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批文?重申報?21家創業板過會企業遇兩難
4月27日,深交所公開發布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業務規則,並向市場徵求意見。不少擬上市企業摩拳擦掌,計劃積極申報,但對於證監會在審的部分存量項目,則出現意見分歧。
基於不同審核階段的存量企業,證監會進行相應的過渡性安排,其中已過會但未拿批文的企業可選擇原地等待或到交易所重新申報。
多名受訪投行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他們更傾向於原地等批文,主要因為重新制作符合註冊制規定的申報材料成本較大。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4月30日,已過會但還未獲批文的創業板IPO企業共有21家。
絕大多數創業板在審企業將被移交到交易所審核。有投行人士表示,要借鑑科創板的信息披露要求,儘快提前準備材料,為移交後的審核工作做好準備。
21家過會企業的選擇時刻
根據證監會此前披露的過渡期安排,對已通過發審會但還未獲批文的創業板IPO企業,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在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相關制度正式發佈前推進行政許可程序,並按現行規定啓動發行承銷工作;二是可自主選擇申請停止推進行政許可程序,在創業板註冊制正式實施後,向深交所申報,履行發行上市審核、註冊程序後,按照改革後的制度啓動發行承銷工作。
上述兩種選擇各有利弊。華東地區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我們傾向於在證監會等批文。主要因為到交易所審核,我們需要重新制作材料。按照科創板經驗,註冊制信息披露要求高,這對我們來説成本比較大。”深圳一家券商投行人士也稱,註冊制信息披露要求非常細緻,他們寧願繼續等待批文。
核准制下,拿到批文通常需三四個月,這也影響項目的選擇判斷。
證券時報記者以4月拿到IPO批文的18家創業板企業作為樣本統計發現,從通過發審會到獲得批文,等待時間最長的為新產業,長達842天;最短的為36天(三人行傳媒)。有11家企業等待時長在90~130天。
選擇到深交所重新走上市審核流程也有其優勢。廣州一名券商保代表示,首先有清晰的審核節奏預期,“我們相信創業板的審核速度也會和科創板一樣快”;另一方面,在註冊制下發行上市,沒有23倍市盈率限制。“對已過會的在審企業來説,當下主要考慮時間成本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創業板改革徵求意見期間,證監會發審會並不停止,未來陸續有更多的創業板IPO企業在過會後要面臨如上抉擇。據瞭解,5月8日將召開發審會,審核創業板IPO公司協創數據。
多數在審企業將換賽道
多數在審IPO企業要開始為移交後的審核工作做準備。
根據證監會過渡期安排,自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實施之日起,證監會將終止尚未經發審委審核通過的創業板在審企業IPO審核,並將相關在審企業的審核順序和審核資料轉深交所。
截至4月30日,除已通過發審會的企業外,證監會在審項目中共有187家企業計劃到創業板上市。
移交到交易所審核後,審核流程要從頭開始。證監會表示,在審企業應按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相關規定,製作申請文件並向深交所提交發行上市註冊申請;已向證監會提交反饋意見回覆的可將反饋意見回覆作為申請文件一併報深交所。
從在審企業排隊時長看,剔除4月27日以後新受理的創業板企業(9家),178家企業中,有4家已排隊2年以上,其中西安萬隆製藥排隊時間最久,已超過3年(1473天),多數企業排隊時間超過大半年。
有市場人士擔心兩段排隊審核時間會否太長。根據科創板經驗,有媒體統計已上市的百家科創板企業,從受理到上市平均歷時需要201天。
前述廣州券商保代表示,從證監會移交到交易所審核,對在審企業來説,劣勢在於兩段排隊時間加總要比科創板更長。“但註冊制審核節奏穩定,對企業是好事;另外有可能成為創業板註冊制下的首批上市企業。”
根據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預測,預計6月上旬證監會在審企業將移交深交所審核。“對已在證監會審核的公司來説,應及早借鑑科創板審核經驗,研究註冊制下的信披要求,提前做好相關材料的修改工作,為移交後的審核工作做好充分準備。對於排名相對靠後的公司來説,可以開始準備一季報審計了。”
上海一名券商投行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其所在的項目組“五一”期間已開始重新準備材料。“我們是新受理的企業,預計5月底前應該上不了發審會了,所以集中力量準備交易所審核。”
從新上市門檻看,在審企業基本符合要求。據瞭解,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0年修訂徵求意見稿)》,一般企業的上市門檻主要為三方面。第一,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第二,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第三,預計市值不低於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億元。
由於市值指標未公開披露,以現有財務指標看,根據記者梳理,在審企業基本符合標準一和標準二。標準三中,已更新2019年數據的IPO企業中有39家符合,若以2018年數據來看有111家企業符合。
“註冊制門檻要更低,所以在審企業基本都能過關。”北京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目前最大不確定性是創業板是否會有行業限制,這是我們比較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