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轉遇冷 不過是迴歸理性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年報披露“高送轉”預案後,隨即收到交易所關注、問詢函。送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是否存在炒作股價的動機,是否存在配合股東減持行為,是交易所關注、問詢的重點。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4月28日收盤,滬深兩市共有283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年報,其中2186家發佈了2019年度利潤分配預案,佔比達77.05%。值得關注的是,僅有23家公司披露高送轉股預案,而現金分紅的達2163家,已實施和擬派現合計金額約9268億元。

對於投資者來説,高送轉一直是個有意思的話題,不管是之前高送轉的風氣盛行還是如今高送轉遇冷都引起了廣泛的議論,也正是由於這種關注使得企業在面對送、轉、派問題的時候經常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從而引得市場和監管機構的關注。

不過,筆者認為,高送轉的問題有意思的點還是在於其理論層面和事實層面的不相符。理論上來講,高送轉並沒有對價值造成實質的影響。

實際上,高送轉後你手中的股票數量雖然增加了,但股票背後所代表的收益索取權的價值卻沒有發生變化,也就是説你手裏的憑證多了,錢卻沒變。

而這個股票變多,價格減少便是除權的過程,而實際生活中還要發生填權的過程。高送轉的操作使得股本增加,但價值不變,從理論上來講,股票價格是依據公司的經營情況的,但實際中卻因為高送轉的公告,民眾就預期未來將會有大的上漲。這也是為什麼高送轉背後會可能存在股東減持的現象,因為公司通過高送轉炒作股票價格,當價格重新站上高位(填權成功),股東便可減持牟利。

市場上之所以會出現這般情況還是因為投資者的預期問題,凱恩斯曾用選美理論形容股市,一個股票的價格高低可能與其本身的公司狀況關係不大,而是由市場上參與這隻股票交易的民眾所決定,如果多數參與者都認為股票價格會高,那麼投資者就可以看漲。

不過也應注意到,近年的高送轉板塊已經不似從前,經常出現不升反降的現象,對此投資者也不必過分解讀,當高送轉回歸理性,貼近理論後,這種現象就是常態了。股價下跌可能來自於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此前高送轉概念炒作風甚,回調一定程度上起到擠泡沫的作用。

當然,高送轉對於公司經營來講有時也是非常必要的,通過送轉能夠實現股本規模的擴大和股本結構的調整,同時通過降低股價激活二級市場,提高投資者的參與度,促進公司的發展和進步。

而對於投資者,不管是高送轉還是現金分紅,都應該理性看待,由於相關制度的不完善,不少企業喜歡通過這些方式進行相關的炒作,但於其實際經營卻毫無用處,還是那句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來源:中國經濟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52 字。

轉載請註明: 高送轉遇冷 不過是迴歸理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