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4月份,雖然是上市公司2019年報及2020年一季報披露的窗口期,但隨着市場情緒逐步企穩,各方機構都加緊了對上市公司的調研力度。今年的疫情改變了工作方式,機構調研也由線下改為了線上。
對於投資而言,上市公司調研有助於強化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當前基本面的瞭解,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近一月的機構調研次數為13956次,較前期增加了1814次,其中在4月28日一天就有2150次,達到了近一年來的新高。
機構“摸底”377股,邁瑞醫療突破千次
通常來看,調研活動顯示出機構投資者對公司的關注,在調研之後相關上市公司也極有可能成為機構資金佈局或增倉的目標。從上市公司接待機構調研的公司數量來看,4月份合計有377家公司接受了機構調研。其中,185家公司被10家以上機構調研,76家公司被50家以上機構組團調研。
從調研機構的類型來看,券商的調研最為廣泛達到225家,即66.77%的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有券商參與;基金公司以調研200家位列其後,參與了其中59.35%上市公司的調研;投資穩健見長的險資調研了162家公司,排名第三;私募和海外機構分別對158家和92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調研。
當中,邁瑞醫療、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衞寧健康、洽洽食品、分眾傳媒、廣聯達、匯川技術、華測檢測、歌爾股份、珀萊雅、貝達藥業等36家公司更是接受超過100家機構聯合調研。
其中,最受關注的邁瑞醫療合計接待超過800家機構的調研,根據數據顯示,邁瑞醫療4月4批次接受了包括118家基金公司、53家券商、152家陽光私募、242家海外機構、40家險資等在內的816機構調研。在機構調研中,外資私募的身影格外引人關注,其中在4月份的機構調研中,出現了貝萊德投資、安本標準投資、施羅德投資、富敦投資等多家外資私募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邁瑞醫療已累計接待了超過1200家機構的調研,成為首隻調研機構破千家的公司。在二級市場上其股價也頗受關注,春節後A股市場恢復交易以來,主要從事醫療器械的研發、製造、營銷及服務的邁瑞醫療,公司股價累計漲幅近40%,市值突破3000億元。
從調研效果來看,上市公司被機構調研後獲得機構的認可,最直接的方式可能就是機構投資者直接買入,從而刺激股價的上漲。在4月份,被機構投資者調研家數排名前20名的上市公司中,公司股價在20日內漲幅最大的是貝達藥業,被機構調研後股價在20日內漲幅超32.77%。其次是匯川技術,在4月份接待了229家機構投資者的調研,公司股價在被機構調研後的20日內股價上漲了25.6%。第三的是廣聯達,公司在4月份接待了232家機構的調研,股價在被機構調研後20日內漲幅超22%。
醫藥消費頗受歡迎,多股調研後大漲
行業分佈上,獲機構調研的337家公司中,前3個行業分別是醫藥生物、電子和計算機,整體來看,包括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在內的大消費,以及包括電子、計算機在內的泛科技股大受機構青睞。在4月份除了科技股之外,大消費成為了機構青睞的另一大行業,金字火腿、恰恰食品、珠江啤酒等受到多家機構的扎堆調研。
對此,中睿合銀向私募排排網介紹,從中長期的角度來説,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都是高景氣度的行業,整體公司質地也比較優秀,值得長期跟蹤並投資。從短期的角度來説,疫情之下,醫藥生物行業受到的催化比較明顯,屬於國家政策重點支持的領域;而食品飲料中的大多數品類具有剛需屬性,受到疫情的衝擊相對較小,經營業績方面具有較高的確定性和穩定性。
對於大眾消費後市投資機會,中睿合銀認為,有兩類公司值得重點關注,一類是疫情退散後有較高恢復預期的行業,如餐飲、白酒等;另一類是符合健康需求的食品品類,滲透率可能在疫情之後加速提升,如乳製品、休閒食品等。
森瑞投資董事長林存表示,生物醫藥與食品等是剛需性行業,無論後續疫情的影響如何,醫藥和食品消費等受的影響最小,主要還是大部分投資者選擇較為安全避險的方向進行投資。無論是醫藥生物的消費還是其它食品類的消費,從市場角度看是剛需性的,剛需性的市場相對來説是可持續的,這個之前相關的企業歷史業績及表現也一定程度上説明的問題,但投資者需要注意短期是否過熱,長期來看依舊是比較好的賽道。
林存還指出,包括邁瑞在內的很多醫療醫藥標的今年因為受益於疫情,加上整個板塊的效應,近期漲幅都還比較不錯,後面隨着疫情的逐漸好轉,需要注意哪些標的的業績增長是可持續性的,哪些是一次性的,受疫情影響,後續醫藥醫療相關的政策應該會比較多,例如醫療新基建下醫療設備、醫療信息化等因為疫情推動行業的發展存在持續受益效應,可以進行持續性關注。
對於後市,信普資產投資總監毛君嶽認為,大盤的現在已經在上升趨勢中,回過頭去看,拐點是在歐美疫情高峯時刻,隨着疫情對經濟和心理的衝擊減緩,股市將回歸到原本的正常趨勢中,當前是一個較好的配置階段。後市看好大眾消費行業,疫情對經濟形成了一定的傷害,估計未來人們在花費方面趨於謹慎,但大眾消費是必須的消費,相比較之下,大眾消費應該會較快恢復。
目前醫藥已經斬獲較大漲幅,對於是否應該落袋為安,華炎投資投資部副總裁李元凱則表示,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公司受到市場風險偏好降低,疫情影響相對較小,偏防禦性的板塊容易受到市場的青睞。後市結合今年的市場行情,仍然持續性看好後面消費類板塊的機會。醫藥股在今年Q1很多都出現明顯的漲幅,機構在4月份密集調研,當前的醫藥股可以選擇繼續持有,在全球疫情沒有出現明顯拐點前,醫藥股還是具有一定脈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