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基金賺錢,基民虧錢?

為什麼基金賺錢,基民虧錢?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奮,原文標題:《為什麼基金賺錢,基民虧錢?基金投資三種經典“虧損模型”》,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一、基金賺錢,基民虧錢

作為從業人員,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是回答親友提出的“有什麼好基金可以推薦”,這個問題本身不難回答,確實有一些不錯的基金。問題在於,基金賺錢,不代表基民也能賺錢,最後把親友給得罪了。

任何投資的收益都由三方面決定:

投資品種本身的收益

投資者的買賣行為

運氣

“基金賺錢,基民虧錢”排除了第一個可能,如果長期如此,也排除了第三個可能,那剩下的就是第二個原因“投資者的買賣行為”。

比如下面的經典虧損模型之一:

為什麼基金賺錢,基民虧錢?

“基金賺錢,基民虧錢”,不是個別基民問題,而是一個非常普遍,而且以後也很難改變的局面,它源於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的一些根深蒂固的系統性、重複性的非理性模式,導致我們認識現實的方式可能出現扭曲,心理學稱之為“認知偏差”。

這不是道德的淪陷,也不是人性的扭曲,只是在金錢的誘惑下,它會更加明顯。

相比股票投資,基金投資的對象更單純,其中暴露出的認知偏差也更清晰,我總結了三種最常見的基金投資虧損模型,每一種模型背後都有一兩個經典的認知偏差。

二、損失厭惡、處置效應導致的第一種虧損模型

“損失厭惡”指投資者對不損失有一種強烈的偏好,以至於認為只要一直持有不賣出,就不算虧損。

損失厭惡的心理,又導致了“處置效應”——早早兑現利潤,卻讓損失持續下去。

假設你今年買了3只主動管理型基金,三個月後,一平一賺一虧,你又看中了一支基金,打算換,怎麼換呢?虧的那支你不願賣,賺的還想再看看,所以只能用平的那支換。

再過三個月,行情不好,新買的也虧了,原先虧的更虧了,唯一賺的也變平了,你又看中了一支,於是把唯一的那支平的給換了。

再過三個月,行情不錯,大虧變小虧,小虧變平,新買的賺了,吸取了上一次換基金的教訓,你這回把賺的那支換了。

最後三個月,行情繼續下跌,某一天你發現,你最早賺錢的那支基金,居然越戰越勇,成為今年前10%的基金,可惜跟你已經沒關係了,你手上的三支都虧了。

為什麼基金賺錢,基民虧錢?

主動型基金的業績,長期依賴基金經理的能力,短期依賴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與市場風格的匹配度,盈虧都有一定的持續性,賣強留弱,錯誤的概率比正確的概率更高。

很多人買基金有一個執念,浮虧的基金,不賣就有機會漲回來。

這個執念如果正確,需要有一個前提,所有的基金最終都會回到你的買入價以上。

但這顯然不可能,光去年一年就有200支基金清盤,大部分因為業績不佳導致份額越來越少,觸發了基金合同終止的情形。去年還不是最多的,2018年達到了430支,就算是牛市的2020年,也有174支清盤。

如果一個基民本着“只要虧本就不賣”的理念,理論上説,只要足夠長的時間,手上持倉基金最後結果都是虧損清盤。

這麼做,唯一的好處是符合人性,讓你的每一次決策都不那麼困難。

可惜好投資方法都是逆人性的,讓你“心安”的都是認知偏差。

當然,損失厭惡和處置效應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好處,可以用於指數基金的投資。寬基指數或者行業指數回本的概率幾乎是100%,只是時間不確定,如果遇到清盤,也可以換成盯着同一指數的其他基金。

但即使指數基金想要真正做到“基金賺,你也賺”,還要有兩個條件:

第一,需要耐心,前年年初買的滬深300ETF,已經套了兩年多了;

第二,需要“長錢”,中途不能急用錢。

當然,即使你沒有耐心,你也可能提前獲利,方法就是——敢於在手上的指數基金嚴重虧損時,不斷加倉。

但要做到這一點,除了提前做分批買入計劃之外,你還要避開另一個認知偏差——“近因偏好”。

三、近因偏好導致的第二個虧損模型

近因偏好,就是投資者更重視最近感受、發生的變化和總結的經驗,而忽視、遺忘更早期、更整體的計劃。

恆生指數基金,兩年最大跌幅55%,最近又反彈了35%,如果你在最高點買入,到現在還虧25%;但如果每次下跌10%,就買入同等金額,目前只虧4%,如果你的計劃是越跌買得越多,你目前就已經盈利了。

算術好算,但很少有人做到,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是沒錢加倉了。但這是有辦法的,如果你第一次買的比較多,可以放大到跌20%買一次,效果也差不多,目前只虧6%,也是解套在望。

另一個原因就是“近因效應”了,剛開始下跌時,你只盼跌多一點可以再買,一旦超過了你的預期,你就忘了當初看好買入的理由,忘了指數基金投資需要越跌越買,所有不利的信息都會被放大,你會陷入深深地自我懷疑。

在這種心態下,面對越來越便宜的價格,既不甘心賣出,也不敢出手加倉,只能採用持倉不動的躺平策略。

為什麼基金賺錢,基民虧錢?

之所以這個方法也是“逆人性”的,以前面的恆生指數基金跌20%加倍加倉的方法為例,兩年時間,你有23個月零22天都處於虧損狀態,其中一年多是20%以上的嚴重虧損,只有最近8天是賺錢的。

在這種狀態下,你還要不斷往裏砸錢,連個響都聽不見,能夠做到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特別有錢,只買了一點的人,一種是有過“不斷加倉,最後反大虧為大賺經歷”的人。

有人可能要説,你這一部分説指數基金賺錢的重點方法是下跌時加倉,上一部分又説,避免“汰強持弱”,這不是矛盾嗎?

這正是指數基金與主動型管理基金的不同之處。指數型基金是按某一個規則選出的一系列股票,通常與市值大小有關,本身就在不斷的“汰弱持強”,所以通常是有底的,可以不斷加倉;而主動型管理基金體現的是基金經理的能力與風格,不能簡單地根據下跌來判斷加倉、持倉還是賣出。

主動管理基金收益率不佳,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能力和意願的問題,二是投資理念與當前市場風格不符合。前一個原因,差距只會越拉越大,應該儘早了斷,後一個原因,因為市場風格總是兩三年大換,幾個月一小換,所以,越跌越買也是一個正確的策略。

但問題在於這兩種原因往往糾纏在一起,很難區分,也無法區分,所以主動管理基金下跌後,不能簡單地根據漲跌本身來決定下一步操作,而是要做更多的歸因分析,就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了。

四、潮流效應、結果偏好導致的第三種虧損模型

所謂“潮流效應”,指做一件事的原因是很多人都在做;

所謂“結果偏好”,就是完全按照結果來判斷決策的好壞。

以2020年大漲數倍的“木頭姐”的美國ARK基金為例,淨值在2021年~2022年又跌回原點,看上去基金持有者不賺不賠,但實際並非如此。

ARK基金在2020年初只有30億規模,大部分人是在2020年下半年暴漲後才開始注意並買入ARK基金,到了ARK基金淨值的頂峯。2021年2月,她的基金份額已達到500億,然後這些資金一起“享受”了淨值腰斬的過程。

很多人選擇一支基金,只是因為媒體追捧,因為身邊有朋友買了後賺錢了,通常都是在一支基金漲得最好最熱的時間買入,這就是“潮流效應”。

一旦後市持續下跌,必然有很多質疑的聲音,基民會因為自己虧錢了,就認為這個基金經理水平很差、媒體是騙人的,同事之所以賺錢只是撞大運,這就是“結果偏好”。

在一個大的上漲趨勢中,買在一個次級向下波動的頂點,賣出在這個波動的底部,因為“潮流效應”而買入,因為虧損的“結果偏好”而賣出,就構成了下面經典的“基金賺錢,基民虧錢”的“熱進冷出”模型:

為什麼基金賺錢,基民虧錢?

這就好比,吃肉的時候在旁邊看,一坐上桌就開始捱打,一離開飯桌又開始上大肉。

本文的前兩個模型,第一個經常出現在主動管理基金上,指數型基金“賣強持弱”長期是可以賺錢的;第二個經常出現在指數型基金上,主動型基金反而不能隨便補倉;

但第三個虧損模型,兩類基金都有可能出現,是一個更經典的虧損模型,大部分基民都有類似虧損經歷。

每一次犯錯後你都懊惱不已:為什麼每次都會犯這種簡單的錯誤?然而它並不簡單,它是大腦中的思維定勢,是情緒下的反應,也是人性的必然結果。

五、“認知偏差”也是一種投資機會

認知偏差和判斷錯誤不同,後者是個體出錯,是個人化的,而前者是集體誤差,是一種固定的行為模式。

也正因為此,提出這一概念的心理學家卡尼曼強調,“認知偏差”是可預測的錯誤。就好像有三支同樣優秀的基金,你一定會更傾向於同事買了後賺錢的那一支,或者媒體熱薦明星基金經理操盤的那一支。

大部分人都會犯的錯誤,就構成了投資中的經典機會,比如非理性的低價買入和高價賣出的機會,但前提是——你要儘可能避免。

真正成功的投資者都是“反情緒”的,甚至是“反人性”的,所以,買基金最困難的事,不是尋找好基金,而是保證你儘可能避開這些認知偏差。這樣,即使你選出的基金平平無奇,不是賽道也不是什麼明星基金,你也能獲得很好的收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奮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End

想漲知識 關注虎嗅視頻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61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基金賺錢,基民虧錢? - 楠木軒