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金融開放“引力”足,外資機構“落滬”忙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財經

金融開放“引力”足,外資機構“落滬”忙

( 2020-05-08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經濟·民生

據新華社上海5月7日電(記者桑彤)野村東方國際證券首家營業部開業、上投摩根基金成為首家外資絕對控股的公募基金、大韓再保險上海分公司獲批籌建……今年以來,上海抓住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機遇,全力推進外資金融項目落地。外資機構也看好中國市場的發展,人民幣資產吸引力進一步顯現。

外資金融機構加快佈局中國步伐

今年一季度,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大韓再保險上海分公司、羅素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五家外資機構在上海舉行了一場特殊的“雲開業”儀式,拉開了2020年外資金融機構佈局中國的序幕。

其中,由摩根大通控股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開業,標誌着繼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後,第二家新設外資控股券商正式成立。

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執行官梁治文坦言,“近年來,我們看到了中國金融市場不斷開放、新經濟領域飛速發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不同領域外資持股比例限制陸續放開,這些措施都推動了中國金融市場不斷成熟,為摩根大通和我們的客户帶來巨大發展機遇。”

摩根大通顯然嗅到了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機遇。今年4月1日,中國正式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和證券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摩根大通也加快了佈局中國的步伐。4月3日,摩根大通旗下摩根資產管理與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初步達成共識,擬收購旗下合資公募基金公司——上投摩根基金股權至100%。4月29日,摩根大通向中國證監會提交申請,將其在摩根大通期貨有限公司中的持股比例由49%增持至100%。

提升參與市場的廣度和深度

除了國際投行,外資資管機構也在上海佈局落子,希望進一步提升參與中國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

4月1日,兩家在上海註冊的外資資管機構——貝萊德和路博邁向中國證監會申請設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與此同時,上海不斷開展制度創新,通過良好的金融生態和貼心的服務舉措幫助外資金融機構開拓市場。例如,允許外資資管機構以一個主體申請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和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中的一項或多項試點資質並辦理產品備案。這些舉措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了外資資管機構來滬展業的便利程度。

人民幣資產吸引力進一步顯現

隨着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速升級,人民幣資產不斷被納入MSCI(明晟)、富時、標普道瓊斯等國際指數,人民幣計價的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被納入彭博巴克萊等主流指數,不斷吸引着境外資金流入。

從股票市場看,4月以來,滬深港通北向資金淨流入超500億元,逆轉了3月大幅淨流出態勢。從債券市場看,一季度境外投資者淨增持國內債券167億美元,同比增長48%。

“人民幣國債納入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正式生效,在接下來十個月分步完成,預計會推動每月25億美元至30億美元的境外資金流入。”德意志銀行集團大中華區宏觀策略主管劉立男判斷。

上海正在進一步推動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央行上海總部表示,要全面落實債券市場對外開放舉措,拓展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債券市場的渠道,豐富境外投資者類型和數量。繼續推進發行“熊貓債”,吸引更多國際組織、境外金融機構和境外非金融企業在境內債券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