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澳大利亞礦產巨頭力拓宣佈斥資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5億元),在塞爾維亞開發歐洲最大的鋰礦項目Jadar項目。一旦成功開發,力拓每年將獲得5.8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然而,剛剛拿下這一項目,煮熟的鴨子可能要飛走了。
據財聯社8月27日最新報道,受到環保人士的抗議,Jadar項目目前已經陷入停滯。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大學生物學院研究結果表明,這一項目不應該開發,可能會對當地的生態圈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這意味着,力拓可能無法繼續開發這一項目。
要知道,此前為獲批開發Jadar項目,力拓一直在向塞爾維亞鼓吹開發這一項目獲得的經濟好處。該澳大利亞礦產巨頭指出,隨着力拓開始投資開發,該項目每年將為塞爾維亞供應鏈注入約2億歐元,幫助提振該國GDP約1%。
值得一提的是,力拓還不死心,表示會進一步研究如何開發鋰礦時將環境影響降到最低。然而,如今任這家澳大利亞礦產巨頭説得再天花亂墜,可能也無法動搖當地環保人士的決心。
其實,力拓之所以對Jadar項目不死心,主要是因為在未來的電動汽車時代,鋰礦是絕對的財富密碼。根據中金公司的預測,全球對鋰資源的市場需求量將從當前的43萬噸,一步步攀升至150萬噸LCE,供應也將逐漸趨緊。
看到百萬噸級別的鋰礦需求,加大這一資源的開發已經是大趨勢。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澳大利亞包攬了全球超50%的鋰礦供應。不過該國企業力拓還希望一直靠着賣礦掙錢,因此還在海外國家積極尋覓新礦山。
文| 呂佳敏 題 | 曾雲梓 圖 | 盧文祥 審 | 曾雲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