類型還不夠豐富的時代,如果一輛車同時具備兩種以上的特性,往往會被定義為Crossover,本義就是跨界。今天這個詞被越來越少提及,因為我們的汽車市場越來越成熟,產品越來越豐富,一個簡單的“Crossover”描述越來越不夠準確,於是介於SUV和跑車之間的車型就有了自己清晰明確的定義,轎跑型SUV,奧迪則更加乾脆利索,直接將一輛車的名稱如此取名,比如我們今天的這輛Q3轎跑。
總之,這是奧迪送給年輕一代後浪們的小禮物,價格不貴,顏值高,性能小強,品牌硬。不想做平庸之輩的年輕人,他們接受過這個世界上最先鋒的思維意識洗禮,他們年紀輕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早已閲歷豐富,他們是因品味而挑剔的顏控一族,選擇一輛城市轎跑SUV穿梭於屬於他們的高樓大廈與燈火夜色中,享受城市的繁華與户外美好的時光,這才是年輕該玩兒的生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