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報道,IMF大膽預測,由於中國當下社會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且是今年全球唯一一個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因此5年後的中國人均GDP或給所有國人一個驚喜,接近甚至達到全球最富有的那三分之一的國家的水平也未可知。
據瞭解,2000年到2006年,中國的人均GDP翻番,06年到13年再次翻番,當前的發展勢頭下,24年會再翻一番,這已經是目前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蹟,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必然會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更大的推動力。中國外交部對於IMF的報道表示了肯定,稱這是國際社會看好中國發展前景,同時也是對中國這些年來的經濟發展成就的充分認同,展現了在十多億的龐大人口和市場下,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活力。
對於中國來説,在新世紀的開頭實現的所謂“經濟奇蹟”其實只是一個開端,本質上只是在儘可能消除因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困境導致的貧困。從中國政府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就能看出來,利用高速增長的經濟來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並發展科技,隨後便利用現代化的設備反過來提升一些“疑難雜症”地區的民眾生活水平。儘管目前來看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但相比以前已經有了對新生活和未來發展的盼頭,向快向好是指日可待的。
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僅是公路和鐵路,還包括了對鄉村等地區進行改造,基層治理班子也越來越“年輕化”和“專業化”,而現代化進度的不斷加快讓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快速跟上了時代發展的速度。藉助日新月異的交通工具,人口隨之開始流動,經濟發展也就理所當然地提速起來。中國的未來必然就像現在的人回首10年20年前一樣,充滿了驚喜。
值得一提的是,RCEP簽訂的當下對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的經濟發展而言必然是有相當大的推動作用,但這也同時帶來了不少挑戰。全球化今年面對的挑戰可以説是巨大的,在美國經濟不斷衰退的當下,部分西方政客儘可能阻止多邊主義和全球化的發展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在未來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以政治干涉經濟的方式顯然也會更加“多樣”,即便RCEP的鋪開進展極快,這樣的挑戰也是少不了的。
因此,中國依舊需要堅持長期以來的發展大方向,以“互利共贏”為首要的經濟合作宗旨,全面踐行並以身作則推動經濟全球化。這不僅是中國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是全球經濟在今年的種種大危機後恢復的必然需求。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也作為一個擁有全球最大市場和增長潛力的國家,中國有義務為全球各國經濟走向可持續甚至是“一體化”作出自己的貢獻。而相比較以往來説,中國也同樣已經有了足夠的實力和認知來對抗目前尚且未知的挑戰。
IMF認為,目前亞洲地區金磚國家的經濟增長几乎都與中國有關,這就使得中國擁有充足的信心來為全球經濟貢獻更多的力量。不僅僅是RCEP,中國與全球各國越來越深入的經濟合作正在帶來越來越多的好處,多邊貿易協定的增多也説明了中國影響力的進一步攀升。隨着中國市場變為世界市場,中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未來的中國將必然會以全球經濟為底,給中國人乃至全球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