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強:打造規模化無人農場
原標題:楊國強:打造規模化無人農場
華大農業應用研究院科研場景
新經濟新動能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楚涵
隨着機器人、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應用,農業踏上了一條科技化、智能化的發展道路。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注意到,現代農業受到多位兩會代表委員的關注。其中,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提交了3份提案,涉及大力發展海外農業、打造無人農場,完善建築機器人政策標準體系以及職教扶貧等領域。
有分析報告指出,目前我國農業數字化水平逐年提高,發展潛力較大,預計2020年我國智慧農業潛在市場規模有望增至2000億元。要實現智慧農業,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這三個技術變量至關重要,目前還存在智慧農業基礎設施和物聯網設備精準度等需提升、智慧農業科研體系和生產數據需完善等亟須解決的問題。
規劃:2025年農業數字經濟佔農業增加值比重增至15%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中國糧食需求總量非常大並且呈剛性增長趨勢,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糧食供應和安全的保障顯得更為重要。在今年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我國糧食已連續十幾年豐收,2019年產量達13277億斤,連續5年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目前,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遠高於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稻穀、小麥兩大口糧自給率達百分之百,庫存超過一年產量,夠全國人民吃一年。
隨着機器人、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被不斷應用到農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農業踏上了一條科技化、智能化的發展道路。對農業生產者而言,可以通過物聯網採集農業生產的温度、土壤、濕度、水分、光照、肥力,農業產品的銷售和運輸等精確數據,即便不在田野裏,也可以通過手機及時查詢瞭解農作物的施肥情況、水況、病蟲害情況等,對農業生產、銷售等進行有效管控;此外,還有農業機械視覺系統、無人機、傳感器、數據通信設備、區塊鏈等技術的使用,實現對農業生產的全面監控,對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精準把握。
今年1月,農業農村部發布《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農業農村建設,計劃到2025年時,農業數字經濟佔農業增加值比重增至15%,農產品網絡零售額佔農產品總交易額比重增至15%,農村互聯網普及率增至70%。
引導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房企、互聯網企業等跨界助力
碧桂園佈局農業全產業鏈條、阿里人工智能養豬並建“互聯網農場”、百度實施“AI 農業”計劃、華為通過智能農業助力數字化轉型……記者注意到,房地產企業、互聯網企業、電信運營商等紛紛跨界參與其中,結合自身優勢通過不同的方式為農業發展獻計獻策。
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印發《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提出,要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現代種養業、鄉土特色產業以及基礎設施、農業科技創新、生態循環農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領域。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規模以上企業第一產業投資總額12633億元,農業投資佔到全部投資2.64%,約33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碧桂園農業佈局農業全產業鏈條,包括前端研發,“公司 基地 農户”模式的中端生產組織,以碧優選社區門店為主體的終端銷售。目前已形成研發服務、智慧種業、現代農業科技園、海外大農業、社區生鮮門店等五大核心業務板塊。今年3月9日,碧桂園以3億元對價收購了華大基因農業控股有限公司80%的股權,成為華大農業控股股東,進一步深挖農業領域。
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表示,建議以企業為主體,試點打造規模化無人農場,提高農業生產力。依託國內外重點農業企業智能化領域系統集成優勢,在國內外有條件的地區建設一批規模化、有重大影響力的智慧農業示範基地和無人農場,構建集糧食種植、收割、倉儲、加工、運輸於一體的無人化現代農業產業鏈,形成流水線、農業工業化,從而達到綜合投入利用的效益最大化,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綠色安全優質農產品的需求。
建議
可建立海外農業基地
完善農企“走出去”機制
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顯示,我國2018年農業數字經濟佔行業增加值比重為7.3%,較2017年提升0.72個百分點,農業數字化水平逐年提高,發展潛力較大,預計到2020年,我國智慧農業潛在市場規模有望增至2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據有關資料統計,“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擁有可開墾耕地面積1.2億公頃。楊國強提出,建議支持農業重點企業大力參與全球農業投資開發,建立海外農業基地。完善農業企業“走出去”總體規劃和協調服務機制,引導和支持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優質農場、牧場,在風險較小的國家租賃或購買閒置土地,增加基礎設施、農業機械及化肥農藥等生產要素投資,大規模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立海外農產品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