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明年全球經濟將迎來強勁復甦?這幾大風險仍需警惕

由 谷太枝 發佈於 財經

智通財經APP獲悉,大多數預測者都預計明年全球經濟將迎來強勁復甦。但事實上,全球經濟仍面臨Omicron、美聯儲加息等多種風險。

當然,有些事情也可能比預期的要好。 比如,各國政府可能會決定繼續提供財政支持, 疫情期間的儲蓄可能會為全球支出提供資金等。

Omicron變體及更多封鎖

現在對Omicron變體做出明確判斷還為時過早。 顯然它的傳染性比之前的變種更強,可能也會被證明不那麼致命。 這將幫助世界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狀態,這意味着在服務上花更多的錢。 例如,封鎖和對新冠肺炎的警惕讓人們遠離健身房或餐館,鼓勵他們購買更多的商品。 消費的再平衡將推動全球經濟增長從Bloomberg Economics 的基礎預測4.7%上升到5.1%。

但我們可能沒那麼幸運。 一種更具傳染性和致命性的病毒變體將拖累經濟。為遏制病毒傳播而實施的封鎖還會拖累經濟。

在這種情況下,需求將會減弱,全球供應問題可能會持續存在,工人被擋在勞動力市場之外,物流將進一步陷入困境。

通貨膨脹威脅

2021年初,市場預計美國年底的通脹率為2%。 相反,它接近7%。 現在,市場普遍預計,2022年年底的美國通脹率將再次接近目標水平。 然而,市場可能會再次誤判通脹形勢。

Omicron變體只是一個潛在的原因。 美國已經在快速上漲的工資可能還會進一步攀升。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緊張局勢可能會導致天然氣價格飆升。隨着氣候變化帶來更多破壞性天氣事件,食品價格可能會繼續上漲。

並非所有的風險都是朝着同一個方向。 例如,新一波疫情可能會打擊旅遊業,但也會拉低油價。 即便如此,其綜合影響仍可能是滯脹衝擊,令美聯儲和其他央行難以輕易解決。

美聯儲加息

從2013年的“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到2018年的股市拋售,最近的歷史表明,美聯儲收緊政策會給市場帶來大麻煩。

當前的資產價格上漲帶來了風險。標普500指數已接近泡沫區域,房價比租金更快上漲表明房地產市場風險比 2007 年次貸危機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大。

Bloomberg Economics認為,如果美聯儲在2022年三次加息,並暗示將一直加息,直到利率達到2.5%,從而推高美國國債收益率, 其結果是2023年初經濟將出現衰退。

新興市場

美國加息通常會提振美元,並在發展中經濟體引發資本外流,有時甚至引發貨幣危機。

有些新興市場的貨幣很脆弱。 2013年和2018年,阿根廷、南非和土耳其的貨幣遭受的打擊最大。Bloomberg Economics認為,這三個經濟體以及巴西和埃及最有可能在2022 面臨資本外逃風險。

沙特阿拉伯、俄羅斯等經濟體的債務很少,經常賬户餘額強勁,可能是新興經濟體中受資本外逃影響最小的國家。

歐洲的政治動盪

歐洲領導人之間的團結,以及歐洲央行為控制政府借貸成本而採取的行動,幫助歐洲度過了 疫情危機。 在未來的一年裏,這兩種情況都可能消失。

明年1月份的意大利總統選舉之爭可能會顛覆羅馬脆弱的聯盟。 法國將於4月舉行大選,總統馬克龍面臨來自右翼的挑戰。 如果歐元懷疑論者在歐元區主要經濟體掌權,可能會打破歐洲債券市場的平靜,並使歐洲央行失去應對危機所需的政治支持。

英國退歐影響

英國和歐盟之間關於《北愛爾蘭議定書》的談判將持續到2022年。根據該協議,英國正式脱歐後,北愛爾蘭仍將是歐盟的單一市場,海關邊界位於愛爾蘭海。而英國與歐盟爭論的焦點在於議定書上針對北愛爾蘭島內陸上“硬邊界”的貿易檢查問題。

英國與歐盟談判仍存在重大分歧。 根據過去的脱歐風波,不確定性將打擊商業投資,削弱英鎊,推高通脹,侵蝕實際收入。

財政政策

各國政府在疫情中投入巨資支持工人和企業。 許多政府現在想縮減支出。 據瑞銀估計,2022年削減的公共支出將相當於全球GDP的2.5%左右。

不過,也有例外,比如日本新政府宣佈了另一項創紀錄的刺激措施。

根據布魯金斯研究所的分析,美國的財政政策在2021年第二季度從“提振經濟”轉變為“減緩經濟增長”。 明年這種情況將繼續下去,不過美國總統喬·拜登的兒童保育和清潔能源投資計劃如果能在國會獲得通過,將會抵消這種不利影響。

食品價格上漲

新冠疫情和惡劣天氣的共同影響已將世界糧食價格推至接近歷史高位的水平,並可能使其在明年繼續上漲。

食品價格上漲可能會在一些貧困地區引發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