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南喬
編輯丨餘青宇
自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各方面的生產逐漸步入正軌後,我國在和其他國家的商貿合作方面也是慢慢恢復。可就在前段時間,中澳之間的貿易卻有一些新的“變動”。澳大利亞的農產品以及煤炭出口量發生了大幅度的下降。
部分不良媒體惡意解讀為這是我國對澳大利亞之前抹黑中國行為的"反擊",妄稱是中國對其進行的所謂“經濟制裁”。近日,根據環球網報道,我國商務部在5月30號發佈消息稱,將對從美歐進口的四氯乙烯徵收反傾銷税。這也被媒體稱之為"履行承諾,吹響"反擊"的號角。
根據我國商務部發布的消息來看,此次,我國將對從美歐進口的四氯乙烯實行期限為五年的反傾銷税。而此次的徵税反傾銷税並不是臨時起意。事實上,早在2014年的5月份,我國商務部就已經向歐美的四氯乙烯實行了反傾銷税。只是,在歐美國家內部政策支持下,這些出口四氯乙烯的企業具有傾銷補貼,這也導致2014年實行的徵收反傾銷税並未起到多大的作用。而此次,我國時隔多年,先是對歐美四氯乙烯的進出口進行反傾銷調查,最終也是依據調查的結果,再次啓動對這些國家的四氯乙烯反傾銷徵税。
隨着我國的工業生產升級換代,之前從國外進口的四氯乙烯已不符合如今國內工業發展需求標準。然而,由於歐美等國的四氯乙烯利用極低的價格佔據了我國工業的大份額市場,導致部分本土工業製造企業市場份額縮水。
因而,本次的徵税反傾銷税也是對我國這些工業製造企業的保護。通過這種舉措,我國的工業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升級換代,而不再是之前簡單的"加工廠"。當然,國外的"資本家"是不願意看到這一現象發生的。因而,這場反傾銷"戰爭"還是道阻且長。
同時,這次商務部徵收的反傾銷税也是對美國政客的一次"反擊"。由於美國政客之前的不當言論,致使我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受到了一定的損傷。因而,本次的"反傾銷"舉措有可能也是向美國部分政客傳達了我國的不滿。
消息參考來源丨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