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每日新聞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這是英國人Arthur Jones(亞瑟·瓊斯)對自己導演拍攝的紀錄片《六人》的概括,1912年4月14日那艘沉沒大海的豪華遊輪上,有6名中國人倖存。他們是眾人眼中低賤的鍋爐工人,被認為“假扮女人”獲救,遭受唾棄。
然而歷史真是如此嗎?“我們不相信傳聞,這種侮辱是因為種族歧視,”亞瑟及拍攝團隊查閲資料、走訪中國,以期尋找6位中國倖存者的痕跡。據瞭解,這部紀錄片有望於2018年在中國上映。
事實:鍋爐工竟成功逃生
1912年4月14日晚,頂級豪華遊輪泰坦尼克號在撞擊冰山後沉沒,1500人在此次事故中遇難,只有706倖存,包括6名中國人。
在泰坦尼克號所屬白星公司的購票記錄上,有8名中國人登上了這艘郵輪(僅6人生還)。在紐約曼哈頓的美國國家檔案館中,紐約南區最高法院檔案顯示,李炳(男,32歲,約1880年生),中國人,出生地香港;Ali Lam(男,37歲,約1875年生,中國人);Fang Lang(男,32歲,約1880年生,中國人)。
資料顯示,這8人均為男性,都來自香港,最小的24歲,最大的37歲。在詳細收錄泰坦尼克號數據及史實的權威論壇“泰坦尼克號大百科”上,他們的職業都是輪船鍋爐工(fireman)。香港海員工會副主席黃國健曾在接受採訪時説,這幾個中國人從事的鍋爐工作是船上最低賤的工種,“整天為鍋爐加煤燒火,住在鍋爐房的煤堆旁,艙內温度在140度(60攝氏度)以上,每天工作14個小時”。
流言:“扮成女人登上救生艇”
這些低賤的鍋爐工太不起眼,若不是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大概這輩子都沒有人會在意他們。然而就在郵輪沉沒後,在倖存者名單中,6位中國人的名字赫然在列,掀起軒然大波。
在當年的報道中,不乏抨擊中國倖存者的言論。《布魯克林鷹報》曾在1912年4月19日的報道中稱:“沒人知道這些中國佬從哪裏冒出來的,也不知道他們怎麼上了救生船,但他們卻好端端地坐在那裏”。
也有人認為,豪華遊輪上那麼多有錢人遇難,卑賤的中國人卻活了下來,是因為“他們將鞭子披散下來,假扮女人,登上了救生船”或者“他們從甲板上強行跳進救生船,還踩傷了女乘客”等等。由於排華法案,中國倖存者未能進入美國,從此在歷史上“消失”了。
導演:“我們不相信傳聞”
他們究竟如何逃生?後來又過着什麼樣的日子?105年後,亞瑟將鏡頭對準了這6名中國倖存者及其後人,“我們都不相信傳聞,那些只是一些模糊的人提供的模糊的證詞”。8月25日,亞瑟在微博上發起尋人啓事,並公開尋人網站,期望獲得更多線索。
曾有資料顯示,泰坦尼克號沉沒時,他們不被允許登上救生艇。就在這時,絕望的5名中國鍋爐工發現甲板上有一條破舊的小船,大家齊心協力將這條並不能救命的小船拋入大海,跳入海中,緊緊抱着這條船,在海中載沉載浮,直到遇到13號救生艇,被人救起。
1912年5月《半月刊》中有一篇《我怎樣從泰坦尼克號沉沒中獲救》的文章,中國倖存者Fang Lang講述了這段經歷:他落水時身邊有塊門板,他牢牢抱着,遇到了14號救生艇。
百年間,中國倖存者揹負着奸詐、不守規矩的污名,沒有人知道他們去了哪裏,也沒有人向他們説聲“對不起”。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風輕雲淡”:那麼問題來了,憑什麼必須先救女人
網友“牛 牛牛 犇”:恰恰説明中國人的智慧
每兩年一次的“上海國際兒童戲劇展演”在這個火熱的夏天又要開幕了。
7月28日晚,由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創作演出的兒童劇《泰坦尼克號》將在馬蘭花劇場上演,為“2017上海國際兒童戲劇展演”拉開帷幕。
和以往一樣,引進劇目始終是這個“國際兒童戲劇展演”的特色和亮點。今年的展演將持續到8月20日,共有包括中國在內的8部劇在上海的四個劇場演出。20多天內,劇場演出超過40場,外地巡演10場。期間還將舉行國際兒童戲劇展演社區公益巡演活動、殘障少兒專場、國際兒童戲劇評獎等活動。
《泰坦尼克號》劇照
上海國際兒童戲劇展演創辦於2004年,至今已經舉辦了9屆。每年的展演都引進了不少形式獨特的國外兒童劇。今年的劇目中有肢體馬戲、獨角戲、人偶、戲劇工作坊、影繪劇等不同的樣式。而且,今年這些劇目的所在國家都很特別,之前鮮有作品來中國演出。
主辦方還介紹,為了儘可能減少語言障礙,所選劇目大多偏重音樂和肢體。諸如,黎巴嫩的《1001朵玫瑰》在視覺上別具一格,憑藉著名印象派藝術家的作品,以美學藝術來表達四季,顏色和形態都很好的展現了出來。音樂製作也極富特色,將黎巴嫩國家古典音樂家阿哈姆德卡布爾作品融入其中。
阿根廷的木偶劇《堅強的小錫兵》用講故事的形式,通過木偶、光影、人偶相結合的方式,講述人物的堅韌和執着。
以色列的滑稽獨角戲《四個寓言和一位女王》中包含了四個格林童話式的寓言,通過女王的一個“意外”將寓言裏的動物人物與她的“意外”關聯起來。
巴西新馬戲《風中搖擺》將肢體舞蹈與新馬戲的結合,極富南美風情。
此外,日本影法師劇團的音樂故事《年糕樹》和人體影繪《在這個手指上停下來》,以及波蘭小寶寶啓智系列互動工作坊《猜猜看》,都是平時難得一見的兒童劇演出形式。
今年展演活動的一大亮點是設置了互動性的“親子沙龍”。和每個作品相結合的,主辦方準備了不同主題親子互動,演出前後都有沙龍繪畫、手作等體驗活動。
諸如兒童劇《泰坦尼克號》將與親情主題的動物面具彩繪結合;《四個寓言和一位女王》將與女王皇冠手作結合;《年糕樹》將與馬蒂斯後期風格的剪紙拼貼畫結合。
此外,今年恰逢中國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出版家、教育家陳伯吹逝世20週年,來自寶山區少年宮的孩子們演出的兒童劇《一隻想飛的貓》也將作為祝賀劇目,在展演期間演出。
劇目介紹
中國:兒童劇《泰坦尼克號》——開幕式劇目
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
演出日期:
7月28日 19:15(開幕式)
7月29日 10:15 15:00
演出劇場:馬蘭花劇場
適合年齡:3+
《泰坦尼克號》劇照
兒藝所呈現的《泰坦尼克號》跳出了經典電影的框框,用泰坦尼克號這一載體,敍述了三隻貓和一羣老鼠在災難面前的種種表現,用小動物的視野演繹了普通人生命中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演繹了天災來臨時的人生百態,最後讓貓和老鼠這對天敵成為了朋友。
以色列:兒童劇《四個寓言和一位女王》
RutiTamir Mime and Theatre
演出日期:8月5日 10:30 13:30 16:30
演出劇場:長寧文化藝術中心
適合年齡:6+
(該劇系2013以色列EMI最佳表演獎、2015比托拉國際兒童戲劇節最佳劇目獎)
《四個寓言和一位女王》劇照
一個寓言故事裏包含了四個小故事。忽然有一天美麗的女王發現在鏡子裏找不到自己的影子了,焦急萬分。女王找來了一些小動物幫忙尋找她的影子,動物們為此開始爭論和找尋。RutiTamir Mime and Theatre是以色列的一家獨立劇團。劇團主要創作和主演以原創、肢體為主的視覺藝術作品,作品中擅融入荒誕、滑稽的喜劇元素。
日本:音樂故事《年糕樹》 人體影繪《在這個手指上停下來》
日本影法師劇團
演出日期:8月19日 10:30 13:30
演出劇場:長寧文化藝術中心
適合年齡:3+
《年糕樹》劇照
該劇全長60分鐘,由音樂故事《年糕樹》和人體影繪《在這個手指上停下來》兩部分組成。
《在這個手指上停下來》劇照
《年糕樹》來自一個古老的傳説,表達了純真的童子之情。利用光和影子,使沉重死板的影子戲變得輕快、活潑,充滿大氣和躍動感。在山頂的小房子裏住着爺爺和五歲的豆太。豆太是個膽子非常小的男生,有一天夜晚爺爺突發疾病,為了救爺爺,豆太必須用勇氣戰勝自己。《在這個手指停下來》用光和影創造出各種充滿想象、有趣的人體影繪,跟着音樂和節奏,無需語言、魅力無窮。
波蘭:小寶寶啓智系列互動工作坊《猜猜看》
Theatre Studio BLUM
演出日期:
8月12日9:15 13:3016:00
8月13日9:15 13:3016:00
演出劇場:中福會兒藝微劇場
適合年齡:3-6
《猜猜看》劇照
充滿互動和想象力的,適合3-6歲低齡兒童及其家庭參加的兒童戲劇工作坊。演員們利用色彩、色塊、聲音、音樂、肢體等幫助孩子感知和了解身邊的世界和物件。全劇分互動式體驗表演、觀摩表演、親子參與活動三部分組成,步入式體驗歐洲兒童劇藝術家的藝術世界。
巴西:新馬戲《風中搖擺》
Solas de Vento Theatre
演出日期:
8月12日 10:30 15:30
8月13日 10:30 15:30
8月14日 14:00(專場)
演出劇場:長寧文化藝術中心
適合年齡:6+
《風中搖擺》劇照
兩個旅行者被滯留在飛機場裏,他們只能睡在各自的旅行箱上,小心翼翼地保護着自己的私人空間。一開始,兩人都互相猜忌、有隔閡感,但隨着兩人進一步地接觸、漸漸敞開心扉,共渡難關。兩人也通過互相交流,重新認識了自己。
Solas de Vento 劇團2007年在巴西聖保羅成立,主要定位為肢體劇團,融合雜技、現代舞和現場樂等多種元素。本劇無台詞,整部劇用獨特的音樂、雜技和具有巴西特色的舞蹈構成,給人一種詩意的美感。
阿根廷:木偶劇《堅強的小錫兵》
Omar Alvarez Company
演出日期:
8月19日9:15 15:00
8月20日9:15 15:00
演出劇場:仙樂斯演藝廳
適合年齡:3+
《堅強的小錫兵》劇照
根據安徒生同名童話改編,用木偶與人同台演出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充滿愛的故事。
Omar Alvarez 劇團1987年成立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致力於木偶藝術以及阿根廷文化的世界性推廣。屢獲國際和國內獎項逾三十項。曾多次參加世界巡演,曾用七種語言進行現場演出。
黎巴嫩:木偶劇《1001朵玫瑰》
Cooperative Association for Arts and Education –KHAYAL
演出日期:
8月18日19:00
8月19日10:30 15:00
8月20日10:30 15:00(閉幕式)
演出劇場:文藝會堂劇場
適合年齡:3+
(獲布拉格國際木偶藝術節最佳兒童戲劇獎)
《1001朵玫瑰》劇照
這部劇講一粒種子想要快些長大,長得像媽媽一樣,成為一朵漂亮而成熟的玫瑰花。四季在這部劇中很有詩意的被展現出來,看到了小種子成長的各個階段。在視覺上,這部劇憑藉著名印象派藝術家的作品,以美學藝術來表達四季,顏色和形態都很好的展現了出來。
演出的動畫視頻還將不斷播放繪畫作品,包括梵高、莫奈、高更、雷諾阿、塞尚、克利、畢加索等的作品。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小巴蛇”:話劇真的很好
(1970-01-01)
《泰坦尼克號》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愛情電影,時至今日,他的地位仍然無法被撼動。
當年的露絲和傑克在站在泰坦尼克號上,傑克深情地對露絲説,you jump,I jump。實在是太過經典,時隔多年,一幕幕依然珍藏在心裏。
兩人相擁在船頭,迎風飛揚,那是回不去的時光,永存於心。傑克和露絲在泰坦尼克甲板上的這一幕,想必許多人仍然記憶猶新。
但是最近,時隔二十年之後,傑克和露絲真的重逢了,但是物是人非了,再也沒有當年的感覺了。
那時的小李子,是個英俊帥氣的翩翩少年,如今卻變成了一個挺着啤酒肚的中年大叔,畫面太美,不忍直視。
而當年的女神露絲也變了模樣,從一個高貴的公主變成了一位中年婦女,讓人不得不感嘆時光飛逝。
歲月是把殺豬刀,刀刀催人老啊。時光飛逝,青春不再,一對物是人非的舊人,再次重逢,沒有了當年的激情浪漫,更多的生活的歷練吧。
當年的男神女神變成這樣,也實屬正常,畢竟二十年過去了,時間可以改變一切。但是最好不要改變你的心,你還能記起當年是和誰看的《泰坦尼克號》了嗎?她現在又在哪裏呢?
(2017-08-24)
很多人小時候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外語片《泰坦尼克號》在今年也要迎來它的20週歲生日了。
*1997年11月先在日本首映,北美1997年12月上映,中國1998年4月上映
它是奧斯卡史上提名最多的影片之一,當年一舉摘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等11項獎項;對於觀眾來説,能在有生之年看過這部影史經典,是何其幸運。
它創造了無數經典鏡頭,"You jump I jump"的台詞被沿用至今,讓Jack與Rose這對熒幕情侶深入人心,有一首不記得歌詞也會哼的主題曲《我心永恆》,更不用説那幾年,無數少女(可能還有少男)牆頭貼的都是男主角小李的海報!
昨天,小編在外網上看到了一條拍賣信息:泰坦尼克號倖存者的一件貂皮大衣拍出15萬英鎊天價!小編就想和大家一起看看這件“貂皮大衣”!
歷史回顧
天價貂皮
1912年4月14日那個恐怖的夜晚,泰坦尼克號上共有705人得救,1502人罹難。
在泰塔尼克號豪華郵輪在處女航途中遭遇冰山撞擊的時候,33歲的頭等艙乘務員瑪貝爾 班納特夫人(Mabel Bennett)正穿着睡衣,但她在登上5號救生艇時,穿上了自己的貂皮大衣來保暖。現在幫助這位泰坦尼克號倖存者在災難中保暖的貂皮大衣在105年後露面了。
當時33歲的班內特夫人1974年去世,享年96歲,她是船員中活得最長的女乘務員。
班內特夫人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把這件外套傳給了她的侄孫女,因為她發現這件衣服太重了。
近日,這件貂皮大衣在亨利·阿爾德里奇拍賣會上開錘拍賣。
泰坦尼克號成武人員合影,圓圈中的就是當時33歲的頭等艙乘務員班內特
拍賣師説:“這件驚豔的外套是獨一無二的,據我們所知,這件貂皮大衣不僅僅是一個泰坦尼克號船員的私人物品,而且是有史以來,代表泰坦尼克號的唯一一件拿來拍賣的非常出色的皮衣。”
當泰坦尼克號救援開始時,班內特夫人還身着睡衣,於是趕緊抓起了這件毛皮大衣來保暖。
這件毛皮外套在1999年被她的家人賣掉之後,曾經一度在美國展出。
這款長毛皮大衣由拍賣現場的一位投標人拍得,據估計,最終拍賣價大大超過了原來50,000至80,000英鎊的估價。
拍賣師説,這件毛皮外套有一個“非常非常可愛的歷史”,還説,這件毛皮大衣把曾經由於災難而造成的家庭破裂重新團聚起來了。
這件貂皮大衣意義非凡,它不再只是保暖,它是對那段歷史及逝去親人的緬懷!
(2017-08-26)
1912年4月14日是個悲慘的日子,英國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在第一次航行中因撞到海底冰山而沉沒,舉世震驚。作為當時世界上一流的超級豪華巨輪,“泰坦尼克”號被稱為“永不沉沒的客輪”或“夢幻客輪”。
此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碼頭,載有2223人(乘客及船員)的“泰坦尼克”號啓程駛往美國。4月14日,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極速航行的 “泰坦尼克”號,在漆黑冰冷的北大西洋於23時40分撞上海面上漂浮的冰山。2小時40分鐘後,即4月15日凌晨2點20分,“泰坦尼克”號不幸沉沒。
由於缺少足夠的救生艇,1502人葬身海底,只有705人生還,造成當時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為止最廣為人知的一次海難。《泰坦尼克號》就是取材於這一真實的事故。
鮮為人知的是,由於中國人多,佔世界1/4,幾乎在世界任何角落,凡是有人的地點,就有中國人;在“泰坦尼克”號上,竟然也有8箇中國人,他們都在三等艙;而且他們很有福分,竟然倖存下了6個,佔3/4。那麼,這6箇中國人是什麼人,他們後來的下落如何?由ArthurJones執導的紀錄片The Six將為我們揭開這層層迷霧。
這8箇中國人登記的都是香港居民,都是在船上燒鍋爐的工人。登記名字:FangLang、LeeBing、AliLam、ChangChip、ChoongFoo、LeeLing、LingLee和LenLam。可查中文名有4個:鍾捷、李炳、炳新、ChoongFoo(簽名以兩個“+”代替)。年齡最小的24歲,最大的37歲。
當攝製組找到這些倖存者的後代時,他們中的一些甚至都從未聽聞過任何自己父輩與泰坦尼克號的過往。在翻看照片時也只能模糊推斷彼時種種。
FangLang手頭那張船票,可供8個人使用,價格是56英鎊9先令11便士,三等艙,編號1601。也就是説,他們和“Jack”住一起。
FangLang他們從事的鍋爐工,是“泰坦尼克”號上最低賤的工種,每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按計劃,“泰坦尼克”號抵達紐約之後,他們將搭上經停紐的“Annetta”號輪船,繼續做工。
而這些事情,在攝製組找到其中一些人的家屬時得到了解答:
現任香港海員工會副主席黃國健分析:“1912年前後,香港海員基本來自廣東、寧波、海南等城市,當時沒有中國輪船,所以他們都給外國輪船做事,擔任低級海員,主要工作是燒煤、加油、掃地等,工資只有外國海員的五分之一。”
事故發生後,當時35名婦女坐上了13號救生艇;而ChoongFoo也奮力爬了上去,保住了性命。據後來船上的金史密斯太太説:“指揮官不敢開槍,怕傷到其他婦女。”
到凌晨2點20分,“泰坦尼克”號完全沉沒。14號救生艇的指揮官羅威開回去救人,他看到木板上有個一動不動的人影,那就是幸運兒FangLang。羅威把他拖上船,乘客圍上去按摩他的胸口和四肢,在5分鐘內他就恢復了過來。當FangLang發現身邊一位船員因勞累過度快要暈倒時,便接過船槳,用力划起船來。指揮官羅威説:“他看起來像個英雄!”
李炳、鍾捷、LingLee和AliLam也紛紛爬上了不同的救生艇。
除了FangLang之外,其他幾個中國乘客都均遭到了美國媒體的質疑。當時的媒體報道曾有一番討論,尤其對比西方男性在性命攸關之時奉行“女士和小孩優先”的準則,而這幾名中國乘客又藏又躲的行為。
沉船後不久,美國對華協會特別理事亨利·福特曾為中國乘客辯解:“在中國,救人的順序是以男人為先,兒童次之,婦女最後。因為男人在中國的地位很高,孩子失去親人可以找人領養,女人沒了丈夫則註定潦倒一生。”
據説,倖存者被“Carpathia”號發現搭救,送到美國的紐約港以後,一等艙、二等艙的乘客都辦理了入境手續;而三等艙的乘客則繼續坐船到了埃利斯島,在那兒幾乎所有人都下船了,只剩下最後倖存的6箇中國人。
當時有媒體報道,由於那時美國實行排華法案,這幾個中國人只能在“Carpathia”號上,接受專門的督察和問詢,據説他們還與上船的移民官發生了衝突。
最後他們6人在該船上過了一夜,第二天就被直接帶到“Annetta”號上,船調頭返回大西洋,向南駛往古巴,他們的命運就是被直接送往古巴做苦工,便不知去向、不知死活。再往後,似乎就沒有任何有關這6位生還者可核實的信息了。
而有家紀錄片攝製組,認為理當給這些倖存者發聲的機會,至少要讓歷史記住這些曾經努力求生的人們姓甚名誰、他們的人生又曾經歷過什麼。
攝影組成員在探訪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很多困難。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下面這句話時忍不住想笑……心疼沒有聲調系統的美國人二十秒……
而這部有關泰坦尼克號上有8名中國人的電影,也將在2018年上映。這些謎團也就一一解開。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陳汐年“微信公眾號。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時光的愛”:洋鬼子不噁心能憋死
網友“公爵123”:逃生的本來就應該是女士和小孩優先,而那幾個中國男人也逃了上去,不得不説,臭不要臉
網友“U68329031”:在生死關頭,人的求生慾望是本能的,自私的。況且那時那地,他們是被排擠的華人,能自保都很不容易了。
網友“U37651864”:真實是什麼只有當事人才清楚,一切合理化的結果只是後人無謂的猜測
(2017-08-26)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