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負數合約難改歐洲能源困局

天然氣負數合約難改歐洲能源困局

希臘雷維蘇薩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攝影/新華

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近日,鬧天然氣氣荒的歐洲忽然傳來天然氣合約價格呈負數的消息。如同“人咬狗才是新聞”,負數合約只是暫時、個別現象,被媒體熱炒也情有可原,但不能改變歐盟面臨的能源困局。隨着冬天的臨近,能源緊缺乃是大趨勢,如何“破題”考驗歐洲。

天然氣合約價格為何呈負數?俄烏衝突爆發後,隨着歐盟與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博弈加劇,歐洲多國從今年夏天起顯著加大了在全球採購天然氣的力度。在高價採購推動下,天然氣銷售公司紛紛湧入歐洲市場,載有大量液化天然氣的特種船從美國、卡塔爾和其他產氣大國駛向歐洲。

但是,液化天然氣到港後需要特殊的設施進行存儲。數十年來,歐洲主要通過管道運輸穩定而廉價的俄羅斯天然氣,在液化天然氣設施建設上積極性不高,而今情勢大變。隨着天然氣價格飆升,液化天然氣湧入歐洲成為近幾個月的常態,瘋狂湧入的天然氣很快將歐洲各大港口所有的存儲設施都填滿了。據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GIE)的最新數據,歐洲的天然氣存儲量已經超過存儲能力的90%,已沒有多餘空間來應對源源不斷的液化天然氣進口輸入。

據歐洲媒體報道,現在歐洲海岸線附近至少還有50艘LNG運輸船在等待卸貨,但事實上已經沒有地方來存放這些天然氣了。現在只要找到歐洲的儲存罐,這些船主即便是天然氣白送倒貼運費,也願意把天然氣送走,然後開船回家。於是,離奇的負數合約就誕生了,稀缺的天然氣白送都沒人要。

除此而外,總體來看,受庫存充足、接收終端設施不足、需求下降以及氣温偏高等多重因素影響,近期歐洲天然氣價格有所下降。10月24日,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的荷蘭所有權轉讓中心(TTF)天然氣期貨主力合約價格自6月以來首次跌破每兆瓦時100歐元。

問題是,歐洲真的不缺天然氣了嗎?非也!能源專家指出,儘管歐洲各國正在竭盡全力儲氣,但這並不能保證歐洲能安然過冬。而且,即便儲氣率達到100%,也僅能滿足歐洲冬季兩個多月的高峯需求。英國能源視線諮詢公司歐洲天然氣研究小組負責人詹姆斯·沃德爾説,液化天然氣很難填補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缺口。因此,今冬不能使用過多庫存,否則明年將很難滿足需求。

實際上,能源危機正深刻地改變歐洲,甚至有可能成為歐洲從富足走向衰落的轉折點。

其一,歐洲經濟遭遇寒流與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預計2023年歐洲經濟增長將急劇放緩,同時,通脹沒有明顯的減弱跡象,一些東歐和中歐國家甚至會出現技術性衰退。IMF預測,俄羅斯對歐洲供氣的完全中斷疊加寒冷的冬季,可能導致短缺、限量,令歐洲國內生產總值損失3%左右。

其二,民怨沸騰會導致歐洲各國政治動盪。能源價格上漲導致歐元區19個國家的通脹率升至創紀錄的9.9%,人們的購買力大幅下降,生活水平降低。不少國家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在羅馬尼亞,抗議者吹號擂鼓,表達他們對生活成本上漲的失望;法國各地的人們走上街頭,要求提高工資;英國鐵路工作人員和德國飛行員舉行罷工,要求提高工資……歐洲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今年冬季歐洲天然氣供應真的出現中斷,可能會看到內亂、風險和政府不穩定等情況進一步加劇。

其三,微觀上,能源危機正將歐洲工業推向更大的困境。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近日報道稱,許多歐洲工廠數月來一直在努力應對創紀錄的能源價格和飆升的原材料價格,這削弱了它們的業務。一些企業被迫關閉生產線,另一些企業則選擇離開歐洲,尋找更便宜的能源和更小的波動性。受能源問題影響,化工巨頭巴斯夫公司在歐洲的產量下降了6.7%。德國最大天然氣進口商尤尼珀公司説,為了儘可能節省能源、緩解財務困境,公司關閉一半總部辦公場地,同時調低另一半辦公場地的温度。德國政府9月決定把尤尼珀公司收歸國有,承諾注入290億歐元收購股權並填補財務缺口,以拯救這家因當前歐洲天然氣供應危機瀕於破產的能源巨頭。

有專家認為,歐洲的持續富庶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廉價的能源供應(主要是俄羅斯托底);二是物美價廉的中低端工業品(大部分來自中國);三是擁有高技術與高附加值產業(與新興經濟體相比)。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而今,一旦第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歐洲就很麻煩,確非危言聳聽。

總之,天然氣負數合約只是“黑天鵝”,歐洲的能源之痛還有很長的路。對歐洲老百姓來説,從中國買“電熱毯”“電暖器”可以對付着扛過這個冬天,但往後的日子怎麼過,是歐洲各國需要考慮的大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84 字。

轉載請註明: 天然氣負數合約難改歐洲能源困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