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A股又是熟悉的“高開低走”模式,創業板表現較弱,收盤下跌0.59%;滬指收漲0.24%,深成指收漲0.31%。但貴州茅台、美的集團、立訊精密等大白馬股盤中依然強勢創出歷史新高,照此看,資金抱團貌似從未遠離過我們。而行情也再次逼近3000點,這一次會一鼓作氣的衝過去嗎?
成交回暖明顯
雖説6月1日大漲後,行情走的比較糾結,但一個好的跡象就是近來成交額有了明顯的回升。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本月前6個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額為7127億元,較上月6220億元的日均成交額增加近1000億元。
大白馬集體再創歷史新高
盤面上,前期攻城拔寨的地攤經濟、網紅概念等題材股集體熄火,反而是貴州茅台、五糧液等大白馬繼續“崢嶸”。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本週一,共有53只(不含年內上市公司)個股創出歷史新高,其中9家公司是市值千億以上的大白馬,包括“白酒雙雄”貴州茅台、五糧液。也包括美的集團、立訊精密、中國國旅、長春高新等等。
更驚訝的是,上述9家千億白馬並不僅僅在本週一創出過歷史新高,而是近期頻繁創出歷史新高。像貴州茅台,本月6個交易日中4次創出歷史新高,中國國旅也是4次。最少的智飛生物,本月6個交易日中也創出過2次歷史新高。
價投和遊資罕見達成共識
大白馬集體創出歷史新高的背後,是各路資金追捧的結果。進入6月,偏向價值投資的聰明錢(北向資金)和激進的短線遊資(融資客)罕見的達成了共識,均在積極追捧大白馬股。
從北向資金來看,本月上榜十大活躍成交股的公司中,陸股通淨買入過億的有21只,其中15只是市值千億以上的大白馬,京東方A、中國平安是僅有的2只淨買入超10億元的個股,招商銀行、伊利股份、立訊精密、上海機場等大批大白馬獲得超億元的淨買入。
而對融資客來説,本月淨買入過億的公司有61家,其中16家公司是市值千億的大白馬,買入最多的是五糧液,為4.78億元,兆易創新、中國國旅、貴州茅台等也被融資客大額淨買入。
是時候擁抱核心資產了?
對於上述北向資金和融資客所體現的趨同性,正如某專業人士表示的,如今A股的生態,投資環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上交所建立指數編制專家諮詢機制,指數編制具有重要表徵意義,對市場參與人感知市場運行、開展投融資活動、進行財富管理具有重要參考作用,有理由相信,未來核心資產優質資產將成為主流資金流入的主要標的,作為散户投資者,如果再不認可核心資產優質資產的大趨勢,被股市淘汰那是遲早的事。
和信投顧也表示,縱觀全局,市場的風格出現明顯的切換態勢,近期一路攻城拔寨的題材股集體熄火,新的持續性熱點還未形成,給場內外資金調倉換股製造了條件。另一方面,數據上監測到北上資金加速流入白馬股等一系列核心資產,融資客加大槓桿抄底低估藍籌,可以看出偏向價值投資的聰明錢與激進的短線遊資罕見在同一時間達成共識,預計二八切換後大盤股的強勢拉昇有望把指數帶入3000點上方。
大盤能上3000點?
行情又來到3000點下方,而3000點可謂是滬指的一個坎,十多年裏來來回回數十回了,這一次又會怎樣呢?不少機構或專業人士認為,上破3000點是大概率事件。
除了上述的和信投顧外,粵開證券也認為滬指向上突破3000點區域是可期的。粵開證券認為,A股估值修復仍有空間,疊加目前正處於兩會過後的政策落地階段,有望助推新熱點的形成,進而活躍市場情緒,吸引增量資金注入,滬指向上突破3000點區域可期。
招商證券也認為,5月25日開始,北上資金淨買入強度依次是金融週期、科技、消費醫藥;經濟數據持續超預期,機構投資者可能轉向加倉金融週期;個人投資者開始直接買入金融週期板塊的股票。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不排除A股跟隨全球股市出現風格轉化的可能。5月14日以前,海外股市科技消費醫藥佔優,5月14日以來則是金融週期佔優。依照全球大類資產交易復甦邏輯,A股有望更進一步。
也有專業人士從技術角度認為,趨勢上滬指小漲,滬指繼續站穩2900點,滬指連續第五個交易日在半年線之上做窄幅整理,尤其是55天線需要走平抬高以形成抬舉作用。從中長期角度來講,大盤突破年線後蓄勢整理是好事。市場雖然沒有走出外圍市場那種連續逼空格局,但穩步攀升趨勢仍然不變,更從容厚積薄發。如此看,滬指劍指3000點已成定局。
謹防波段性回調
當然了,廣發證券近日給出的剔除金融服務後的A股估值卻發現,PE市盈率從上週33.77倍上升到本週(6月第一週)的35.03倍,且目前處於1倍標準差的上邊緣。從這一點來看,當前A股的估值並不低。
正如巨豐投顧表示的,當前市場不確定性增多以及經濟復甦過程中,指數出現實質性較大上漲的可能性並不大,但復甦之際階段性行情還是可以期待的。只不過,經歷連續反彈之後,當前市場分化逐步加大,外部不利局面加重,要注意波段性回調的可能風險。
對於短線投資者,如果是近期低吸的,建議逐步減持觀望。而若是沒有跟進的,這裏更不建議追高,而是等待新的機會,尤其是市場階段性方向確立之後再做新的定奪。當然,對於中長線投資者,此前多次提及,目前仍是階段性價值配置的好時機,可在指數階段性調整過程中,逢低進行積極的吸納。機會上,可繼續跟蹤和挖掘消費、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相對確定性機會。
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