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少妻”日漸縮小 港女“北嫁”成為潮流
統計處數據顯示,以方面的婚姻登記計算,跨境婚姻佔所有人結婚的比例,由1997年的7%,升至2015年的34.2%,不到20年增加近4倍。
據《文匯報》報道,與內地日益緊密的經貿文化往來,增加了兩地男女互相認識的機會,從而帶來了不少的跨境婚姻。統計處數據顯示,以方面的婚姻登記計算,跨境婚姻佔所有人結婚的比例,由1997年的7%,升至2015年的34.2%,不到20年增加近4倍。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近年來內地與發展差距的縮小,兩地的跨境婚姻也出現新趨勢。在過去,跨境婚姻多數是內地女性嫁中老年男性的“老少配”,女孩嫁到多有要取得居留權的目的;如今,兩地婚姻逐漸迴歸到以“愛情”為基礎,夫妻地位日趨平等,越來越多的優秀女性開始北上尋真愛。
“老伯”不再吃香
“當年身份受熱捧,不少內地人爭相攀附。在很多人眼裏,嫁港人比嫁外國人都風光。”談及跨境婚姻的歷史變遷,從事港深婚介20多年的金鳳凰婚戀集團創始人劉金這樣説道。她説,20年前,由於在經濟社會發展上的優勢明顯,不少內地人對充滿崇拜感,年輕貌美的內地女性對男性往往不挑樣貌、年齡,希望做“過埠新娘”,“老夫少妻”的跨境家庭比比皆是。
“上世紀80年代,內地人一個月的工資才幾十元人民幣,而港元兑人民幣的匯率是100∶130。男方在是典型的草根階層,到內地相親時卻穿西裝打領帶,在女家看來,這看上去就很富豪了。”國際社會服務社內地服務發展總監梁秋莎,從1998年起便開始到做穗港婚姻家庭輔導,她表示,即便男方在做最底層的泥水工,一個月8000港元的收入在當時內地人的眼中已是“天文數字”。
“當年的男士,選擇餘地大了,往往還有一些苛刻要求。”劉金回憶,她曾為一名家庭條件較好的籍楊先生介紹結婚對象,他對女方的身高、相貌、學歷、經濟狀況沒要求,唯一條件是八字相符。經介紹,楊先生前後認識了幾位女士,但因八字不符一再告吹。
隨着時間的推移,兩地的發展水平日趨接近,“男”也逐漸褪下“光環”。劉金説,如今年齡較大的男性北上尋妻,早就沒有當年“挑肥揀瘦”的習慣,更加理性,希望尋找條件相當的對象,踏實過日子。
理性看待在港居留
在過去,兩地跨境婚姻中“老夫少妻”的搭配,除了因為內地女性認為男士普遍有錢,能改善女方家庭生活;同時也出於對居留權的渴望。十幾年前,歌手艾敬有首關於跨境戀情的歌,名為《我的1997》,歌裏唱道:“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
不過,由於政策原因,即使已經與人結婚,內地居民要想赴港定居還是要經歷一個平均長達8年的“輪候期”,最高峯時,這個輪候期長達12年。儘管等待的時間很漫長,但對願意嫁到的內地女性來説,在港居留權很重要。只要能嫁到,能拿到居留權,不管對方年紀如何、家庭條件怎樣、對自己是好是壞,都沒有關係。
隨着內地(尤其是鄰近的省)的經濟起飛,兩地差距持續收窄,不少當年“南嫁”的內地女性因面臨文化差異、找工作難、子女學習跟不上等生活壓力,反而想回到內地。劉金表示,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經濟一度陷入低迷,而內地發展迅速,緊挨的更是如此。“的工作和居住環境都很吸引人,户籍也是炙手可熱。”
“三高”港女北上尋愛
在兩地跨境婚姻方面,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以往多為男性娶內地女性,但隨着內地經濟社會發展致人才素質不斷提高,當下女性北嫁內地男性成為新趨勢,其中不少還是高學歷、高職位、高收入的“三高”女性。數據顯示,1986年有1.58萬名男性與內地女性登記結婚,僅有675名港女“下嫁”內地男;到2013年,娶內地女的港男為1.9萬人,而港女北嫁則達7444人,在27年間增長了10倍。
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建華説,以往女性對內地男性的印象是“土”、教育水平低,多不願意北嫁。但隨着內地經濟社會發展,交流溝通增多,女性對內地男性的觀感轉好。“、、等大城市的生活水平也與日趨接近,打破了女性的心理障礙。”
正在讀大學的女生毓琪有相處一年多的男友。她表示:“我們雖然分別在和長大,但是從小就聽同樣的音樂、看同樣的電影、接收同樣的信息,並沒有感到文化差異。”毓琪説,沒有因為自己是人就有優越感。現在內地很多城市發展得都不差,生活品質甚至比還高。要是結婚定居的話,選擇或者都很好。因為在內地住慣了大房子,就不會想再回住“籠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