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供應趨緊下的需求持續回暖影響,基本金屬、糧食作物期貨價格近期連續上漲,主要品種銅和大豆分別漲至近10年和8年來高點。市場人士認為,此輪大宗商品普漲可能還不至於形成“超級週期”,但需關注價格上漲是否會傳導至更多領域。
產銅大國智利政府此前宣佈從4月5日起關閉邊境30天,另外,該國礦業工會日前發佈聲明稱,如果政府不放棄阻止智利人提前提取更多養老金儲蓄的努力,他們將進行抗議。與此同時,港口工人呼籲舉行大罷工。
智利消息刺激市場產生供應趨緊情緒,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26日上漲2.1%,報每噸9754美元,盤中曾觸及每噸9765美元,為2011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今年漲幅已超過25%。
更嚴格的氣候目標的提出帶動了環保產品的需求,原材料銅的需求前景被大幅調高。高盛與托克集團預計銅價將突破2011年創下的紀錄高位10190美元,接下來十年可能突破15000美元。
新加坡鐵礦石合約也升至2013年推出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鋼鐵期貨創下新高。
有外媒稱,鋁價飆升,鐵礦石價格觸及新高,大宗商品整體向着上一個超級週期的高位邁進。全球主要經濟體宣佈經濟刺激措施並就氣候問題做出承諾,使金屬價格受益。
“銅的超級週期正在發生,”花旗大宗商品研究部總經理萊頓表示,“碳中和題材驅動了看漲前景,我認為未來三四年都將是如此,但這個週期實際上主要跟全球刺激措施規模有關。”
但《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原材料行業繁榮與蕭條的歷史表明,眼下的情形並不具備大宗商品超級週期的條件。文章稱,電動車和其他製造行業對金屬高漲的需求,有望被其他材料逐步替代。
依賴銅的製造商預計不會出現長期性短缺。Godrej的南迪表示:“我認為(基本金屬)短缺不會超過兩個季度。這些領域正在進行大量的材料替代和研究。”
一些投資者和分析師表示,大宗商品正處於超級週期的早期階段。在超級週期內,牲畜、糧食金屬、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會持續上漲數年,甚至數十年。
但大宗商品價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同步上漲的可能性很小。《華爾街日報》文章稱,以前出現超級週期是在美國或中國等主要經濟體經歷快速工業化或城市化的時候,出現了對原材料的大量需求,而現有供應難以滿足這種需求。
同樣受供應趨緊擔憂,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穀物期貨日前也漲至近8年來高點。主要產糧國天氣近期異常導致供應趨緊。美國、加拿大和法國旱情不利於小麥生長,巴西玉米同樣遭遇乾旱天氣,阿根廷降雨影響了大豆收割。另外,機構預計,今年夏季美國農業帶也可能遭遇乾旱。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