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來臨時悄無聲息,沒有抓住會讓你損失慘重。”
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閉幕。關注“兩會”的商業地產人想必已對今年“提振消費”和“新基建、數字化投入”的重點了然於心。
“兩會”作為商業信號的釋放器,除了指向未來,我們還能從中讀出什麼?
為了看到“兩會”傳遞的深層信息,我們從過去5年“兩會”中,每年選取600篇新聞報道,分析了約1.2萬個關鍵詞,從中看出了消費、創新與技術的角色變化。
在國內經濟和商業轉型的重要時期,我們是否可以從歷史上觀察到類似的發展軌跡以作參考?美國、日本等過去曾依靠消費拉動經濟的國家,商業創新是如何進行的?
今天,我們沿着時間線,看商業脈絡、商業人的認知和歷史軌跡給我們的啓示。
過去5年
“兩會”釋放出哪些商業信號?
2020年的“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和眾多提案中,出現了幾個商業地產人不得不關注的熱點詞,即“提振消費”、“數字化”和“新基建”。
為了疫情後的經濟恢復,提振消費成為2020年政府工作的重點;
除此之外,“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議,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等“新基建”發展目標,將在新零售、消費升級等重大民生領域發揮作用;
與“新基建”相伴相生的,是“數字化”話題,“推動餐飲、商場、旅遊等生活服務業的線上線下融合”也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之中。
“兩會”提案是如何進展到今天這一步的?除了疫情影響了今年的“兩會”議題,我們還能從中讀出什麼? 2015年,“互聯網 ”是“兩會”期間零售和消費領域的核心話題,政府工作報告上首次提及“把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搞得紅紅火火”,將O2O浪潮推到新高度。 2016年的“兩會”上,幫助實體零售渡過“寒冬”的各類提案貫穿始終,實體零售轉型升級成為共識,以消費者為中心、提供顧客價值、專注體驗、注重服務等建議紛紛而來。 2017年,“消費升級”成為“兩會”期間商業相關話題的主旋律,隨着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愈發明顯,新中產、文化消費等被頻繁提及。 2018年,數字經濟的關注度在“兩會”上被凸顯,人大代表李彥宏、馬化騰等均提出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無人駕駛等新技術、新工具的重要性,並對其應用前景做了許多展望,實體商業應用“黑科技”轉型也被給予了極大希望。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2015-2018年“兩會”上,“電商監管”話題始終存在,其税務、消費者權益、信息安全等方面均被頻繁提及。 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為8%,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年回落。 因此,“兩會”的商業相關話題也圍繞着拉動消費展開,怎樣從新零售、新業態、社區商業、特色街區等更為細分的領域進行消費提振,是去年“兩會”的重要話題。 “兩會”商業話題變遷: 着眼現象、願景驅動、迴歸當下 從過去5年“兩會”的商業地產相關話題可以看出,從起初強調互聯網 ,到強調新技術應用,再到2020年着手“新基建”,並在此基礎上衍生出對實體商業數字化的推動,實際上經歷了從現象探討——願景暢想——迴歸當下的過程。 電商的崛起最初帶給實體商業人不小的衝擊,在經過沖擊、牴觸和困惑後,行業進入了“互聯網 ”的融合探討; AI、IoT、雲計算等新技術嶄露頭角之後,行業人信心倍增,並對新技術振興實體商業的理念達成了共識,也對技術加持下的行業“終局願景”進行了暢想,如利用AI技術模擬人腦進行後台管理等,那是一個技術自信的頂峯。 然而,迅速崛起、下滑、再提升,一切處於發展態勢中的事物,似乎都跳脱不了這樣一條曲線的趨勢命運。 2015年起,AI等新技術投資炙手可熱,單是2018年上半年,其融資額度就超過了2017年全年。 然而,2018下半年,全球股市的大跌波及到了科技公司的融資,投資泡沫、迅速擴張後與商業模式的不適配、管理認知與能力的不足開始凸顯,熱潮之後,實體商業人對新技術應用的信心快速喪失。 我們可以看到,2019年起,“兩會”關鍵詞從“黑科技”中移開,開始變得更為落地,取而代之的是“社區”、“商業街”等更為落地、更容易找到具體措施的消費帶動點。 技術成熟度曲線、風險投資的熱度曲線 與技術成熟曲線一樣,人的自信與認知程度同樣遵循迅速崛起、下滑、再提升的鄧寧-克魯格效應。 從實體商業對電商衝擊的牴觸、尋求融合再到對新技術的極度自信和迴歸基礎建設的理性,我們能看到行業人對變化和技術的認知演變過程。 越是在對事物一知半解時,越容易產生“看透”的錯覺,以及盲目的自信;而自信過後的低谷,是由於過度期望和激情後的能力積累不足。 鄧寧-克魯格效應 在整個商業環境劇烈變化的時候,沒有人懷疑商業創新勢在必行。因此,一系列新興科技開始作為關鍵詞進入“兩會”,人們開始論證其對商業創新的作用。 但是,我們那時沒能克服對技術引發商業創新的“過分解讀”,也並未清楚認識到我們需要一步一步穩健地走向未來。 值得慶幸的是,當下,國內迎來了創新科技應用的第一步——5G、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科技創新領域基礎設施的建設,在經歷過前些年探討新技術的熱潮後,我們開始立足根本,未來等待我們的,會是持續平穩的上升。 消費帶動經濟 歷史告訴我們哪些事? 2018年,居民消費對中國GDP增長貢獻率高達76.2%,而在15年前的2003年,這一數字還不到39%。最近兩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有所回落。 歷史上,與中國現狀類似、依靠消費作為經濟引擎的國家不在少數,美國和日本是較為典型的案例。 美國自上世紀20年代後便進入了消費社會,二戰後,個人消費佔GDP比值持續走高,自60年代起幾乎均超過60%,高峯時期超過68%。 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那幾十年,也是美國實體零售業顛覆性創新層出不窮的時期: 1962年大型商超沃爾瑪創立、1974年條形碼應用於零售場景、1985年電視 購物模式出現、1992年超大型娛樂購物中心 Mall of America 建立、1994-1995年電商如亞馬遜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 這些創新的背後是消費需求驅動的細分市場、新技術為零售帶來的便利,以及人們生活方式改變帶來的場景需求變化。 進入21世紀後,美國個人消費增速放緩,由巔峯時期的6%落到近年的4%以下。 這一時期也是商業創新相對放緩的時期,只有社交網絡如Facebook的出現,可以算作影響商業領域的顛覆性創新。 情況類似的還有日本。60年代起,日本經濟騰飛,消費拉動GDP增長,個人消費支出增速在70年代最高達8%左右。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後,人們消費行為轉變,個人消費大幅削減。 日本消費崛起受需求端影響較大,呈現出不同類別消費品錯峯爆發的狀態。60年代末,受房地產行業發展影響,家電、汽車等行業崛起;80年代則是家居、生鮮、女性消費崛起,便利店也快速發展。 從美國和日本的消費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商業創新和消費需求的激發,是消費作為經濟引擎的重要前提。 因此,在任何時代,維持對創新的投入是實體商業人把握未來的最好方式。 確保創新不僅是秉持“長期主義”的做法,同樣也是抗擊風險的必需。 此次全球疫情中,因未能利用數字手段彌補銷售額的 Nordstrom、 Neiman Marcus、J. C. Penney 等百貨均未成立或於近年關閉了其創新實驗室。缺乏資金支持、缺少一把手推動等原因顯示出創新動力不足的源頭在組織架構與創新文化的缺失。 現在,我們對新技術加持的商業創新不再僅限於願景,“新基建”機遇下,中國商業創新將向着“黃金時代”邁出腳踏實地的第一步。 過往的商業創新在今天看來已是平常事物,但在其被應用和實踐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對商業發展脈絡做出了不可逆轉的深遠影響。 今天,5G、AI、IoT帶給我們的也許是想象難以觸及的未來,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對創新的堅持和腳踏實地的建設,歷史的發展告訴我們,激動人心的變化必將到來。 文章來源:RET睿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