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眾品牌紛涉咖啡新零售 瑞幸“堅守”賽道保存量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財經

  本報記者 許 潔

  咖啡新零售這條賽道充滿了諸多變數。

  前有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現有連咖啡在北京、上海大量關店。這些近年來成長起來的咖啡新零售企業似乎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瓶頸。與此同時,包括伊利、可口可樂、百事在內的知名品牌也在紛紛湧入咖啡市場。一時間,對國內咖啡市場這塊蛋糕的爭奪戰變得愈發激烈。

  那麼,曾經攪動這一市場的“鯰魚”瑞幸能否最終走出困境?國內咖啡新零售之路未來又將如何演繹呢?

  “鯰魚”瑞幸還能活下來嗎

  瑞幸的命運不僅牽動着資本市場,也牽動着國內的消費者。

  6月23日,瑞幸咖啡發佈公告稱,收到納斯達克的退市通知。在美國資本市場上,瑞幸摘牌已成定局。擁有4500家門店的瑞幸接下來的命運會怎樣?

  在資本市場上,瑞幸要為自己的不誠信買單,但是,這場醜聞的背後,瑞幸為消費者製造一杯物美價廉的咖啡的初心仍未改變。

  一位接近瑞幸的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瑞幸現在以努力保持原有業務的正常經營為主。雖然受財務造假事件影響很大,公司管理層也進行了調整更換,但是公司並未因此給員工減薪,在最困難的時候依然正常發放了年終獎。

  回顧瑞幸的成長之路,財務造假無疑是一大敗筆,但瑞幸畢竟已成長為在體量上可以與星巴克正面對攻的咖啡企業,瑞幸把咖啡從社交消費、“第三空間”等傳統概念中跳脱出來,打造了咖啡新零售模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平台為消費者提供了一杯“沒有距離”的咖啡。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瑞幸在新零售咖啡方面確實做得很好,公司整體對平台的打造是非常成功的。

  在朱丹蓬看來,瑞幸有着完善的體系,也有非常多的門店去支撐,無論誰做公司實控人,瑞幸的運營都沒有問題。

  對於瑞幸的現狀,聯創資本CEO、管理合夥人高洪慶認為,瑞幸咖啡作為一個新零售的標本,用18個月的時間開了5000家店,最高市值達到800億元。瑞幸咖啡用數字化的邏輯重構了供應鏈,也用數字化的邏輯改變了零售的方方面面,包括選址的邏輯、營運邏輯等,給整個新零售行業貢獻了一個數字化零售的標本。

  高洪慶拿瑞幸與一個學生考試做對比。高洪慶稱,就跟一個學生期末考試其實可以考99分,但他為了考100分偷看了,因為舞弊直接變成了0分,特別可惜。

  瑞幸咖啡在財務造假的陰霾中堅守自救,連咖啡則在關掉大批自有門店後,選擇與中石化易捷聯手賣起了咖啡。

  朱丹蓬表示,連咖啡是國內最早提出新零售互聯網咖啡概念的,但它在運用中只是喊口號,沒能把互聯網和新零售真正落地。瑞幸崛起後,連咖啡失去了護城河,也失去了反擊能力。如今,連咖啡選擇把自營門店關掉,把未來賭在中石化易捷上面,但他們的合作能否真正落地,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國內咖啡新零售路在何方

  那麼,國內咖啡新零售這條路到底還能不能走下去?

  在業內人士看來,咖啡新零售這條路的方向沒有錯,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品牌加入到這個陣營中。

  朱丹蓬表示,新零售是消費端的核心需求,所以未來會有更多的品牌加入到這個陣營中去,這塊蛋糕也會隨之越來越大。

  據《2017-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我國咖啡消費量每年以15%-20%的幅度快速增長,而全球市場咖啡消費的平均增速只有2%。倫敦國際咖啡組織預測,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可達3000億元左右,2025年有望突破1萬億元。

  在這條賽道上,除了原有的咖啡品牌上島咖啡、星巴克、Costa、太平洋咖啡、漫咖啡、瑞幸咖啡、雀巢咖啡不斷通過創新來分切蛋糕外,可口可樂、農夫山泉、伊利等品牌也加入進來,試圖來分享這萬億元蛋糕。

  2019年,可口可樂通過自有品牌的碳酸咖啡跨入咖啡市場;5月份,農夫山泉推出即飲咖啡正式進軍咖啡品類,並在10月份升級了產品線,推出了低糖拿鐵、無蔗糖拿鐵和無糖黑咖等三款新品;7月份,伊利推出“聖瑞思即飲咖啡”;12月份,同樣看中了“可樂 咖啡”形式的百事宣佈計劃在美國市場推出限量版咖啡可樂飲品“Pepsi Cafe”。

  在朱丹蓬看來,瑞幸這條“鯰魚”激活了國內咖啡市場,當越來越多的品牌都來掘金時,最終受益的其實是消費者。目前國內的咖啡市場高中低各個層次都有,瑞幸咖啡滿足了廣大消費者對平價優質咖啡的需求,只要需求不減,“平價咖啡的時代”就不會終結。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