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國資力量共助超大城市高質量發展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綜合

國有商超投放政府儲備肉。

3月17日復工後,港航集團舵落口港1個月貨運量由3.8萬噸攀升到近20萬噸。

國資企業熱火朝天投身火神山醫院建設。

歲末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大江南北。武漢首當其衝,成為疫情阻擊戰的決勝之地。數月以來,武漢國資國企以城市命運為擔當,以人民安危為使命,在“保城市運轉,保民生供應,保重點工程建設,保下沉社區疫情防控及穩定”的戰場上,一馬當先,衝鋒陷陣,充分發揮了國資國企頂樑柱作用,體現出國資國企保衞經濟民生的基石力量,展現出國資人為國擔當的大無畏精神。

疫情中全力守護,汛情中請纓一線。市屬國企充分發揮“突擊隊”作用,第一時間組建6支市級防汛應急搶險中隊,全力迎戰防汛排澇這場硬仗,以實際行動再顯國企擔當。

“之前拼命,現在拼搏!”疫後重振的關鍵時期,國資國企再度挑起大梁,勇當先鋒,拼搏趕超,誓要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奪回來,為武漢經濟加快復甦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國資力量。

廣泛動員嚴格督導統籌作戰

黨建引領築牢防疫“紅色堤壩”

1月25日以來,市國資委連續發出兩封《致國資國企全體黨員幹部職工的一封信》,第一時間發出疫情防控戰動員令。

1月28日,召開國企負責人防疫誓師動員會,層層動員部署,迅速形成國資系統保城市運轉、保供應、保重點工程、保穩定“四保”重點工作任務共識。

1月29日,發出通知,成立“黨員突擊隊”698支10984人、“應急小分隊”570支6954人。

2月12日,出台7項“硬核”措施,鼓勵支持國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黨建引領,築牢防疫“紅色堤壩”。2月1日,市國資委積極響應市委號召,劃撥黨費資金支持防疫防控,共使用黨費1336.7萬元,其中購買防疫物資427萬元,慰問疫情防控一線醫務工作者和基層黨員、幹部206萬元,慰問疫情期間黨員、羣眾700多萬元。84家企業52796名黨員自願捐款831萬多元。在武漢“解封”前期,組建工作專班,全程、全心、全力做好逝者家屬服務工作。

保城市運轉、重點工程、民生供應

國資國企全力戰疫做“表率”

全市交通管制,市民居家隔離,但整個城市依然有效運轉。在這背後,國資國企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水務集團日均供水量279萬噸,燃氣集團日均調進天然氣683萬方,日均供氣673萬方。湖北機場集團、港發集團、公交集團等交通運輸企業共投入保障運輸車輛5.9萬台次,運送物資3.89萬噸,保障航班5607架次,運送援鄂醫護人員、境外返漢旅客等13.47萬人次。漢口銀行、農商行向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防疫單位快速支付採購款、工程款、醫保資金等67億元,為全市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發放紓困資金131.84億元,疫情防控再貸款65.91億元。

作為武漢的“小湯山”,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為戰疫發揮了“定海神針”的重要作用。而火神山醫院10天接診、雷神山醫院10天交付的奇蹟,由眾多武漢國資國企參與創造。

“兩山”建設主力軍——建工集團和地產集團,投入最優秀隊伍、最優質資源,組織施工大會戰,累計調集管理人員2000餘人,作業人員20000人,各類大型機械設備及運輸車輛等2000餘台(套),24小時晝夜不停施工,共完成建築面積10.49萬平方米。地鐵集團、地產集團等13家市屬企業積極參與,不講價錢,不計成本搶建方艙醫院和隔離點。

確保疫情期間“菜籃子”穩定供應,國資國企功不可沒。武商集團、中百集團共有1006家超市門店營業,門店一線在崗人數近15000人,物流配送車輛270餘台,供應的生鮮蔬菜佔全市市場供應的90%以上,先後推出1元愛心菜、10元蔬菜包等,贏得了市民的廣泛好評。關閉離漢通道時,地鐵集團、城投集團、地產集團等10家市屬企業,組織200多名突擊隊員,支援中百倉儲中心城區53家門店經營、配送、消殺、通勤服務等。

戰疫進入攻堅階段後,市國資委及市屬企業抽調15777名黨員幹部下沉社區,協助疫情防控工作。累計為居民測量體温39.42萬人次,勸返或阻止人員、車輛進出9.67萬人次,排查四類人員82.32萬人次,代買、分發生活物資18.62萬次,捐贈口罩18.66萬隻,防護服1.66萬件,手套6.23萬雙,消毒液、酒精12.11噸。

六支市級應急中隊馳援三鎮

國資尖兵戰汛“挑大樑”

入梅後,暴雨一輪接一輪向武漢發起“猛攻”,長江武漢關持續超警戒水位30余天,為1998年以後最大的一次洪水。

戰汛關鍵時刻,國資再顯擔當。

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級各部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盡鋭出戰、科學組織,堅決打贏防汛抗洪這場硬仗。

市國資委黨委高度重視,積極動員市屬企業投入戰汛,並從人員、物資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撐。

武漢6支市級防汛應急中隊(下轄18支分隊)1.2萬餘人,迅速進駐漢口、武昌、漢陽三大戰區,駐點集結,枕戈待旦,整裝待發。確保每個方向出現險情都能快速抵達處置。

這些隊伍來自武漢城投集團、地產集團、地鐵集團、建工集團、航發集團和碧水集團等6家市屬國企。每個中隊按不少於2000人的標準配備搶險隊員。6支隊伍總計配備挖掘機、推土機、後八輪貨車等各式大中型設備538台,照明設備51套,所有搶險隊員均配備簡易搶險裝備。

哪裏有危險,國資尖兵就衝向哪裏。7月20日上午9時,府河大堤15公里處出現兩處滲水險情,來自建工集團的40餘名搶險隊員趕往現場。經過4個小時連續奮戰,挖出數十米長的溝渠,轉運800餘袋碎石,將滲水向低位導出,解決了堤防滲浸隱患。

7月19日21時,黃陂區黃花澇村路堤面臨河水漫道風險。航發集團火速調集人員物資馳援。200餘名搶險人員排成幾縱長隊,用接力方式將砂袋運到堤壩壘高。經過3000餘次的手提肩扛,終於在次日凌晨時分完成了120米長、近半米高的加高加固合攏任務。

漢江24.5公里處曾多次發生崩岸、滲水險情,形勢嚴峻。農業集團防汛應急隊員冒着暴雨,踩着泥漿,24小時不間斷拉網式巡查,不遺漏一寸堤段,不忽略一個疑點,確保及時掌握汛情動態並快速反應。

“汛情不退,我們不退!”國資戰汛尖兵誓言錚錚。

打贏防汛抗洪這場硬仗,拼的不僅是人員物資投入與應急響應速度,還有科技支撐能力。“防洪神器”、無人機、大流量排水搶險車、兩棲式多功能環保疏浚船、反濾圍井、液壓卧倒式閘門……來自國資尖兵的各種高科技裝備,在水面、水下、空中各自獨當一面,讓防汛抗洪之戰打得更加“智慧”、更有勝算。

積極穩妥推進復工復產復市

快乾實幹堅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疫情全面衝擊經濟社會發展,企業面臨的壓力和困難異常嚴峻複雜。收入利潤嚴重下降、經營成本大幅上升、資金週轉更趨緊張、幹部職工返崗困難、項目建設開工困難等等。

為有效應對疫情衝擊,市國資委深入走訪調研企業,瞭解疫情防控工作情況,以及疫情對生產經營造成的影響。一方面強化防疫責任,防輸入,控擴散,莫厭戰;一方面及時出台政策措施,切實為企業紓困解難,“減壓、加油、鼓勁”。同時,適時制定方案幫助企業有序返崗復工。

“地鐵跑起來,城市生活才真正回到了軌道。”在千萬市民的期盼中,武漢6條軌道交通線路於3月28日上午6時30分恢復運營,今年續建的12條線路亦陸續復工。主動對接承包單位、務工人員,地鐵集團成為武漢第一家復工的建設單位。萬名地鐵人給自己守護的這個龐大網絡,按下了“重啓鍵”。

至5月底,市屬國企已全部復工復產復市。

“危”中尋“機”,加快推進債務、產業、佈局“三個”結構調整,助力企業搶抓機遇、提檔升級。

在工控集團,裕大華迅速轉產防護用品,生產防護服3.5萬件,一次性防護口罩已量產,KN95口罩生產即將啓動;工控研究院“亙星智能測温儀”暢銷省內外;牽手華為共建長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雷神公司逆勢而上,各項經營指標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各企業不僅積極復工復產,還搶抓市場商機,拓展業務領域,推動轉型升級。

大戰大考仍在繼續,穩定經濟運行事關全局,國資國企責任重大。

6月15日,市委組織召開市屬國有企業主動作為快乾實幹促發展座談會,總結抗擊疫情武漢保衞戰成果,研究國有企業在武漢疫後重振過程中,如何擔當作為拼搏進取,挑大樑,當先鋒。

8月7日,市國資委組織國有企業召開主動作為快乾實幹促發展座談會。全市國資國企將衝刺三季度、決戰四季度,堅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同時,做好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必答題”,聚焦抓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進武漢市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為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