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網站訊 截至今日午間收盤,B股指數在時隔68個交易日後再度出現單日暴跌超6%的情況,從盤面上看,丹科B股、國新B股、雲賽B股等超過10股跌停,超過20股跌幅超過9%。
這樣的慘淡情景又一次帶崩了A股,截至收盤,滬指、深成指、創業板指三大指數全線收跌。滬指跌幅最大,達到了0.59%。
對於今日B股的暴跌,新證券法關於個人賬户不得出借對其有一定的衝擊,從定義上看,B股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中國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外資股,由於賬號之前有借用海外人士護照開户的情形,以及B股交易量小(比如今日午盤前不足2億的成交量)和籌碼集中的特點,這會引發此類資金的撤離,從而引發B股的大跌。
而從近幾年來滬港通、深港通以及科創板等新領域的拓展,B股已經處在了相對尷尬的位置,市場在此期間嘗試了“B轉A”、“B轉H”等方式,但是可行性都沒有得到充分展現,其融資功能的喪失被廣為詬病,單從體量上看,不足100只的B股與當前超3000只A股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雖然B股再度暴跌讓投資者震驚,但是統計數據顯示,自1991年5月23日以來,包括今天在內,B股指數有86次跌幅超過6%,其中有58次B股暴跌之後次日滬指出現上漲,上漲概率達67.44%。
最近一次B股的暴跌經歷定格在今年的2月3日,當時A股超3000只個股跌停的背景下,B股指數單日暴跌9.77%,幾乎是以跌停的方式報收,而次日滬指在創下階段低點後便開啓了向3000點進軍的走勢。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B股在2015年創下歷史新高539.69點後,就一直處於跌跌不休的狀態,當前點位相較於歷史新高跌幅達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