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五窮六絕”會否繼續上演?券商:投資者需繼續關注風險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財經

  “五窮六絕”一直是投資者比較忌憚的A股魔咒。

  當然統計數據是支持這樣的。

  開源證券統計,2000年至2019年的上證綜指5月收益率確實較一季度收益率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尤其是進入2010年後的十年,“五窮六絕”現象甚至出現了8次。

  從背後原因來看,流動性收緊與風險偏好下降是主因。

  就流動性而言,我國存在對金融機構的季度考核,季度末金融機構對資金的需求比較旺盛,從而帶來了資金價格在季度末規律性上升的現象,有可能導致了股市的流動性收緊。通過不同主體流動性觀察推測:由於整體流動性偏緊,導致部分增量資金在5-6月傾向於撤出權益市場,而其他增量資金例如個人投資者在此時也未出現大規模進入,導致市場流動性整體趨於“縮量博弈”。

  就風險博弈來看,1)5—6月是全年的政策淡期,缺乏政策利好與激勵,有“均值迴歸”的壓力。(2)5—6月曆史上出現了較多“黑天鵝”,在流動性收緊下對市場影響較為顯著。

  回到如今,從流動性方面來看,5-6月面對一定邊際收緊。目前,銀行間DR007利率呈現觸底回升趨勢,這指示前期過於寬鬆的流動性因為實體經濟的恢復和此前的季節效應,又進入了邊際收緊的通道。目前,尚未看到貨幣政策有打破這一趨勢的意向。而對股票市場內部看,開放式基金股票投資比例與疫情初期持平,相對健康,但仍不是較低位置,在流動性需求下會有一定下修的可能性。

  風險偏好角度看,國內“兩會”時間延期,導致2020年政策節奏錯位,但是從當下狀態看,“六保” 結構性改革的整體思路對於市場與經濟的影響更着眼於長期,這一定程度指示短期風險偏好提升動能不足。

  綜合這兩大因素來看,2020年5月與歷史上出現“五窮六絕”的年份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投資者應該繼續關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