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幾乎每天都在接觸同齡的小朋友,這個過程中很多家長會發現罵孩子的脾氣好像有些差,有些孩子無緣無故就動手推人、打人,有些孩子則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動手打人或者咬人。
很多家長都比較苦惱,但説了幾次孩子又不聽,那是不是等孩子長大了就會好呢?
孩子頻繁出現“攻擊性行為”家長不能“視而不見”
兒童“攻擊性行為”是心理學上的一種説法,簡單來説就是孩子打人、咬人、推人等身體上的攻擊性行為和罵人等心理上的攻擊性行為。
在心理學的領域中認為孩子3-6歲是性格塑造的關鍵期,並將這個時期稱之為“潮濕的水泥期”,意為孩子的性格與習慣就像潮濕的水泥一樣很容易被塑造成各種形狀。
因此,當3-6歲的孩子頻繁出現“攻擊性行為”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能“視而不見”或者“説兩句”就完了,而是要引導孩子改正這種習慣。
家長可以這樣引導
1、家長明確“不支持”的態度並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孩子的很多行為都出自於天生的反應和模仿,比如看到喜歡的玩具後不加思考就直接拿、模仿看到的大人或動畫片中的人物罵人或打人,這是因為孩子不知道自己正在做“錯事”。
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有“攻擊性行為”時,應該明確的告訴孩子這是不對的,阻止孩子繼續打人,並且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孩子解釋的過程中,家長就可以知道孩子為什麼要打人、咬人?之後才能進一步引導孩子學會用正確的方式處理。
2、教孩子如何社交
有些孩子解釋打人的原因時會説:“我就是想跟他玩。”
然後教孩子正確的方式,比如拿一個雙人玩具問小朋友:“要不要一起玩?”、或者直接問他:“想不想和我一起玩?”
3、教孩子如何表達情緒
有些孩子解釋打人的原因時會説:“……我很生氣!”
這説明孩子當時處於一種負面情緒中,這種情緒可能是生氣、委屈、憤怒……
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表達情緒,或者一時着急就用攻擊性行為發泄了情緒,這時家長需要先認可孩子的情緒,然後再告訴孩子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應該如何表達情緒。
比如:
“我知道你很着急,但是打人也解決不了問題,你應該告訴小朋友我想試一試這個玩具。”
通常經歷一次兩次這種衝動後,孩子可能還是會有衝動的時候,家長需要拿出十二分的耐心一遍一遍的教孩子。
4、引導孩子思考和反省自己攻擊性的行為
最後,每次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時,家長應該讓孩子思考和反省自己的錯誤和應該怎樣做,處理完上面的3個步驟之後,就讓孩子一個人反省一下。
陪着孩子安安靜靜的坐一會,讓他想一想有沒有比打人更好的解決方法。
家長也可以在陪孩子玩遊戲、給孩子講繪本故事的時候,用各種有趣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各種“攻擊性行為”是不對的。
比如家長可以和孩子玩“新朋友”的遊戲,假裝自己是和孩子第一次見面的“小朋友”,然後讓孩子看一看:怎麼和小朋友打招呼?、怎麼建立友誼?遇到衝突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