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史詩級反彈能否持續?

美股史詩級反彈能否持續?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及多重因素作用下,美國股票市場呈現三階段史詩級震盪。3月下旬以來,美股反彈速度之快、幅度之大,超過市場預期,再創歷史新高,與疫情演進、實體經濟表現嚴重背離。未來一段時期,美股大概率將下跌回調,在憂慮情緒中寬幅震盪。

一、2020年以來美股表現跌宕起伏

第一階段,美股波動上行創歷史新高。

2020年1月至2月19日,美國股市尚未真正關注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封城、世衞組織將新冠肺炎疫情宣佈為“國際公共衞生緊急事件”、世衞組織命名新冠肺炎疫情為“COVID-19”,均未引發美國公眾廣泛關注,政府與市場未能對疫情衝擊形成準確預判。在此期間,美國股市略有恐慌波動,但不改樂觀情緒。截至2月19日,美國三大股指分別較年初上漲2.8%、4.8%和9.4%,標普500指數創下3393.52點的歷史新高。

第二階段,美股發生歷史罕見崩盤。

隨着疫情持續蔓延,公眾與市場對這場全球性災難形成共識和負面預期,恐慌情緒快速升温,國際金融市場巨幅動盪並陷入流動性危機,美國股市出現斷崖式暴跌:標普500指數在6個交易日內下挫12%,創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快跌速;2月27日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1191點,創歷史最大單日跌幅;3月9日至3月18日美股四次熔斷。VIX指數和TED利差飆升至82和1.42%,逼近危機水平,美元流動性急劇收緊。在此階段,美國三大股指最深跌幅一度達到37.1%、33.9%和30.1%,為1929年以來最嚴重崩盤。

第三階段,美股出現“史詩級”反彈。

隨着大規模寬鬆財政貨幣政策重磅推出,美元流動性困局有所緩解,VIX指數和TED利差顯著回落。3月23日以來,美國股市逐漸擺脱上一階段恐慌情緒,三大主要股指震盪走高,甚至走出牛市行情:3月24日,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11.37%,創1933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6月10日,納斯達克指數突破10000點,創歷史新高;8月17日,標準普爾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創收盤價新高,美國股市反彈幅度和速度超出市場預期。截至8月19日,美國三大主要股指分別較上階段收盤價低位反彈49.0%、50.8%和62.5%,收復四次熔斷失地,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甚至較年初還上漲了0.4%和18.2%。

二、美股本輪史詩級反彈的主要原因

本輪美股快速反彈,速度之快、幅度之大,超出市場預期,與疫情演進、實體經濟表現嚴重背離。總體來看,這主要源於四方面因素。

一是美國乃至全球開啓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浪潮。

為了應對疫情衝擊,美聯儲實施零利率+無限量寬鬆,3月以來緊急降息150個基點,陸續啓動PDCF、CPFF等一系列流動性安排,不斷加碼量化寬鬆操作,在一兩個月內推出了2008年金融危機中十餘個月才完全祭出的政策包。截至8月上旬,美聯儲擴表2.8萬億美元,增幅達67.3%,超過過去四輪量化寬鬆擴張規模。流動性洶湧擴張,美國實際利率趨近於零甚至一度為負,7月13日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預期2021年7月利率約為-0.5個基點,促使投資者由避險資產轉向風險資產,股票市場隨之快速反彈。

美股史詩級反彈能否持續?

同時,在全球範圍內疫情大流行與貨幣大寬鬆共同作用下,國際資金開始迴流美股。疫情衝擊下,約50家央行降息或多次降息,負利率範圍更廣、程度更深,全球流動性氾濫。隨着市場情緒平復,各類主體回撤資金、增持美元后仍不得不選擇重新配置到美股市場。根據洲際交易所數據,全球債券市場中約86%債券收益率不超過2%,60%以上債券收益率不足1%。相較於歐元區、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美國利率水平仍處於正常區間;相較於諸多新興經濟體,美國金融市場在應對危機中更加成熟安全。根據美國財政部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8,經過4月淨流出55億美元后,5月外國投資者淨購入美股79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6月美股繼續淨購入285億美元。

二是市場情緒由極度恐慌轉向偏樂觀。

2至3月美股暴跌,市場情緒極度恐慌,各種不確定因素壓制風險資產。進入4月以來,儘管美國經濟陷入深度衰退,但在部分“利好”因素的刺激下,市場情緒在憂慮中偏向樂觀甚至出現投機氛圍。4至5月,美國新冠疫情進入平台期,新增病例一度呈下降趨勢,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市場憂慮;6月以來,美國新冠疫情新增病例爆發式增長致使股市震盪回落,但疫苗進展消息不斷推動市場上漲。6月11日,美國疫苗公司Moderna宣佈將於7月啓動疫苗三期臨牀試驗,次日美國三大股指扭轉此前下跌態勢,單日分別上漲1.9%、1.3%和1.0%;7月14日,Moderna公佈其二期臨牀試驗結果,表示疫苗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產生“強勁”的免疫反應,美國三大股指當日分別上漲2.1%、1.3%和0.9%;7月27日,Moderna正式啓動疫苗三期臨牀試驗,Pfizer和BioNTech也宣佈開始三期臨牀試驗,美國三大股指當日分別上漲0.4%、0.7%和1.7%;8月12日,特朗普總統宣佈與Moderna達成1億劑疫苗採購協議,三大股指全線飆升,當日分別再度收漲1.05%、1.40%和2.13%。儘管美國疫情仍在快速蔓延,但這已經成為已知信息的“過去式”,市場更加關注疫苗進展及其所代表的未來前景。

三是科技、醫療板塊推動美股上行。

從行業結構來看,本輪美股反彈主要受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板塊拉動。在標普500指數中,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板塊市值權重較大,分別佔比35.9%和12.7%,而這兩個板塊受疫情衝擊較小甚至有所提振。自3月23日美股觸底以來,7月末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指數分別上漲55.2%和34.0%。按權重計算,二者合計拉動標普500指數上漲22.58%,貢獻率超過一半。

在醫療股中,Moderna、輝瑞製藥、強生等公司參與疫苗研製與試驗工作,反彈過程中分別上漲了178.9%、35.1%和31.2%。在科技股中,科技巨頭FAANG1市值約佔標普500指數約四分之一,反彈表現強勁。儘管Netflix二季度財報悲觀,但Facebook和Google母公司Alphabet營收與淨利潤均遠超市場預期,Amazon二季度淨利潤52億美元,創歷史上單季最高紀錄;Apple二季度公司營收達538.09億美元,創歷史上最高第三財季營收紀錄。3月23日至7月末,FAANG股價分別上漲了71.3%、89.4%、66.3%、50.8%、35.7%和41.2%。面對疫情衝擊,在極寬鬆流動性下,資金自然流向受衝擊較小的行業板塊,科技醫療股被充分乃至過度樂觀估值,支撐美股走出反彈行情。

四是市場過度反應後價格調整疊加投資者非理性行為。

從歷史經驗來看,股票市場面對重大沖擊存在超調現象。特別是對於新冠肺炎疫情這種超認知、超預期事件,伴隨着流動性急劇收緊,股票市場出現踩踏式拋售和超跌情況。隨着認知更加明朗化和市場情緒改善,股票市場反向修正回調。從表2可以看出,在重大事件衝擊下,美股往往在較短時間內發生暴跌,隨後大多呈現V型或W型走勢,出現不同程度反彈。然而,值得關注的是本輪美股反彈較以往速度更快、幅度更大,其動因還包括投資者在流動性極度寬裕下的非理性行為。在美股暴跌後,部分投資者進入抄底;在美股小幅反彈勢頭形成後,大量投資者“害怕錯過”收益進而湧入美股,投資者非理性行為與美股反彈相互強化,形成本輪美股背離基本面的史詩級反彈走勢。

美股史詩級反彈能否持續?

三、未來美股何去何從?

美國前景具有極大不確定性,美股走向與疫情演進、實體經濟表現顯著背離,反彈勢頭驚人但卻是脆弱的。

可以預見,美股繼續反彈上行空間有限,下跌回調是必然結果。

其一,疫情存在反覆風險,經濟復甦前景大概率不及預期。

美國仍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近期新增病例處於每日5-7萬例高位,多地單日新增病例增幅刷新紀錄,20多個州暫停經濟重啓。儘管相較於二季度,三季度美國經濟有所復甦,但強勁程度正在逐月放緩。從就業表現來看,7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176萬,較6月的480萬大幅回落,失業率處於10.2%高位,8月15日當週首次申領失業金人數再度增加到13.5萬人;從消費數據來看,美國零售環比增速由5月創紀錄的18.2%降至6月的8.4%,7月進一步回落至1.2%;從景氣情況來看,7-8月美國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自6月觸頂78.1後再度回落至72.5和72.8,中小企業樂觀指數也由6月的100.6回落至7月的98.8。考慮到疫情長期化風險以及諸多結構性問題,未來美國經濟難以實現廣泛、持續地復甦,就業市場與企業、政府資產負債表修復均需較長時間,“V型”強勁反彈的概率較低。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一旦美國經濟復甦進程嚴重不及預期,可能引發股市下跌、收入減少、消費萎縮、經濟失速的連鎖反應,從而進一步加劇股市下挫回調。

其二,美股估值已處於歷史高位,恐高情緒形成天花板。

二季度以來,美股市盈率再度攀升,在經濟衰退、金融動盪背景下,7月末標普500市盈率達30.78,估值位居1995年以來最高位,道瓊斯工業指數市盈率達25.26,估值位居1995年以來前97%水平,僅次於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期。特別是科技等新興行業板塊已呈現泡沫化,後續利好與上漲空間有限。在過高估值下,市場會形成較大拋壓,7月美股公司高管拋售股票規模接近歷史高點,“恐高情緒”將促使美股築頂回落。

其三,後疫情時代動盪源與風險點增多。

疫情蔓延疊加經濟衰退,促使保護主義抬頭,大國競爭加劇,地緣風險累積,美國引發的貿易摩擦可能增多,對華博弈升級,進一步利空經濟前景與美股走向。

綜合各項因素及歷史經驗,當前美股存在超過10%-15%回調空間。

美股在下跌回調後料將延續寬幅震盪走勢

。總體來看,下一階段美股震盪需要關注四方面因素。

一是貨幣政策走向。

美股上漲很大程度源於流動性驅動,美國貨幣政策寬鬆幅度、空間及時間將成為影響美股走向的重要因素。後疫情時代,美國經濟增速將低於潛在趨勢水平,甚至不排除二次衰退的可能性,貨幣政策料將長期維持寬鬆立場。由此,投資者冒險動機更強,更加偏好風險資產,美股仍是配置的重要選項。然而,如果短期內美國貨幣政策寬鬆幅度不及預期,市場將隨之震盪下跌。

二是疫情演進。

美國經濟前景及市場信心最終均取決於疫情演進。未來一段時期,疫苗研發乃至問世等相關消息將成為影響美股寬幅震盪的核心因素。

三是板塊價值重估。

能源、工業、材料等板塊受疫情衝擊壓制,市值排名前10的公司估值平均僅為9左右水平。隨着未來疫情見頂與經濟重啓,傳統的過低估值板塊可能重拾上漲動力,而信息科技等新興行業將面臨價值重估。

四是美國大選及中美關係走向。

自1928年以來,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美股市場表現漲跌互現,往往與當時經濟形勢、施政方針、連任與否等因素有關。本屆美國大選疊加疫情衝擊具有高度不確定性,關乎美國財政刺激方案、復甦進程以及中美關係走向,將使美股在多重憂慮下加劇波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371 字。

轉載請註明: 美股史詩級反彈能否持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