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明後兩年,公司作為國內一線設備供應商,有望迎來高速、高質量的業績成長。
本報告關注公司是:博眾精工(688097)
事件: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56億元,同比增長49.99%,歸母淨利潤0.54億元,同比下滑48.49%。
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24億元,同比增長11.08%,歸母淨利潤0.99億元,同比下滑66.46%。
消費電子視覺檢測設備龍頭,橫縱向業務佈局打破成長桎梏。
公司自創立以來,深耕智能製造裝備領域,主要產品包括自動化設備、自動化柔性生產線、自動化關鍵零部件及工裝夾/治具。公司產品過往的核心應用領域為消費電子,主要包括精密組裝設備和產線、精密量測設備、精密bonding設備、精密檢測設備等,且已經全面覆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TWS耳機、智能手錶和智能音箱,當前非手機類消費電子相關訂單及收入佔已達到一半,具備相當強的消費電子產業鏈橫向維度拓延能力。當然,公司的目光並未侷限於消費電子領域,基於自主開發的關鍵共性技術和零部件,公司已經橫向切入至新能源和半導體等快速發展的領域,且正開始逐漸發力,以新能源為例,公司已能為客户提供注液機、激光模切機、電芯配對機、塗膠機和pack自動化線,未來,新能源領域核心客户資本開支的不斷加大,該業務有望成為公司的第二成長極。
與此同時,公司過去幾年積極往產業鏈上游縱向拓展,佈局機器視覺軟硬件系統,當下已能實現3D智能相機、超高分辨率相機、光源、鏡頭、伺服驅動、直線電機、機械手臂和軟件系統等的自給,且能實現對外銷售,這有利於降低公司的製備成本,加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整體而言,當下對公司的定位,不應侷限於設備集成商角色,而應當理解為專注於研發和創新的技術驅動型企業。
聚焦A客户有利有弊,公司存利去弊,逐步走出業務拓展陣痛期。
公司與消費電子核心客户的合作始於2010年,2017-2019年,公司對A客户及其指定的EMS廠商形成的銷售收入佔比超過70%,A產品以“製造工藝難、精度要求高、設計領先性強”著稱,能較好的推動設備供應商技術儲備及迭代能力的提升,A客户的多年合作供應,使得公司在機器視覺、機械傳動、自動化等底層技術方面的能力領先於同行業者,為公司後續的橫縱向產業鏈拓延奠定基礎,於此同時,A客户對供應商技術研發、規模量產、質量控制和快速響應等方面的能力的考較,對公司而言是天然的護城河所在。
當然,聚焦消費電子核心客户會限制公司的成長天花板,自2017年發佈iPhone X以來,直至今年,A客户多代手機(iPhone Xs/11/12/13)在外觀和內部結構等物理特性方面均未發生顯著變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設備的迭代需求,與此同時,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亦步入存量博弈階段,出貨量增速放緩,所幸,在聚焦A客户弊端逐漸顯現之際,公司積極佈局新型下游應用領域,如新能源和半導體,當下,公司正從業務拓展的陣痛期走向收穫季。
A客户有望迎來新一輪投資高峯,設備端率先受益。
正如上一段提及,2017-2021年,A客户智能手機外觀、內部結構件方面的設計改進以“小修小補”為主,且期間並未有大單品的推出,公司對A客户及相關EMS供應商的收入亦止步不前,這一現象有望出現轉機,2022年,A客户有望推出多款新的產品線,且被市場一致看好,其中部分產品有望成長至大單品,因此,A客户有望於明年開啓新一輪投資高峯期。過去幾年,公司始終及時跟進A客户需求,在其設備供應商中持續保持領先優勢,相信不會錯過A客户的新一輪投資高峯期。
新能源電池步入加速成長階段,設備端明確受益產能擴張趨勢。
國內新能源車出貨量逐漸步入加速成長期,電池廠商相繼加大了自己的擴產投入,以寧德時代為例,公司當前正定增募資不超過582億元,用於動力電池產能的擴增。據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預測,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在電動車上的裝機量達137GWh,2025年將達到1163GWh, 2030年則為2963GWh,如考慮動力電池在儲能板塊的裝機量,2023年全球動力電池將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態。
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已逐漸開始轉化為訂單,目前已有5款設備獲得訂單,截止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負債相較年初增加1.2億元,其中大部分來自於新能源電池領域(消費電子端,公司與A客户的訂單不收取預收款),後續,隨着下游客户擴產高峯期來臨,設備需求得到充分釋放,公司鋰電設備業務將迎來高成長階段。
智能充換電站設備先行者,迎來國內政策東風。
公司2018年進入充換電站領域,為率先提出換電模式的蔚來汽車提供全自動充換電站。車電分離模式適用於出租車、網約車、專線運輸車等耗電高、電池利用頻率高的場景,可以有效解決充電時間長、安全性差等新能源車的痛點問題,當下正迎來國內政策東風,2021年6月,“換電站”建設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9月,工信部印發《關於啓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國內11個城市啓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公司作為該領域的先行者,具備多款產品,未來有望率先受益換電站模式的興起和高速成長。
盈利預測與評級:
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公司過去幾年在產業鏈的橫縱向拓展,對業績的成長造成了一定的拖累,所幸,過往的佈局有望相繼開花結果,明後兩年,受益於A客户、國內動力電池和換電站等領域逐漸步入投資加速期,公司作為國內一線設備供應商,有望迎來高速、高質量的業績成長,我們預計2021-2023年的淨利潤分別為2.03億、4.65億和6.66億元,當前市值對應PE 89.92、39.34和27.42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1)A客户新產品推出受阻,設備需求釋放延後;
(2)國內動力電池產能步入供過於求階段,投資受阻;(3)換電站模式未被推廣,需求受到抑制。
作者1:沈錢 執業資格證書編號:S1190520120001
作者2:王凌濤 執業資格證書編號:S1190519110001
首發時間:2021.11.23
更多內容請查看太平洋證券完整研報。
*風險揭示:尊敬的投資者,我們鄭重提醒您理性看待市場,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包賺不賠的投資,投資者應理解並始終牢記“買者自負”的原則與“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的投資準則,防止不顧一切、盲目投資的非理性行為。理性管理個人財富,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