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上輩子的小情人。可見爸爸對待女兒的態度應該是比較温柔寵愛的,細心呵護着小公主。但是兒子們可沒有這麼温柔的待遇了。大多數爸爸都希望自家兒子能夠擁有男子氣概,所以和兒子之間的相處就更像是兩個男子漢的交流,不會讓小男子漢們不接觸一點困難和磨練。不過爸爸對待兒子和女兒有區別,並不代表父親對孩子的愛有區別。無論男女,都會是爸爸的寶貝。
爸爸對待孩子其實也與當時的情景有關。網上就有這樣一個“混得最差”小公主。視頻中,哥哥正躺在爸爸身邊睡得熟。而小公主在一邊閒不住了,就爬向哥哥的方向。妹妹圓嘟嘟的半個小身子已經壓上了哥哥的胳膊,她好像還想把哥哥的耳朵含進嘴裏。但是不要以為小公主這調皮的舉動沒人發現。爸爸可就躺在哥哥身邊,支着胳膊看着呢!就在哥哥的耳朵快要落進妹妹“虎口”中時,爸爸及時制止了她,還順手扒拉了一把,把妹妹的身子從哥哥胳膊上弄下去。
妹妹懵逼了一會兒,還不死心,想翻個身捲土重來。卻被爸爸看破意圖,大手輕輕一推,小姑娘的小身板就骨碌碌的360°滾到一邊了。然後妹妹想爬起來,但是爸爸好像玩上了癮,開始故意逗她,把用手按着肩膀把小身子又按趴在沙發上。如此兩三次之後,小公主也不幹了。皺着小臉發出“啊啊啊啊~”的尖叫,簡直是氣地發出了海豚音。要是媽媽被召喚成功,那爸爸可就慘了啊!
網友們留言:“這閨女太可愛了!想起了我閨女小時候,肥嘟嘟的 。”、“這麼可愛的小公主爸爸也下得去手欺負,媽媽還有五秒鐘到達戰場!”、“小公主假哭呢,還是個小戲精,哈哈哈有意思。”
爸爸對待兒子和女兒的方式真的有那麼大差別嗎?別説,還真是這樣!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
在5月22日,《行為神經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研究。這篇由珍妮佛.馬斯卡羅領銜發表的論文中做了一個實驗。目的是研究父親們在和他們的兒子和女兒相處時,注意力,行為和語言等方面有何差別。
研究者在亞特蘭大地區招募了52個年齡在21歲到55歲之間的父親。他們的兒子和女兒年齡大概是1到3歲之間。其中30個父親有女兒,22個父親有兒子。然後每個父親都會得到一個錄音裝置,他們把這個設備每天都掛在皮帶上。當然,父親們和孩子們都不知道這個裝置什麼時候實際上在錄音。實際上,通過編程,這個裝置每隔9分鐘就錄一段50秒長的聲音片段。研究人員把錄音收集起來,並且轉換成文字進行具體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了以下差別:
⑴語言
從錄音中,研究人員發現,父親在和女兒相處時,所用的詞多數與悲傷有關,比如“哭“,“悲傷”,“流淚”,“孤獨”。另外用到比較多的詞還有與身體有關的“肚子”、“腳”等,鼓勵性的如“更多”、“更好”。而父子之間用得更多的是關於成功的詞,“贏”,“驕傲“和“最好”等。同時還有許多比較堅強和力量性的語言,在父子之間摸爬滾打,撓癢癢,折騰等時候使用。這也許表明父親對待女兒的態度更多是呵護,在意女兒的心理,身體等健康發展,對待兒子則更加參與,要求也更高一些。
⑵行為
父親在行為上來看,他們和女兒之間唱歌的時間比和兒子之間要多。而和兒子之間進行了比女兒更多的運動和體力勞動。
⑶注意力
父親對兒子和女兒的注意力上也有所區別。研究表明,當孩子提出某種需要或要求的時候,父親對女兒的反應更多,而對兒子的反應則對較少。
父親對待兒子和女兒上的這些差別,也許是因為基於生物學本身的差異,又或者是由社會,文化,父親性格等決定的,也可能上述原因都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父親在和孩子們相處時,對待兒子女兒的態度還真是有所不同。但這種不同並不代表着父親對孩子的愛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