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今年“第一訴求”出爐:期望“關鍵少數”增持表信心

A股市場漸漸進入“年報季”,上市公司用業績“説話”,投資者則借互動平台“喊話”。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投資者今年以來對“‘關鍵少數’增持股票”高度關注,並頻繁在深交所互動易和上證e互動兩個平台上就相關話題進行詢問或討論。截至2月5日記者發稿,年內已合計發佈相關留言超5000條,話題熱度位居榜首。

投資者

關注“關鍵少數”增持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有一部分投資者對“關鍵少數”發出“靈魂拷問”,如“作為董事長,為什麼不拿出身家來增持公司股票”“作為經營層‘一把手’,不增持公司股票如何表示對公司的忠誠”,此類問題佔比約為48%;也有部分投資者質問上市公司,如“請問貴司董監高增持自家股票是否存在制度障礙,在股價連創新低嚴重破淨之際,為何遲遲不見董監高增持”“請問貴司是否存在影響公司業績的重大風險?不然大股東為何要在公司股票暴跌的情況下還不斷減持”,此類問題佔比約為32%;還有一部分投資者力薦上市公司董監高增持股票,如“目前情況下市值管理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回購和增持,懇請貴司開展回購、董監高增持股票以穩定投資者預期”“建議貴司開展回購或董監高增持股票,提振市場信心”,此類問題佔比約為14%(合計不到百分之百,還有少量其他相關提問)。

“近期市場結構分化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自然希望上市公司能夠採取積極行動來穩定股價”。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增持股票,通常被市場視為看好公司未來發展且公司當前股價被市場低估的信號,這有助於增強投資者信心,進而起到穩定和支撐股價的作用。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信息不對稱往往是價值投資的難點所在,而對於上市公司的發展前景和實際質量,公司董監高往往具有更為全面、準確的信息。故而,“關鍵少數”增持股票是提升市場投資者信心的重要信號,而投資者高度關注則是我國股市投資理念日益提升的體現。

上市公司

應做好投資者關係管理

據Wind數據整理,按公告日期計算,截至2月4日,今年以來共有199家上市公司發佈重要股東二級市場實施增持的公告,增持市值合計116.63億元。其中,寧波港等30家上市公司獲重要股東累計增持資金過億元。

華財新三板研究院副院長、首席行業分析師謝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關鍵少數”增持股票,表明其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持續看好,也能持續為公司注入資金、資產等發展資源。同時,也有利於提升公司股價。而上市公司在回購過程中,會耗費大量現金,表明公司現金流充沛。所以説,不論是“關鍵少數”增持股票還是上市公司開展回購,都有利於增強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信心。

不過,《證券日報》記者在深交所互動易和上證e互動兩個平台上注意到,有些上市公司對於投資者的提問回答含糊其辭,有些避重就輕,有些則乾脆置之不理。

談及面對投資者今年的“第一訴求”,上市公司應如何做?董忠雲建議,一方面,上市公司應重視投資者的訴求,做好投資者關係管理。董監高增持或上市公司回購都是上市公司進行市值管理的重要工具,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上市公司的責任與擔當,以及對投資者利益的尊重與保護。投資者雖不能強制要求董監高增持或上市公司回購來穩定股價,但對於積極主動開展上述行為的上市公司,無疑是歡迎和支持的。

“投資者和上市公司都需要充分意識到,在回報投資者方面,上市公司不斷推進業績提升才是根本”,董忠雲進一步分析説,對於上市公司是否應開展回購等問題,要結合市場環境和公司經營情況進行合理決策,將資金用於股票回購未必就是最有利於公司發展和投資者利益的選擇。因此,公司決策層和投資者都應該以上市公司未來長期價值的提升為主要着眼點,合理看待股價的短期波動。

在田利輝看來,上市公司面對投資者今年的“第一訴求”,應該根據規則做好信息披露。實際上,市場的公允定價有助於公司的長期發展,上市公司應該積極向投資者説明公司質量,幫助投資者研判公司前景。

(證券日報)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88 字。

轉載請註明: 投資者今年“第一訴求”出爐:期望“關鍵少數”增持表信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