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1日,美國勞工部公佈數據顯示,4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幅8.3%,較3月收窄0.2個百分點,終結了自2021年8月以來的連續上漲勢頭。雖然通脹降温在外界意料之中,但降幅不及預期,卻為後續美聯儲政策增添了不確定性。
鯨平台智庫專家、專業金融機構投資人劉維明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通脹高企的情況,勢必會倒逼美聯儲採取更加激進的緊縮政策,加息和縮表的進程可能會加快。”
他判斷稱:“為了應對通脹,(美聯儲)至少會有三次左右的50個基點加息。”
能源價格回落減輕美國通脹壓力
能源價格回落減輕美國通脹壓力
住房、食品、機票和新車價格的增長成為4月通脹走高的主要推手。與此同時,能源價格環比回落至2.7%,漲幅較3月大幅縮窄8.3個百分點。其中,汽油價格環比回落6.1%,抵消了能源價格指數中天然氣和電力指數環比3.1%和0.7%的漲幅。
劉維明認為,美國汽油價格環比回落,有助於減輕美國整體通脹壓力。2022年3月,全美汽油平均價格自2008年以來首次突破4美元,並於此後一直穩定在4美元以上。當地時間週二(10日),全美汽油平均價格達到創紀錄的每加侖4.37美元。“這有可能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裏的價格高位。”劉維明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
供應方面,雖然歐佩克(OPEC)沒有激進增產計劃,導致原油供應略顯緊張,但其他幾方面因素可以抵消這一影響。“一方面,從俄羅斯的實際原油出口量和財政收入等方面數據可以看出,俄羅斯的原油出口尚未受到歐美製裁措施特別大的影響。另一方面,歐盟對待是否禁運俄羅斯石油,仍然存在分歧,而只要有一個國家不同意禁運,歐盟的制裁就無法生效。”劉維明表示。
數據顯示,俄羅斯出口歐洲的原油,從3月份的日均130萬桶增加到4月份的日均160萬桶,而3月份美國買入的俄羅斯原油,日均也在10萬桶以上。同時,美國也在大力擴產的過程中,向歐洲出口了大量原油。剛剛過去的4月份,美國石油生產商從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主要碼頭,向歐洲買家出口了4880萬桶原油,創下自2016年美國結束原油出口禁令以來的最高月度紀錄。
而在需求方面,劉維明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並不樂觀,“經濟週期、地緣政治、疫情等多重因素疊加,全球經濟發展面臨巨大壓力,對原油的需求並不會出現爆發性增長,這也是歐佩克頂住壓力拒絕激進增產的重要原因。”
基於供需兩方面的狀況,劉維明認為國際原油價格可能已經階段性見頂,“從近期走勢可以看出,原油價格高位遇阻,繼續上漲的空間不大”。3月8日,美國石油基準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曾到達每桶123.70美元的近期高點,但從那之後,WTI原油便圍繞100美元上下波動。截至北京時間5月12日10時30分,WTI原油報收於104.7美元/桶。
美國汽車協會(AAA)發言人安德魯·格羅斯(Andrew Gross)説過:“由於汽油成本佔汽油零售價的一半以上,原油價格上漲意味着汽油價格也會上漲。”而原油價格的回落,同樣意味着美國汽油價格的回落。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劉維明認為,“(每加侖4.37美元)可能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裏的價格高位,而能源價格的回落,將減輕美國整體的通脹壓力。”
美聯儲至少三次加息50個基點?
美國勞工部公佈數據之前,市場普遍預計,美國4月CPI同比增速為8.1%。但最終增幅8.3%,降温符合預期,但降幅不及預期。
數據顯示,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4月美國核心CPI環比上漲0.6%,漲幅較3月收窄0.3個百分點;同比漲幅回落至6.2%,較前值收窄0.3個百分點。3月美國核心CPI同比漲幅6.5%,創1982年8月以來峯值。
核心CPI遠高於美聯儲今年的通脹預測,是美聯儲設定的2%目標的三倍以上,意味着政策超調幅度恐比原先預計的還要大。
當地時間5月4日,面對40多年來最嚴峻的通脹形勢,美聯儲已經宣佈了自2000年以來首次50個基點的加息決定。美聯儲還宣佈,將從6月開始以每個月475億美元的速度縮表,三個月後上限提高一倍。雖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已經排除了一次性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但包括渣打銀行G10外匯研究主管英格蘭德(Steven Englander)在內的多位分析師都認為,在(通脹數據)放緩趨勢正式確立之前,各種經濟數據的起伏仍可能導致美聯儲貨幣政策基調調整,並導致市場大幅波動。
在4月CPI數據公佈前後,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里士滿聯儲主席巴爾金等多位美聯儲官員,發表了5月議息會議後的首次講話。就其表態來説,這些美聯儲官員均支持未來幾次會議繼續加息50個基點,這與鮑威爾此前釋放的信號一致。
劉維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核心CPI處於40年來的高位這一事實,對美國消費者的影響是巨大的。通脹高企的情況,勢必會倒逼美聯儲採取更加激進的緊縮政策,加息和縮表的進程可能會加快。”他預計,美聯儲所謂的中性利率,不會到2.5%就停止,“恐怕要超過3%,甚至會逼近4%,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