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25日文章,原題:中國工廠經受“用工痛” 由於年輕人躲避工廠工作且更多農民工留守家中,中國各地正遭遇勞動力短缺。全球對中國商品的需求迅速激增,但從手包到化妝品等生產各種產品的工廠都表示,難以招到足夠工人。
儘管中國確診病例很少,一些農民工仍擔心在城市或工廠感染新冠。其他年輕人則越來越傾向於收入更高或相對輕鬆的服務業。這些趨勢類似於美國勞動力市場的錯配現象:儘管許多人在疫情期間失業,一些企業卻遭遇用工荒。而中國的問題反映出更長期的人口變化趨勢——不僅對中國的潛在長期增長構成威脅,還可能加劇全球通脹壓力。
儘管需求增加,但在廣州開化妝品廠的嚴志喬(音)無法擴產,因為該廠難以招到並留住工人,尤其是40歲以下的。他的廠提供的時薪高於市場水平,還為工人提供免費食宿,但還是吸引不到年輕求職者。“與我們這代人不同,年輕人已改變對工作的態度。他們能依賴父母,謀生壓力不大”,41歲的嚴説,“他們中許多人進廠並非是為打工,而是來找男女朋友的”。
就在工廠遭遇用工荒之際,中國正努力應對截然相反的一個問題:太多人尋求白領崗位。今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創新高,經濟學家説這加劇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錯配問題。
工人減少已迫使許多工廠發獎金或漲工資,這侵蝕了原本就因原材料等成本上漲而承受更大壓力的利潤率。東莞亞洲鞋業協會負責人説,隨着德爾塔毒株疫情席捲其他亞洲國家,買家紛紛將業務轉向中國,一些中國工廠的訂單隨之猛增,這令他們更迫切地通過加薪招聘工人,“眼下許多工廠主左右為難,不知道接受新訂單是否還能盈利”。
中國近年來的鄉村振興規劃也可能給工廠帶來更多挑戰,因為這為農民創造了新機遇,過去遠赴城市打工的人能在距老家更近的地方謀生。2020年中國農民工總數出現十年來首次下降,減少500多萬。廣州某時尚手袋工廠的100多名工人中近1/3今年春節後沒返廠,明顯高於往年的20%。“我們幾乎招不到任何工人,因為許多人不再離開老家,而疫情加快這種趨勢”,該廠荷蘭籍廠主赫姆斯説,他工廠工人的平均年齡已從10年前的28歲上升至35歲。
2020年中國一半以上農民工大於41歲,30歲及以下農民工的比例已從2008年的46%降至2020年的23%。專家説,如今年輕人對工作能為他們帶來什麼懷有遠比以前更高的期望值,也能承擔得起等待更長時間的代價。(作者Stella Yifan Xie等,崔曉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