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比起寵溺和照顧,孩子更需要的是“共情”,很多家長都做不到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綜合

點點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平時工作都很忙,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爸爸媽媽內心對孩子也是深感愧疚。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在點點小朋友的一再要求下,爸爸媽媽特意請假一天陪點點去遊樂場玩,遊樂場人很多,媽媽一直緊緊的拉着點點的手,爸爸則負責“跑腿”——買門票、買水。

可是轉了一圈後,點點媽媽卻發現點點興致不高,還有一點垂頭喪氣的,不太高興,沒多大一會兒就鬧着要回家,一直在説“沒意思!”點點爸爸有些不高興了説,“我和你媽媽好不容易請一天假陪你,你怎麼還不高興呢?”點點眼圈一紅説:“可是我就覺得沒意思啊!”

媽媽蹲了下來打算安撫點點,媽媽抬頭看點點的一瞬間,媽媽明白了點點為什麼覺得沒意思了,在點點的視野中看到的就是人們的腿,看任何景色都需要仰起頭,但是又有人羣擋着視線,看什麼都不能看到全部。於是媽媽讓爸爸抱起點點,點點騎在爸爸的脖子上,讓點點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點點媽媽通過蹲下來後站在點點的角度才知道,原來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不好玩,深刻體會到了孩子不開心的原因,這樣的行為就是和孩子的情感做到了同步,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共情”。

“共情”和“同情”大不同

很多人會混淆“共情”和“同情”的概念,同樣都是“情”,但是在真正的意義上卻大不相同,傳遞給他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馬普人類認知和腦科學研究所社會神經學系主任塔妮亞·辛格曾説過:同情與共情應當被視為分離的兩種行為,一部分原因是這兩個過程激活的是不同的神經細胞和腦區。

“同情”這個詞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頻率是很高的,“同情”一詞的詞義可以解釋為對他人的苦難、不幸會產生關懷、理解的情感反應。“同情”,是一個人對他人處境的理解,比如:“這個老人的兒女都離開了他,所以他一定很難過、很痛苦。” 同情不是天生的,是基於一個道德層面上一個成長的過程,一般在3歲以後這種情感的理解開始逐漸形成。我們可以對任何人和事感到同情,由於我們沒有參與進他們的生活和經歷,所以只停留在情感理解上並不會引起情緒上的反應,比如淚流滿面,也就是説我很在乎你,但是我沒必要和你有同樣的情緒。

“共情”也叫同理心,是由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所闡述的概念,當我們對他人產生共情時,我們會深刻感受到對方內心的感受,會讓我們與對方的心理距離變小。比如:對現有婚姻狀況感到絕望的女性A向另一個已經離異的女性B哭述自己的感受時,那麼女性B也同樣熱淚盈眶就是“共情”的體現。

所以簡單的解釋“共情”就是指我們同樣感受他人的感受,就像這樣:

你生氣的時候,我同樣感受到了你的氣憤;

你高興的時候,我同樣感受到了你的快樂;

你難過的時候,我同樣感受到了你的悲傷。

——這就是我對你產生了共情。

孩子和大人一樣需要共情 讓孩子體會被尊重

真正有“共情”裏的父母是會懂得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去體會孩子的感受和情緒,而父母首先做到的就是“動情”。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父母“共情”後卻沒有取得想要的結果,這些父母只是將“共情”當做是儘快讓孩子停止哭鬧的“工具”,仍舊站在自己的角度,並沒有去理會孩子為什麼會哭,他們到底想要什麼?

當父母真正的站在了孩子角度去理解他的感受,探知孩子的需求,並且肯定孩子的行為,這才是真正的“共情”。在這個前提下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了,才能和父母進行下面的互動,孩子同樣需要被認同,被感受,他們更渴望被父母尊重和理解。

替孩子表達出內心的情緒

當父母確定孩子悶悶不樂的原因時,而孩子又不願意表達,這時候父母可以用他們嘴替孩子表達出內心的感受,比如:被人冤枉了,寶貝心裏一定很難過,很委屈。小朋友到底是為什麼要冤枉我們寶貝呢?這時父母不要同情心氾濫,擔心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單純的保護,而是要體會孩子的心情,接受孩子的情緒,並通過父母替孩子表達。

這時孩子的內心有了被人理解,被人認同的感受,很快就會低落的情緒走出來,從另一個視角去看待問題,才能接受父母給出的建議和意見。這樣比一開始父母就長篇大論的講道理效果要好得多。

接納並轉化孩子的負面情緒

讓孩子情緒平和,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寶貴的禮物之一。孩子在遇到問題或挫折時父母要急於擺事實講道理,首先要接納孩子此時的負面情緒,進行安慰,然後引導孩子正面認識問題和挫折,這樣就能讓孩子正確面對以後再出現類似的問題和挫折了看待摔跤這件事。

比如:孩子帶着自己新買的玩具出去玩,父母會提前説,“這是你的新玩具,拿到外面玩的時候要保護好哦,別不小心弄壞了。”

果然在玩的過程當中玩具不小心被別的小朋友弄壞了。孩子瞬間大哭起來,“寶貝的新玩具弄壞,實在太可惜了,媽媽知道現在你的心裏一定很難過,我們回家看看還能不能修好。以後再玩就要學會保護好自己的玩具好嗎?”孩子很快平復了自己的情緒,點頭應允。

通過這樣一句簡單的話語父母讓孩子認識到了自己的情緒,然後又輕鬆化解了自己的負面情緒,這樣對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有很大的作用。

家長才是孩子學會“共情”最好的榜樣 做一名“心智化”的父母

心理學中的“心智化”指的是理解表面行為背後的心理狀態的能力,就是説父母在對孩子所表現出的行為和情緒後,要進一步分析孩子作出這些行為和情緒背後所隱藏的原因和需求。這就要求父母首先就要做一名“心智化”的父母,父母能真正的理解孩子,設身處地的換位死牢,才能和孩子做到真正的情感溝通。

成為“心智化”的父母就能對孩子產生正常的“共情”,孩子也會在日常觀察中得以學習對他人的“共情”,當父母或者朋友不開心時,他們會學着父母去考慮“他們為什麼心情不好?我該怎麼做?”以此來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尊重

父母作為家庭中的成年人,一言一行之間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所以營造一個和諧温馨的家庭氛圍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父母之間就要相互尊重,對孩子也同樣要尊重。夫妻之間尊重彼此的空間,夫妻之間不要命令式語氣,要有商有量,要體會對方的感受。

父母也同樣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和需求,而不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來將意願強加於孩子身上。這樣孩子才會學着父母去體諒他人,去尊重別人,用平和的態度和善意的語言去接納他人的情緒和觀點。

先別説,先去聽

身邊有很多人不會傾聽,傾聽不是單純的去聽別人在説什麼,而是建立在“共情”基礎上的聽。所以往往傾聽比表達更重要。父母對孩子“共情”的重點在於傾聽孩子的感受和情緒,鼓勵孩子將心情表達出來,在此過程中父母不要急於對孩子某方面的行為進行否定,您只需要面帶微笑時不時的點點頭就好。讓孩子知道父母聽懂並理解了我的感受。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通過和父母的互動體會到傾聽的的重要和好處,那麼在他以後與人交往中,也會扮演一個善於傾聽的觀眾,在這樣的一個互動的過程中也會讓孩子的內心變得平和,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共情”的同時要應該避免“高敏感”和“強共情”

談到共情,不得不説到“高敏感”和“強共情”。

“高敏感”和“強共情”這類人,雖然可以敏鋭的捕捉到他人的情緒變化和需求,會不受控制的對他人的內心加以解讀,尤其人心中更深層次的情感,而且由於其過高的敏感度,會比對方表現得“更開心”“更悲傷”,這是一種缺乏“人情世故”的共情,會嚴重影響正常的社交關係,即便再感同身受,在羣體中也是不太受歡迎的那一個,我們應該儘量避免孩子高度敏感。

“共情”的基礎是“理”,而不是“情”。“情”只能在“理”的基礎上才能起到應該發揮的作用。父母只有理解了什麼是真正的“共情”,再能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互動,才能建立和諧良性的親子關係,才能讓孩子的身心得以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