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三年,在深陷業績困局、控股股東所持公司股份悉數被凍結的多重重壓下,博天環境(603603)的大股東匯金聚合(寧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金聚合”)奔走為公司覓新主。本以為接盤博天環境,青島西海岸新區國有資產管理局(以下簡稱“西海岸新區國資局”)勝券在握。沒成想,卻出現了新的變數。7月22日早間,博天環境發佈的公告顯示,匯金聚合正在與中山中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彙集團“)洽談涉及公司控制權變更之事。然而,這距離匯金聚合與西海岸新區國資局旗下青島西海岸新區融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融控”)簽署表決權委託框架協議僅一個月的時間,這也讓博天環境易主之路變得撲朔迷離。
截圖來自博天環境公告
半路殺出新接盤方
7月22日早間,博天環境發佈一則關於公司股票停牌的公告。對於停牌的原因,博天環境稱,公司於今天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匯金聚合通知,匯金聚合正在與中彙集團洽談表決權委託及其他相關事項,上述事項涉及公司控制權變更。
公開信息來看,完成控制權轉讓算是博天環境當下的首要任務。4月24日,博天環境就曾發佈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事項,該事項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變更。但僅隔四天後,這一事項就草草收場。
兩個月後,博天環境又尋得新夥伴。博天環境股東匯金聚合、上海復星創富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復星創富”)因業務發展需要,與青島融控於2020年6月14日簽署了《關於博天環境股份轉讓及表決權委託框架協議》。
具體交易為,復星創富擬向青島融控轉讓其持有的博天環境不低於約2088.92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5%)。上述股份轉讓完成過户後,匯金聚合同意將其所持有的博天環境約8355.68萬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0%)的表決權全權委託給青島融控行使。若一攬子交易完成,青島融控成為博天環境的控股股東,西海岸新區國資局成為新的實控人。
但讓一眾投資者始料未及,一個月後,中彙集團從半路殺出,這場看似沒有懸念的交易還是出了變數。
為何又選擇與中彙集團洽談控制權轉讓事宜,是否説明青島融控已經出局?帶着上述疑問,北京商報記者致電博天環境董秘辦公室進行採訪,但對方電話未有人接聽。
易主背後的糟心事
據博天環境介紹,公司是國內水環境領域出發較早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然而,這樣一家企業,上市剛三年的時間,就頻頻籌劃易主,着實讓投資者失望。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稱,一般而言,上市幾年後,上市公司就易主,不排除以下兩種情況。一是陷入盈利和發展困境,尤其是現有實控人、大股東無法帶公司走出泥潭的背景下,急需外界新股東入主,使上市公司重新恢復活力;或者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出現風險,急需紓困資金來解決股權質押的風險。
正如何南野所説,博天環境確實陷入經營困境。2017年上市後,博天環境交出的首份年報成績單,營收、淨利潤雙增長。但2018年,博天環境的業績就“變臉”,博天環境2018年實現的歸屬淨利潤同比下降8.5%。2019年以來,博天環境的經營更是每況愈下。
數據顯示,2019年博天環境的營業收入約28.89億元,同比下降33.37%。博天環境認為2019年營收下降主要是因受市場及融資大環境影響,公司的外部訂單量有所減少及放緩了部分在建項目的工程建設進度所致。
2019年博天環境的歸屬淨利潤更是虧損約7.21億元,繫上市首虧。“公司2019年歸屬淨利潤較2018年減少了489.74%,一是因為收入的下降導致毛利大幅下降,二是由於本期公司戰略方向調整,對部分PPP類項目採取關停、轉讓等措施,同時對存在資產減值跡象的在建及已運營PPP項目進行了資產減值測試,計提了大額的資產減值損失”,博天環境如是表示。今年一季度,博天環境的歸屬淨利潤仍虧損4000多萬。
從博天環境的公告中也可以看出,業績開始惡化後,訴訟、多股東輪番減持等一系列情況也接踵而來。
作為博天環境的大股東,資金吃緊。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匯金聚合所持有的博天環境約1.48億股股份全部處於被凍結的狀態。
而上市之初,博天環境還曾定下“努力在2020年將公司打造成為百億收入、近十億淨利的生態環境綜合服務商”的目標。很顯然,博天環境近幾年發展的軌跡與此前的目標背道而馳。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這也是博天環境大股東急切尋找接盤方的關鍵問題。
鍾情國資背景資方
無論是此前的青島融控、還是正在洽談的中彙集團,這兩大資方的背景都不可小覷。
據Wind顯示,中彙集團成立於2007年8月20日,是中山市委、市政府為保持中山市公用事業產業的資源優勢,實現公用事業產業優質資產證券化,對原中山公用事業集團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整體上市而組建的國有獨資企業集團。中彙集團的註冊資金14.04億元人民幣,總資產超過180億元。股權關係顯示,中山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持有中彙集團100%股權。青島融控則系西海岸新區國資局100%控股的企業。
足以見得,博天環境尋找的接盤方,都有國資背景。上海天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波善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進一步來講,有些上市公司業務發展到一定程度,發展的後勁不足、資源支撐也會出現不足。同時,一部分企業面臨業務轉型升級的問題。在業務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需要整合資源。相對來説,國資背景的企業資源更加豐富,或者説支撐的力度更大。
那麼國資為何有意向或者願意去接盤?祝波善稱,這牽扯到國有資產、國有資本、尤其各地方的國資面臨自身結構調整的問題。諸如像央企很多資源類的公司,地方國企很多平台類的公司,恰恰通過他們接盤上市公司,來實現國資版圖的佈局。另一個層面上,近幾年,國資面臨着怎樣推進相關資產上市的進程。而通過接盤上市公司,也倒逼國資改革的進程提速。通過這種方式,可能會將一些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這樣既實現了國資佈局的改變、也實現了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優化。
值得一提的是,從博天環境披露的易主方式中,匯金聚合均提到涉及表決權委託的方式。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看來,表決權委託,一方面賦予地方國企更大的話語權,這樣地方國企才有動力和博天環境展開更多的業務合作,達成更多互信,另一方面表決權委託不損害自身的財產收益權。祝波善表示,通過這種交易結構的設計,來規避交易雙方的風險,尋求一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