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加大對外媒開放 專家稱展大國執政黨自信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現場)十九大加大對外媒開放 專家稱展大國執政黨自信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電 題:十九大加大對外媒開放 專家稱展大國執政黨自信

  中新社記者 曾鼐

  十九大新聞中心21日迎來小高潮,中共中央統戰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擔任負責人的黨代表紛紛亮相。記者注意到,在目前已進行的4場記者招待會上,外媒提問比例較高。

十九大加大對外媒開放 專家稱展大國執政黨自信

  10月21日,中國共產黨十九大新聞中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黨的統一戰線工作和黨的對外交往”記者招待會,請中共中央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張裔炯、副部長冉萬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郭業洲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今年採訪感覺更方便了。”來自俄羅斯的Berezhnykh OLEG對中新社記者説。談起對中國的印象,他認為,近年來中國各領域發展快,在得到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同時,中國也更加開放。

  一如中國的變化,開放和自信,成為中共黨代會的關鍵詞。

  開放,首先體現在對外媒“敞開大門”的歡迎態度上。

  全球矚目的十九大雲集了3068名中外記者,其中1818人為港澳台記者和外國記者,參會記者數創歷史新高。新聞中心創造了史上多個“第一”:第一次設官方微信,第一次有“黨代表通道”,第一次建融媒體訪談室……不斷優化的服務,進一步促進信息公開,尤為便捷外媒採訪。

  “What can I do for you?”這是徐悦每天説得最多的一句話。她和10多名同事在新聞中心外國記者組工作,以英語、德語、西語等多種語言提供服務。“24小時待命,隨時解答他們的問題。”徐悦説。

  大會期間,回覆媒體的預約採訪申請,成為王冬梅最關注的一件事――新聞中心專門成立了工作組,負責聯繫港澳台和外國媒體預約採訪代表;工作人員正在一個個協調採訪時間和地點。

  作為十九大新聞中心副主任,王冬梅介紹説,十九大首次開發了針對港澳台記者和外國記者採訪代表的申請系統,不同以往需“手寫填單或郵件”方式預約採訪,記者通過申請系統提交他們個性化的採訪需求。她説,對於收到的採訪申請,會做到件件有回覆、單單有回應。

  “在新聞中心各項功能中,都注入了‘開放’的理念。”王冬梅説。

  開放,也體現在回答提問的坦誠上。黨代表毫不迴避問題的姿態,展示了一種自信。

十九大加大對外媒開放 專家稱展大國執政黨自信

  10月1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代表團討論向中外記者開放。圖為中外媒體採訪重慶市代表團討論。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本次大會,有34個十九大代表團的討論向中外媒體開放。十九大新聞中心採訪聯絡組組長趙江濤,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對此歸納了四個特點:

  第一,媒體人數多:到場記者超3200人次,比往屆超過約兩成;

  第二,問答時間長:代表團回答記者提問時間,均超過30分鐘,中央企業系統代表團等達到70分鐘;

  第三,一把手直接回答比例高:在一共180個問題中,黨政一把手直接回答98個、佔比約54%;

  第四,不迴避問題:問題回答率100%。

  “這充分滿足了採訪需求,展現了黨代表的開放自信。”趙江濤説。

  在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院長董關鵬看來,推動透明公開、擴大公眾參與,這是黨和政府在其決策當中一以貫之的遵循。他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十九大對外國媒體的進一步擴大開放,表明的是一種更開放透明的態度,從側面體現了一個大國執政黨的自信――這是對執政能力、對核心政策的自信。

  他説,這種自信的背後,既有國家綜合實力“撐腰”,也是黨的領導幹部自我完善、以身作則、不斷學習而具備卓越執政能力的體現。(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8 字。

轉載請註明: 十九大加大對外媒開放 專家稱展大國執政黨自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