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三板退市兩年後,長城華冠已經啓動了重新迴歸資本市場上的工作。6月1日晚間,長城華冠在其官方認證微信訂閲號號上更新了一則《長城華冠股東大會及新一屆董事會成功召開》的信息,這是自去年9月3日以來,該賬號的第一次更新。在這則消息中,長城華冠向外披露了2021年第二次股東大會的最新信息。
其中,“股東代表聽取了公司董事長陸羣《關於公司經營情況和發展規劃的報告》和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杜明衝《關於登陸資本市場計劃和進展情況的報告》,予以積極認可”這一內容令外界有頗多猜想。2019年,作為新三板(即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上的明星企業,也是電動車新三板第一股,長城華冠的退出引起了軒然大波。當時陸羣對經濟觀察網記者回應説,退市是因為新三板的發展節奏和公司發展階段已經不匹配,所以選擇了摘牌。
長城華冠成立於2003年,原以汽車設計為主營業務,2015年創立全資品牌前途汽車,同年作為新能源第一股在新三板掛牌,現主營業務為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軍用車輛的設計以及電動車研發、生產、銷售。從外界來看,當時長城華冠選擇退市是因為新三板的交易量過低,融資水平無法滿足長城華冠的需求。
資料顯示,自2015年登陸新三板後,長城華冠先後募資五次,合計募資21.2億元,在新三板上市企業中排名前列。2018年12月7日,長城華冠發佈公告稱,擬以10.75元/股,發行不超過1.4億股,計劃募資資金15億元,但最終沒有實現這一目標。
而當時正處於造車關鍵時刻的長城華冠對資金需求量十分巨大,這使得長城華冠不得不考慮需找新的融資通道。陸羣當時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長城華冠在退市之後一直在尋找新的融資平台,而未來上市的主體也沒有確定是長城華冠還是前途汽車。當時外界有聲音猜測,長城華冠會在新推出的科創板上市,而陸羣本人回應説並不排除這種可能。“只要能解決我們發展需要,在融資和平台上我們沒有特別的傾向。”陸羣當時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但此後的兩年時間中國,因為長城華冠旗下的前途汽車發展陷入困境,長城華冠的再上市也沒有了消息。
“在研究中。”6月1日晚間,針對長城華冠是否正在研究重新上市的計劃,陸羣對記者回應道。但陸羣沒有對長城華冠是否在衝擊科創板這一詢問作出回應。目前,在科創板中,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汽車整車股上市,此前號稱“科創板第一汽車股”的吉利汽車,IPO審核停留在“已受理”狀態半年有餘,遲遲沒有任何進展消息。另外,新造車企業中威馬汽車的科創板上市計劃也一直沒有最新進展宣佈。
經濟觀察網記者注意到,在上述通吿中,還出現了一些重要企業和資本方,比如“南京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沈吉鴻先生、蘇高新創業投資集團總經理董敏女士、國科嘉和董事總經理仇連勇先生、自然人股東李耀原先生等”。值得注意的是,從2020年到今年5月31日,長城華冠有16家股東陸續退出,這是否意味着長城華冠在為新股東進入準備空間?另外,目前前途汽車並未公開對外融資,這也是該公司資金捉襟的原因,在未來長城華冠是否會改變這一策略?
作為長城華冠重金押寶的轉型業務,前途汽車市場表現並不好。2018年8月,長城華冠研發多年的首款電動高端跑車前途K50上市,這款產品定位為高端電動跑車,補貼後售價超過68萬元,是當時國內價格最高的自主電動汽車,但最終這款車銷量遠不及預期。因為造車,長城華冠的利潤也由此被消耗殆盡,資料顯示,2015年至2017年長城華冠淨利潤虧損分別為:0.22億元、0.98億元、2.26億元。而2018年長城華冠淨利潤為虧損6.06億元,較2017年同期減少168.15%。
前途汽車是國內最早的一批新造車企業,也是最早獲得工信部和發改委審批的“雙資質”的車企之一,但由於首款產品定位小眾,而後續資金不足無法量產大眾化的產品,進而陷入發展困境之中。此次長城華冠主動釋放消息,似乎在向外界宣告其正在迴歸。而這個新造車企業中的“老將”迴歸,是否能再趕上這一波造車的盛宴也成為關注焦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