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的人權事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由 廉擁軍 發佈於 綜合

“近年來,人權問題被一些國家的政客過度政治化,甚至被用作干涉他國內政的工具。”哈薩克斯坦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古麗娜爾·沙伊梅爾格諾娃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評價一個國家的人權狀況,需要綜合考慮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多種因素。“對於中國的人權狀況,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中國人民最有發言權。”

“人權首先是生命權、健康權和發展權。”沙伊梅爾格諾娃指出,反恐和去極端化,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更是保障人權的必要措施。“近年來,中國的反恐和去極端化鬥爭取得了突出成效。中國政府堅持標本兼治,打擊與預防相結合,果斷採取一系列反恐和去極端化舉措。中國卓有成效的舉措合理合法,是中國落實國際社會反恐和去極端化倡議的具體體現。”

沙伊梅爾格諾娃強調,保障人權的前提是實現國家的持續發展和繁榮穩定。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8億多人口實現脱貧。中國的扶貧脱貧工作仍在深入開展,將在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經濟快速發展,數以億計的人口擺脱貧困,中國為世界人權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隨着經濟不斷髮展,中國的人權事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沙伊梅爾格諾娃表示,前不久,中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中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對切實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要意義。

(本報努爾蘇丹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5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