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印度算是中國的陸路鄰國嗎?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綜合

印度算是中國的陸路鄰國嗎?兩國的交往是靠邊境陸路交通嗎?如果我們瞭解以下事實,就會對印度為什麼痴迷於邊境冒險,由衷地發出一聲全新的嘆息。

連接中印陸路邊境的是喜馬拉雅山脈,那裏是地勢險峻、氣候惡劣的世界屋脊,這樣一個交接地帶與其説是中印兩國的邊境線,還不如説是兩國之間的隔離線。這條邊境線從古以來在中印兩國之間產生的不僅是地理上的斷層,更帶來的是政治和經濟等多方面的涇渭分明。

陸路邊境地區上中印兩國的交往自古以來就是屈指可數的,因為這樣的交往面臨着自然地理與社會地理的雙重障礙,唐朝玄奘去天竺取經都是花了十幾年從中亞繞道去的,直接跨境往來的話就不叫交往了,那樣應該叫極限越野。

那麼歷史上中印兩國的交往是通過什麼路線進行的呢?主要的路線是四條通道,但其中沒有一條與雙方的陸路邊境有聯繫。

第一條是以洛陽或西安為起點,繞道西域、中亞達到印度西北部地區,這是著名的“西北絲綢之路”。

第二條是以華南海港為起點,走海路經南中國海、馬來半島、克拉地峽或馬六甲海峽、孟加拉灣達到印度東海岸,這是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

第三條是以四川為起點,途徑雲南、緬甸到達印度,這是“西南絲綢之路”。

第四條是以越南為跳板通過兩種方式前往印度,一種是從越南走海路沿第二條通道到印度;另一種是從越南走陸路到達孟加拉灣,再從那裏走海路到印度,這條叫做“交廣通道”。

時至今日,海路已經幾乎成為中印兩國之間貿易往來的絕對主力。據相關新聞報道的數據顯示,“印度每年超過70%的貨物依靠海上運輸,而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量的90%是通過海上運輸完成的。2017年,中印雙邊貿易額超過8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絕大部分貨物由相關航運企業運輸。”

顯而易見,不論過去還是現在,中印之間在陸路邊境地區都不存在直接經濟利益糾葛,兩國邊境交界地區完全不存在值得印度覬覦的經濟吸引力。印度作為國民經濟水平整體還很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如此痴迷於完全沒有經濟前景的邊境冒險是不可理喻的。

事實上,“印度”這個詞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更多地是作為南亞次大陸地區的一個地理性稱謂,而不是一個統一的、獨立的國家名稱。歷史上的印度,也從來沒有獨立建立起一個高度融合的統一國家。它屈指可數的幾個所謂的統一時期,要麼是鬆散的王國式聯盟,要麼就是外部入侵建立的殖民帝國。

燦爛的古印度文明,也是一個以分裂為主的文明,不是一個統一國家的文明,而是一個地緣性的文明。今天的印度共和國雖然繼承了歷史上印度文明的大部分地區,但歷史上南亞次大陸的這塊印度地區上從未有形成一種強烈的國家統一觀,今天的印度共和國內部也同樣面臨着各種激烈的撕裂。

在印度的後殖民地心態和扭曲的政黨政治環境下,其數十年如一日迷戀邊境冒險的原因也並不難尋找。無論是作為在國際上投靠大國的例行表演,還是為這個過度多元化的國家尋找凝聚點,亦或是為了索要更多軍費預算和騙取民眾選票,這都不應是一個立志於成為正常國家者該有的飲鴆止渴行為。

歷史上的古印度早已灰飛煙滅,如今在南亞地區諸國林立中以霸主自居的印度共和國,是要做一尊為地區貢獻和平的“佛”,還是做一個攪弄國內外不得安寧的“魔”,這佛魔善惡之變僅在一念之間。但這一念之變已經讓外界等了半個多世紀,不可能再永遠等下去。希望印度各界及時認清自己,別再迷戀那些損人更損自己的愚蠢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