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的龍門鎮東三十里鋪村,掩映在鬱鬱葱葱的綠色之中。
上午9點多,村民們已經齊刷刷地坐在村委會大院裏,認真聆聽種養殖專家的講課。兩位專家結合當地自然地理條件優勢,圍繞種養結合和農牧循環一體化模式,從蔬菜的發展方向、種植技術、經濟效益、田間管理及土地整理,牛羊養殖的飼草添加等方面技術知識,進行講解。
像這樣的培訓大會在東三十里鋪村已是常態,只要聽説有技術培訓,村民們都會積極參加。姚銀華是村裏的一位種植能手,聽了培訓後,他主動邀請村黨支部書記姚建龍去他家的西藍花地裏看一看。一年前,姚銀華和所有村民一樣,種植傳統的小麥、玉米等農作物,一年下來,收入不高。去年在村黨支部的引領下,姚銀華開始嘗試種植西藍花,經濟也逐漸寬裕起來。羣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為帶領村民在產業結構調整上取得成效,東三十里鋪村“兩委”狠抓全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在完成千畝梨園建設的基礎上,着力培育蔬菜產業,探索多元化致富道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在於轉變羣眾思想觀念。村“兩委”以革新羣眾產業結構調整思想為抓手,紮實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召開羣眾大會、黨員大會,大力宣傳西藍花種植、牛羊養殖的收益,打消羣眾對於選擇新產業的顧慮,以西藍花種植能手的經濟收益激勵羣眾選擇新產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思想觀念的轉變推動產業調整的穩定落實,抓牢產業結構調整主動權。
從帶着幹,再到主動幹。三十鋪村下大力氣發展西藍花種植產業,引導羣眾打破傳統種植觀念,克服以往只求温飽,不謀發展的舊觀念,讓村民們從中嚐到了甜頭,日漸鼓起的腰包也使他們更加堅定了種植信心和決心。
東三十里鋪村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為村民脱貧致富趟出了一條新路子。下一步,村“兩委”將積極籌備建成蔬菜市場,引進客商,讓村民在黃土地裏種出致富“綠寶石”,使蔬菜產業成為羣眾增收“利器”。
龍門鎮| 張惠莉 楊永福
編輯|任新成
責編|趙建民 楊 陽
編審|譚明強
總編|邊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