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 | 立方大家談專欄作者
4月26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在做優做強公募基金主業的基礎上實現差異化發展,積極推進商業銀行、保險機構、證券公司等優質金融機構依法設立基金管理公司,穩步推進高水平開放,積極鼓勵產品及業務守正創新,提高中長期資金佔比,強化行業基礎設施建設。
針對基金業普遍存在的“基金賺錢基民虧錢”現象,《意見》提出了“強化長效激勵約束機制”的辦法。一方面是將合規風控水平、三年以上長期投資業績、投資者實際盈利等納入績效考核範疇,弱化規模排名、短期業績、收入利潤等指標的考核比重;另一方面是建立完善經營管理層和基金經理等核心員工獎金跟投機制。此外,支持基金管理公司探索實施多樣化長期激勵約束機制,研究採用股權、期權、限制性股權、分紅權等方式,實現員工與公司長期發展、持有人長期利益的一致性等。
從《意見》提出的上述措施來看,對於基金業改變基金賺錢基民虧錢的局面確實可以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比如將投資者實際盈利納入績效考核範疇,可以讓基金公司重視基金的賺錢能力,而不是一味重視基金髮展規模。又比如,建立獎金跟投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將經營管理層和基金經理等核心員工的利益與基民的利益聯繫在了一起。不過,在長期激勵約束機制上,研究採用股權、期權、限制性股權、分紅權等方式,這更多是將員工的利益與公司的長期發展捆綁在一起,與基民的利益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因此,儘管《意見》對基金業改變基金賺錢基民虧錢的局面有一定的積極效果,但卻難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的出現。
那麼,如何改變基金業長期存在的基金賺錢基民虧錢的局面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着手。
首先就是要改變基金業旱澇保收的基金管理費收取方式。基金公司之所以在基民虧錢的情況下還能做到賺錢,其秘訣就在於基金管理費的收取不是建立在基金投資盈利基礎上的,而是建立在基金規模基礎上的。一隻基金只要成立了,只要不清盤,基金公司就可以將管理費永遠地計提下去。因此,要從根本上改變基金賺錢基民虧錢的局面,就必須改變公募基金這種旱澇保收的管理費收取辦法,將按基金規模收取管理費改為按基金盈利收取管理費。如此一來,基金公司的利益就與基民的利益捆綁在了一起,二者的利益因此達成一致。按基金盈利來收取管理費,基金公司收取得也是理直氣壯,畢竟這管理費是基金公司自己賺的,而不是從基民的身上計提的。建議基金公司都用如此理直氣壯的方式來收取基金管理費。
其次,新設立的基金儘可能以“發起式基金”的方式設立,基金管理人及高管作為基金髮起人需要認購一定的基金份額,比如規定認購10%的基金份額,而且在基金存續期內,基金管理人不得贖回所認購的基金份額,高管在任職期限內也不得贖回基金份額。這樣不僅可以讓基金公司的利益與基民的利益保持一致,同時也可以避免基金公司為片面追求基金規模而盲目發行新基金,因為作為發起式基金,基金公司作為基金管理人本身就必須要認購一定的基金份額。
其三,建立基金跟投機制,規定管理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及核心員工等,必須將不少於上年收入的一半資金用於跟投自己所打理的投資基金,從而將基金經理及核心員工的利益,與基金的利益捆在一起,同時也與基民的利益保持一致。這種基金跟投機制與獎金跟投機制的不同在於,獎金跟投機制只是基金跟投機制的一部分,基金跟投機制不限於獎金,也包括了工資收入,這樣跟投的資金量就更大,利益的捆綁也就更深。而且獎金跟投機制也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是將全部獎金跟投還是用獎金的一小部分跟投,這中間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間。
並且實行基金跟投機制也可以避免基金經理一身多職的問題,讓基金經理安安心心地打理好一隻基金。而在一個基金經理安心打理一隻基金的情況下,也可以抑制基金公司盲目發行新基金的問題。在這種跟投機制下,對於基金公司來説,打理好老基金比盲目發行新基金更加重要。如此一來,基金公司的發展有望步入良性循環狀態,基金公司的質量也有望因此而提高。
責編:楊志瑩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