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財經獵豹 | 上市公司扎堆入局,免税店業務真有那麼香?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財經

現代快報訊(記者 潘榮 谷偉 文/攝)今年以來,A股市場最火熱的除了生物醫藥概念,大概就數免税概念了,目前海汽集團和王府井分別以3.65倍和3.34倍的漲幅位居年度十大牛股之列。近一段時間,包括百聯股份、鄂武商A、大商股份、東百集團等十餘家公司先後宣佈將申請免税牌照,但免税業務真有那麼香嗎?被眾多上市公司寄予厚望的市內免税業務,究竟能給這些公司業績帶來多大改觀?值得注意的是,8月3日晚間,免税概念大牛股海汽集團控股股東拋出減持計劃。而此前如王府井、凱撒集團等股價暴漲之後,均迎來大股東減持。一面是未知的業務,一面是短線的套現衝動,瘋狂的免税概念還能持續多久?

十餘家上市公司爭相入局

7月29日上午,位於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的中服免税店,市民範女士正與朋友在看某個專櫃的化妝品。範女士告訴記者,她在附近上班,中午休息過來逛逛,“偶爾過來,這家免税店的品牌不是很多,想買的沒買到。”

△ 江蘇中服免税店

範女士表示,她之前曾在店內買過化妝品和玩具,“價格很親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江蘇唯一一家市內免税店,2019年9月開始營業,目前店內經營包括香水、化妝品、皮包、玩具、零食等。公司全稱為江蘇中服免税品有限公司,為中出服旗下17家免税店之一。

△ 江蘇中服免税店

現代快報記者看到,該免税店上下兩層,一層以化妝品為主,二層包括皮包、玩具、紅酒等,店內顧客不太多。臨近中午時,有十來個客人,有的在諮詢購買政策,有的在選購化妝品。

與平靜如水的經營狀況形成反差的是,近期免税概念正成為A股市場上最炙手可熱的概念板塊。僅僅因為間接控股股東海南旅投公司向海南省政府上報了離島免税品經營資質的申請,海汽集團7月以來暴漲逾2.45倍。同樣因為控股股東嶺南集團正在申請免税品經營資質,嶺南控股7月以來已經收穫9個漲停,股價漲幅1.04倍。而6月獲得免税品經營資質的王府井,今年以來漲幅已經達到3.34倍。

中國的免税行業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目前全部為國企主導的特許經營模式,獲得免税品經營資質須經財政部、國税總局、海關總署等三個部門的審核批准。目前擁有免税牌照的包括中免集團(含收購的日上、海南免税公司)、深圳市國有免税商品有限公司(深免)、珠海市免税企業集團(珠免)、中國華僑旅遊僑匯服務總公司(中僑免)和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中出服),以及6月9日剛剛獲批資質的王府井集團。

但據不完全統計,7月以來,已經有百聯股份、嶺南控股、鄂武商A、大商股份、歐亞集團、南寧百貨、友阿股份、中百集團、步步高、東百集團等十餘家上市公司或其大股東先後宣佈申請免税品經營資質。

股民“説你有你就有”的故事也再度上演。7月2日,有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平台向上市公司兔寶寶提問,“公司有無計劃改名?如有改名意向可以考慮改名叫中國中兔”。

此前,轉型後主營免税業務的中國國旅6月29日正式更名中國中免,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經大漲1.5倍。

押注市內免税店,真有那麼香?

野村證券研報顯示,2019年中國免税市場銷售規模約540億元,同比增長36.7%,近10年複合增速約23%,遠超全球水平。但根據商務部數據,目前中國居民境外購買免税商品總規模是國內免税市場規模的約4.6倍,免税消費外流情況明顯。

南京大學商學院國際經濟貿易系教授、博導韓劍對現代快報記者表示,近期免税業務之所以成為風口,背景是今年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啓動內需市場,為此也釋放了一些福利政策,引導消費迴流,其中就包括海南離島免税政策的放寬等。

國海證券測算,假設到2025年中國奢侈品消費中佔比70%的境外消費有一半迴流,將貢獻超過4000億元的迴流消費體量。即使迴流10%也可達到735億元人民幣,達到2019年全國免税銷售額的1.3倍。

根據經營範圍,中國的免税店大致分為機場、口岸免税店,離島免税店和市內免税店三種模式。野村證券研報顯示,機場和口岸經營的出入境免税店目前是中國免税線下的主要消費渠道,約佔整體免税消費額的73%。離島免税店是指海南島離島免税店,採用“店內購物、機場提貨”的運營模式,目前約佔26%的比重。市內免税店渠道因為政策尚未放開,銷售額佔比不到1%。

而市內免税牌照的放寬,被認為將會為免税經營參與者打開充分的增長空間。野村證券認為,對標韓國市內店銷售額佔比85%,中國市內店未來的增長空間較大。

市場的預期並非空穴來風。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建議》,提出進一步完善免税業政策,堅持服務境外人士和我出境居民並重,完善市內免税店政策, 建設一批中國特色市內免税店。而王府井此前獲批的免税牌照,業內猜測,可能就是以經營市內免税店為主。從近期申請免税牌照的上市公司來看,多為傳統的百貨類公司,應該也是衝着市內免税店而去。

不過韓劍認為,最近對免税概念的炒作有點過火了,因為免税業務主要還是針對國外旅客入境到中國的消費,在疫情影響下,全球航空、旅遊業都受到很大影響,短期內對相關消費的撬動可能比較有限。

市場瘋狂炒作,大股東趁勢減持

7月1日起,海南離島免税新政實施,免税額度提升至10萬元,新增了酒類、電子產品等品類。新政實施一個月,最新數據顯示,海南省4家離島免税店共實現免税銷售額約25億元,人均消費5527元,同比分別增長240%和82%。

但中國中免7月17日發佈的業績快報顯示,受疫情影響,公司上半年免税業務受到較大沖擊,實現營業總收入193.09億元,同比下降22.02%,實現淨利潤9.31億元,同比下降71.73%。

儘管很多上市公司都在申請免税牌照,但目前除了王府井,尚未有其他公司獲批,至於未來免税業務究竟能給公司業績帶來多大改觀,更沒人能説得清。某百貨類上市公司高管對現代快報記者表示,最近看到很多同行都在申請,既然大家都在關注,自己公司肯定也要研究一下。

其實,經營免税店,尤其是市內免税店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中出服此前曾經在南京綠地中心開過一家免税店,但2017年就已停業。據商場工作人員表示,之前生意並不好。

何況從拿到牌照到實際經營,還有很遠的距離。王府井7月3日發佈的風險提示公告表示,目前公司尚未實質開展免税業務,也未與任何客户和合作方進行商業洽談,未簽署任何協議。“目前公司主營業務仍為有税商品零售業務,免税業務短期內對公司經營業績不會產生影響。”

7月以來股價暴漲的海汽集團則在8月3日晚間公告,大股東海汽控股擬在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不超過總股本1%的股份。公司7月31日還發布澄清公告稱,目前公司未開展與免税業務相關的業務,未與相關方就開展免税業務開展任何形式的商談,目前也未收到實際控制人及控股股東擬將相關免税業務注入公司的相關信息。

實際上,此前大漲的免税概念股如王府井、凱撒股份等都曾出現暴漲伴隨大股東減持的現象,市場的瘋狂炒作,成為大股東套現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