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之問”直擊製造業一大痛點

  中新社北京8月29日電 (記者 蔣濤)“為什麼中國批准發放的工業許可證數量據統計是世界第一,但由中國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卻僅佔世界的1%?這一問題必須引起我們認真反思!”在近日召開的推動製造強國建設、持續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座談會上,“總理之問”引發製造業企業負責人的強烈共鳴。

  當天,50家制造業企業負責人和35個國務院部門和機構負責人走進中南海的國務院第一會議室,參加李克強主持召開的這個座談會。企業家代表包括中車、TCL、寶武鋼鐵集團等國企負責人,也有海爾、大疆、比亞迪等民營企業負責人。在總理的一再鼓勵下,企業家代表們紛紛“脱稿”建言獻策,直陳製造強國建設面臨的諸多難題。

  對他們談到的問題,李克強一一予以回應,並當即要求有關部門負責人認真研究梳理問題,針對性解決製造強國建設“痛點”,加快制定相關改進措施。

  “要認真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快建設製造強國的戰略部署,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中國製造2025’為抓手推動製造業提質升級,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和工藝,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李克強説。

  針對企業家們提出的問題,總理提出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李克強説,各級政府部門發了許多工業許可證,讓企業“過”一個“審批關”就要耗費大量成本。結果審批完,一些後續的事中事後監管又跟不上,導致假冒偽劣等問題不時發生。

“總理之問”直擊製造業一大痛點

  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推動製造強國建設、持續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座談會,研究部署相關工作。新華社 謝環馳 攝

  李克強明確要求相關部門“着力營造有利於製造業提質升級的環境”,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進一步削減不合理的前置審批和許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市場監管,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形成鼓勵創業創新的生態。

  “我們要讓中國製造業減掉包袱,輕裝上陣,切實提高競爭力。”李克強説。

  李克強指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介紹説,通過“人單合一”等“內部雙創”模式,海爾打破了傳統企業邊界,實現營收和利潤快速增長。

  對此,李克強表示,這是“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的突出表現。要打造“中國製造”這個金字招牌,推動製造業提質升級,首先要靠創新發展。創新發展不僅要在技術創新方面不斷突破,更要高度重視體制機制創新。

  總理説:“大家要清醒地看到,如果管理體制上沒有創新突破,光靠技術創新遠遠不夠。推動製造業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技術創新和管理體制創新兩者不可偏廢。”

  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光安談到企業發展中的缺“匠”之痛。他説,目前真正具有承載新時期製造業能力的高水平人才較少,“大國工匠”的缺失導致項目實施成功率較低。

  就此,李克強提出,要精心培育工匠精神。總理説,中國製造提質升級最終是靠“人”來完成。

  “中國的人力資源、人才資源非常豐富。我們要用好這一寶貴資源,不僅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同時要精心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總理説。

  他要求,與會相關部門深入研究,加快培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改革完善職業教育育人方式,為製造業發展培育更多“大工匠”。“產品設計再新穎、企業理念再先進,最後依然要落在秉持工匠精神的製造上。”

  座談會後,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滔對記者説,總理此次座談會對於製造強國建設提出的舉措令人“感到振奮”,大疆將繼續發力海外市場,不斷擦亮中國製造的金字招牌。

  “座談會上總理對我們反映的問題要求有關部門研究落實,我感到總理非常注重傾聽來自基層的聲音。”第一次走進中南海蔘加座談會,曾光安認為這個座談會來得“非常務實”,反映了製造業的心聲。

  “這個座談會來得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時。”這是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的參會感受。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生則表示,總理要求大家認真反思的問題,直擊中國製造業的一大痛點。對我們提出的種種問題和建議都有回應,對我們這些從事製造業的人是很大的鼓舞和鞭策。(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0 字。

轉載請註明: “總理之問”直擊製造業一大痛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