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熊孩子層出不窮,公共場合的熊孩子十分令人頭疼。大吵大鬧的不在話下,“動手動腳”的毫無收斂。即便是到了別人家,熊孩子的本質也顯露無疑。當然熊孩子背後自然會有一個沒有邊界感的熊家長,在熊家長的庇護下,熊孩子的行為更加無所顧忌了。
杭州的王小姐被親戚家的孩子氣到不行,更是表示不要再和這樣的親戚有往來。原來週末的時候,王小姐家的親戚帶着小孫子來家裏做客,王小姐有事外出,王小姐的媽媽接待的親戚。王小姐走的時候就擔心小朋友會弄亂自己的房間,於是把房間門關上了。可是沒想到還是沒有阻擋得了熊孩子。
王小姐回到家以後,感覺氣氛有點微妙,沒有多過問就回了房間,這下發現房間被熊孩子弄得爛七八糟,並且自己精心收藏的手辦被熊孩子弄得支離破碎。王小姐生氣極了,粗略地估計一下,這些手辦僅在價值上就損失2萬多元,關鍵有些還是限量版,弄壞了就很難再買到了。於是王小姐讓親戚賠償,沒想到親戚護着孫子説,“就幾個塑料玩具至於嗎?”於是在親戚的白眼中,王小姐打電話給孩子的父母,親戚這才知道孫子闖禍了。
孩子都有好動的本性,這時候父母的教育就顯得更加的重要。孩子本應該是招人喜愛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孩子成了熊孩子呢?
缺少行為邊界感。在父母的教育中,缺少對孩子行為邊界感的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弱,這就很容易造成行為上的偏差,這時候父母沒有給予及時地規範和引導就會造成孩子行為邊界感的缺失,為他人帶來困擾。
家長的過分寵溺。當孩子犯錯後,家長們想到的不是引導孩子認識到錯誤本身,進而進行行為上的改正。家長們企圖為孩子開脱,包庇孩子的錯誤言行。這對於孩子的行為表達來説就是一種縱容,過分寵溺造成孩子自身責任感的缺失。
以自我為中心。家長們缺少對孩子同理心的培養,孩子習慣於關注自己的感受,忽視他人。這就很容易造成孩子自私、冷漠的一面產生。在孩子的社交行為中,以自我為中心會影響孩子的受歡迎度。
父母對孩子的教養責任是不可推卸的,當孩子摔壞了別人的手辦後,家長們要做的是讓孩子認識到問題所在,給予孩子恰當的引導。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有助於避免孩子成為熊孩子。大家對於熊孩子是怎樣看待的呢?對此有哪些教育看法呢?
------------------------------
關注、轉發、分享【的媽媽】文章,擅長嬰幼兒成長知識、兒童教育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裏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