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7月新增18例信用評級備案 金融科技機構蜂擁入場背後有何玄機?

國內信用評級市場再迎“新員”入局,其中不乏金融科技新興機構,亦出現了多家國際知名信用評級機構。7月22日,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央行披露信息統計,僅在7月,就有至少18家機構獲信用評級“入場券”。 另自2020年以來,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廣西、河北、海南等多地,均陸續有機構獲得信用評級備案。信用評級機構在7月迎“百花齊放”,背後是何因素推動?後期將呈現何種發展走向?

最新!7月新增18例信用評級備案 金融科技機構蜂擁入場背後有何玄機?

金融科技新興機構入場

自2019年11月底央行等四部門公佈《信用評級業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已經開展信用評級業務的機構,應當依照該《辦法》規定向備案機構辦理備案後,市場對信用評級業務的熱情有增無減。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半年多時間以來,在央行重新備案的信用評級機構已達26家。其中,僅7月以來就新增了18家,包括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遠東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等。

另從入場的26家機構類型來看,其中既有上海資信等國內傳統信用評級機構,也有螞蟻信用等金融科技新興機構,除了惠譽、標普這類國際知名信用評級機構加入外,還包括一些地方信用評級機構也相繼入局,呈現了濃厚的競爭主體多元化特色。

此外,從備案地來看,入場機構主要分佈在北京、上海、浙江、廣西、河北、青海、海南、廣東8個省市,其中浙江、北京備案最多,分別為8家、7家,二者佔比接近六成,此外還包括上海3家、廣東3家、廣西2家、河北1家、海南1家和青海1家。

針對這一市場分佈,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評價道,浙江信用評級備案機構居首位,主要是我國浙江等區域企業眾多,市場潛力大;此外,隨着國內市場加快開放步伐對全球投資者吸引力不斷增強,因此海外信用評級機構明顯增加。

“僅7月就新增18家信用機構備案,説明我國評級業在加大對外開放的步伐,同時,也説明各大評級機構備案的積極性很高,對未來我國徵信行業的發展充滿信心。”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同樣稱。

央行發佈信用評級備案機構名單時,也聲明稱,完成備案辦理不視為對信用評級質量、技術方法、風險管理、內控合規方面的認可和保證。中國併購公會信用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劉新海指出,本次信用評級行業的重新洗牌,將會促進我國信用評級行業健康規範的發展,更快與國際接軌。

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需求旺盛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一年來,隨着中國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信用評級行業“動作”不斷,在政策方面,主管部門密集出台多項文件通知,不斷健全、完善評級行業相關監管制度。此外,《辦法》發佈後,告別多頭監管的中國信用評級行業也迎來機構的踴躍佈局。

機構蜂擁入局背後是何因素推動?何南野指出,核心的推動因素在於未來數字資產的價值,以及徵信作為基礎設施對各行各業的促進作用。因此,對於任何信用評級機構而言,都希望在我國信用評級體系中充當重要角色,儘早合規以佔據先發優勢,從而導致機構蜂擁進場。

周茂華則稱,信用評級機構扎堆湧入,主要是我國金融業改革開放步伐加快與國內信用評級市場巨大成長空間。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1.2億户市場主體,相比歐美髮達市場,我國信用評級市場競爭並不充分,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另在劉新海看來,機構蜂擁入局的背後既有信用評級這個行業在國內發展不夠完善的因素,也反應了市場對於信用評級需求,例如對於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需求越來越多。不過,劉新海直言,信用評級市場競爭本身就比較激烈,行業發展現狀和發達國家相比,專業性,獨立性和影響力方面還有很大差距。

事實上,今年5月,金融委辦公室就曾表態,將推出11條金融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推動信用評級行業進一步對內對外開放,允許符合條件的國際評級機構和民營評級機構在我國開展債券信用評級業務”。此外,6月22日,央行召開的2020年徵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也強調,要繼續推動信用評級市場對內對外開放,在完善備案制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信用評級機構質量考評體系。

入場機構如何破局

何為信用評級?根據《辦法》所稱,是指信用評級機構對影響經濟主體或者債務融資工具(包括貸款、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等債券、資產支持證券等結構化融資產品、其他債務類融資產品)的信用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就其償債能力和償債意願作出綜合評價,並通過預先定義的信用等級符號進行表示。

簡單來講,企業在市場上通過發債融資,但投資者很難簡單判斷債券是好是壞。此背景下,信用評級機構便可通過專業人員構建評級模型、發佈評級報告以及信用等級符號等直觀評價債券信用質量,一方面為投資人決策提供幫助,同時也給發債企業帶來了便利。

央行有關負責人曾指出,我國信用評級業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同時我國信用評級業仍處於發展初期,還存在監管規則不統一、發展水平不高、獨立性不足、商譽和公信力有待提升等問題。為此,迫切需要建立健全行業制度規範,補齊監管短板,促進我國信用評級業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健康發展。

“儘管國內仍是多頭監管,市場存在一定程度分割,但中長期看,我國信用評級市場將逐步建立統一監管體系、形成統一大市場,不斷完善監管與退出機制。”周茂華指出,隨着國內金融服務業市場加快開放步伐,未來將吸引更多海外及民營機構參與競爭。因此,新入行的評級機構要挖掘新增市場,依託區位競爭優勢,深耕地方中小企業,並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樹立行業品牌。

不過,何南野則稱,一方面,參與評級業的民營機構已經相對較多,且外資機構也呈現出明顯的寡頭效應,因此未來國際機構和民營機構入場速度或將放緩。在他看來,對新入場的機構而言,競爭上已經沒有先發優勢,因此更大的可能性是實現差異化發展,可行路徑是與各大評級機構合作,為評級機構提供技術等服務支撐。

隨着更多機構入場,未來信用評級市場競爭也將更加激烈。對此,劉新海建議,新入場的機構需要加強信用評級的專業性,突出自己的服務特色和加強目標定位。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劉四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20 字。

轉載請註明: 最新!7月新增18例信用評級備案 金融科技機構蜂擁入場背後有何玄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