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資本偵探,作者 | 呂玥
自2018年范冰冰税務事件後,“虧損”似乎就成為了華誼兄弟的代名詞。
4月29日,華誼兄弟發佈了2019年年度報告及2020年一季度報告。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華誼兄弟的營業總收入為21.8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3.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虧損39.6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62.3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虧損39.6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35.70%。
由於早在兩個月前華誼兄弟就用業績快報給大眾打了“預防針”,鉅虧40億在此時已不算是什麼新聞。更驚人的消息,是為華誼兄弟解圍的“兄弟們”終於出手了。
在財報發佈的當晚,華誼兄弟同時發佈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稱,擬以2.78元/股非公開發行合計不超過823741004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發行對象為阿里影業、騰訊計算機、陽光人壽、象山大成天下、豫園股份、名赫集團、信泰人壽、三立經控、山東經達九家公司,全部發行對象均以現金方式認購本次發行的股份。
《華誼兄弟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論證分析報告》
九家公司,23億,這對於已連續兩年虧損、處於“*ST”戴帽邊緣的華誼兄弟無疑是“救命良藥”。找到錢的華誼兄弟,在開盤後不久便一字漲停,而上一次漲停距今已有532天。
在影視娛樂圈浸淫多年、樹大根深的華誼兄弟,最不缺的就是朋友。由於2019年繼續錄得虧損,2020年的業績之於華誼兄弟將非常重要,但在只剩8個月、疫情影響不知會延續到幾時的2020年,華誼兄弟還有機會實現大反轉嗎?
虧損從何而來華誼兄弟的40億虧損並非只是單項業務引發,而是所有業務皆虧。
目前華誼兄弟有四大業務板塊:一是以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等業務為代表的影視娛樂板塊;二是以電影城、電影世界、電影小鎮、文化城等業務為代表的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板塊;三是以遊戲、新媒體、粉絲社區等業務為代表的互聯網娛樂板塊,四是產業投資板塊。
據財報顯示,2019年華誼兄弟的各項業務的營收都在大幅度縮減。其中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業務營收下降幅度最大,同比減少76.81%;影視娛樂與互聯網娛樂業務分別同比減少43.81%和42.47%。與此同時,報告期內華誼兄弟的投資收益為虧損19,597.23 萬元,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92.13%。
關於主營業務收入都在下降的問題,華誼兄弟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電影方面,主要是因為2018年同期上映的影片《芳華》、《前任3:再見前任》等取得了較高的票房收入,但2019年影片的票房收入存在較大幅度下降;電視劇方面,主要也是因為2018年電視劇《好久不見》表現太優異;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業務方面,進入開發和運營雙線並行的發展階段;互聯網娛樂業務方面,子公司華誼創星終止在新三板掛牌。
另外,公司按照《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 8 號—商譽減值》、《企業會計準則》 和公司相關會計政策對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商譽在內的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導致資產減值損失與上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總結以上,華誼兄弟的2019年既沒有爆款作品,同時還存在商譽減值。
從華誼兄弟的表述,你或許會認為2018年華誼兄弟的營收和利潤表現一定很好,但現實是,2018年影視娛樂業務營收同比增長僅為8.39%,與上一年30%以上的同比增速差距明顯。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業務營收同比下降42.15%,互聯網娛樂則是同比大降82.85%,如果再往前回顧,互聯網娛樂業務營收其實已是連續四年下降。同時,2018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虧損10.93億。
所以可看出,華誼兄弟的煩惱並不是單純因為爆款內容的隨機性。從歷年財務數據來看,除了2017年,華誼兄弟自2015年起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就在持續下滑,2018年第一次出現虧損,2019年40億的虧損則是比2013-2017五年的盈利總額還要多。
斷臂自救,國資入局在2013年之前,華誼參與出品發行的電影,進入前十名的幾率非常高,每年的經典賀歲大片幾乎都出自華誼之手。但在2014年提出“去電影單一化”口號,將旗下業務整合為影視娛樂、互聯網娛樂、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四大板塊後,華誼出現了“周邊業務未起、電影主業先倒”的尷尬情況。
於是2015年,華誼兄弟開始以資本運作的方式“自救”。先是以7.56億元收購李晨、馮紹峯、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6位明星持有的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限公司70%的股權,2015年11月又宣佈收購以馮小剛為主要股東的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70%的股權,交易對價10.5億元。
事實上,東陽浩瀚完全是“空殼公司”,宣佈收購時成立才一天,卻給了10.8億元的估值;東陽美拉則是2015年9月份才成立的,被給予了15億的估值,但淨資產卻是-0.55萬元。
這兩筆交易開啓了影視圈資本化的大幕,但這只是華誼兄弟“投資併購”的開始。根據華誼兄弟資產負債表,其資產規模的增長遠快於銷售收入的增長,資產週轉率從2008年的0.74次下降到2016年的0.18次,種種數據顯示,華誼的增長驅動力來自不斷的投資併購。
例如在2016年,華誼兄弟年度利潤為8.08億,其中減持掌趣科技股票套現12.76億,確認“投資收益”7.45億元,相當於2016年華誼淨利潤的92.2%。而截至2017年報告期內,華誼控股公司和參股公司達到了110家,這一數字在2009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別為1家、45家和58家。
但很快,華誼兄弟的好運氣結束。從2018年的查税風波、2019年《八佰》引爭議未能上映、再到2020年疫情突發電影行業停工,華誼兄弟屢屢踩雷,虧損程度越來越大。
“斷臂保住內容製作主業,華誼肯定不會死。”王中軍在接受財新的採訪時這樣説道。為償還債務、保現金流,藝術品愛好者王中軍賣畫迴流資金,同時華誼兄弟開始出售資產。
據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華誼兄弟將其持有的GDC公司全部轉讓給了Glena Holdings,轉讓價為5500萬美元;愛奇藝和上海雲鋒新呈投資中心對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和受讓華誼兄弟持有的東陽浩瀚部分股權,華誼所持有的股權比例由 65.8%下降至 48.13%;華誼將持有的電影O2O平台“賣座網”4%股份轉讓,該公司不再被納入合併報表範圍。
《關於出讓“賣座網”部分股份的公告》
除了斷臂,華誼兄弟還是得“找錢”,但變賣資產、向銀行借款都遠遠不夠。而現在,華誼兄弟終於是等來了定增23億元這樣的救命稻草。
從發佈的預案來看,阿里影業、騰訊計算機、陽光人壽、象山大成天下、豫園股份、名赫集團、信泰人壽、三立經控、山東經達這九家公司大多與華誼是“老朋友”。
例如阿里巴巴和騰訊就與華誼淵源深厚,從財報披露的股東信息來看,馬雲作為個人股東直接持股3.58%,是華誼的第五大股東;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4.45%,為第四大股東;騰訊則是以7.90%的股份位列股東第二,持股比例超過王中磊。另外,此次定增中的上海豫園也是華誼的股東之一,持股比例為2.36%。
華誼兄弟2019年財報
華誼兄弟表示,多位戰略合作者在充分了解華誼兄弟近兩年的發展困境之後,依然堅定看好“影視 實景”新商業模式,此番定增旨在組建一個資源共享、業務互促的利益共同陣營。
這其中,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家加入代表互聯網大平台對娛樂內容的需求,復星旗下家庭快樂消費旗艦上海豫園股份的入局,目的是要與華誼兄弟實景娛樂板塊展開協同。另外,除了上海豫園,山東經達、三立經控、名赫集團的業務也都涉及文旅地產,其中山東經達是濟寧國家高新區直屬的全資國有企業,這意味着華誼將在國資支持下推進實景娛樂業務的發展。
前路如何走可以看到,華誼兄弟目前是將主要業務聚焦在了影視和實景兩方面。
在內容方面,華誼兄弟的儲備量還是很充足的:
電影方面,目前已進入後期製作階段的有根據手遊《陰陽師》改編的《侍神令》、陸川導演的新片《749 局》、李玉導演的《陽光不是劫匪》、周星馳的《美人魚2》、常遠導演的《温暖的抱抱》、賈樟柯導演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以及曹保平導演的《涉過憤怒的海》。潘安子導演的《日光危城》、田羽生導演的《一條龍》、陳正道導演的《世紀末的未來》處於籌備階段。參與投資製作、由好萊塢導演羅蘭·艾默裏奇執導的《月球隕落》將於今年開機,《八佰》將擇期上映。
電視劇方面,華誼籌備並參與投資的有《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古董局中局之掠寶清單》《宣判》《光榮時代》《流動紫禁城》《戰地少年》《舌尖上的心跳》《喵喵汪汪有妖怪》《胭脂債》《人間煙火花小廚》《鄰家爸爸 》等。其中《人間煙火花小廚》在今年年初於優酷上線後走紅,華誼兄弟已獲分賬收入8500萬元。
在實景業務方面,目前華誼兄弟已在海口、蘇州、長沙、鄭州四城建成電影小鎮,今年3月28日起都恢復了營業,限流接待本地遊客。
另外,從財報披露的信息來看,華誼兄弟十分看好“粉絲經濟”,計劃要着眼於粉絲經濟的培養、開發、運營,不斷升級產品及服務、拓展盈利渠道。同時互聯網娛樂板塊,華誼也在“與時俱進”的跟着風口布局短視頻和MCN業務。
整體上,華誼兄弟將公司發展戰略分為強內核、大娛樂生態圈和國際化三個戰略。其中,強內核戰略就是指優質內容,大娛樂生態圈是指電影、電視劇、實景娛樂、經紀等多種娛樂產品形態的完善和協同。
迴歸主業、迴歸健康是華誼兄弟在2020年的主要業務。但受疫情影響,華誼兄弟的“健康快車道”也並不會很容易構建。從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來看,華誼兄弟一季度總營收為2.29億元,較上年同期相比減少 61.38%,利潤總額為虧損1.4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虧損1.43億元。
影視與文旅行業在遭受重創,虧損仍在持續。今年留給華誼兄弟扭虧為盈的時間,只剩8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